中医夏季养生保健常知识大全
气也慢慢地热了起来。夏季天气闷热,食欲减退,全身乏力,夏季养生保健怎样做才正确成了不少养生人士关心的话题。那么,到底要怎么养生才是最正确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 夏季养生保健知识,欢迎阅读。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夏季的?居养?
夏季?暑易伤气?,即炎热的天气易伤人体之气,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所以,劳动或运动要避免在烈日炽热之时,并注意加强防护。最好在午饭后睡一会儿,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消除疲劳。
夏季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故睡觉时不宜吹风扇,更不宜夜晚露宿。在有空调的房间,注意不要让室内外温差太大。纳凉不要在房檐下、过道里,且应远离门窗缝隙。可在树阴下、水亭中、凉台上纳凉,但不要时间太长。午睡要注意睡眠姿势,可平卧或侧卧,但不宜俯卧、伏在桌子上睡;俯卧和伏睡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纳凉睡觉时,特别要注意盖好腹部。
夏季不宜长时间劳动,要防出汗过多,但也不能不出汗,如长期在空调下生活,常居于低温之中,非时之寒,易致暑湿内困,影响正常生化,出现形寒、神乏、胃呆、骨痛等症状,人称之为?空调病?,这是人体机能与气温失衡所致。
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清神静。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调饮食
夏季炎热,宜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或蔬菜,大鱼大肉、油腻辛辣食物宜少吃,特别应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宜吃剩菜剩饭,不可暴饮暴食,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杜绝食物中毒。
夏季的'饮食应清淡质软、易于消化,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
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养津液
因酷暑出汗多而耗津伤液,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淡盐水最好),不饮烈性酒,可适量饮些啤酒,有利消暑热;西瓜能利尿、生津、止渴,为首选;绿豆能解毒、利湿、消暑,可常吃
李时珍说:?茶苦寒,能降火,火降渴止。?因此茶可常喝,但不宜过多。防中暑:如夏日过劳,暴晒太久,出汗太多,会引起余热蓄积而中暑,要充分利用散热、降温设施,居室要通风,多置些绿色植物也能起降温作用。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夏季的?神养?
酷暑季节,骄阳似火,热气蒸人。人体气血运行都要与环境相协调。此时,人们宜静心养神,避免情绪激动而生发肝火。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中医说的?心?,不仅仅指心脏,还包括了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养心,调节情志为先,养生莫若养性,贵在讲究精神卫生。夏天,炎热的暑气往往使人心烦急躁,易怒发火,这对心身健身是有害的。
因此,保持一个淡泊宁静的心境,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要重视心神的调养,要神清气和,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夏天,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如下棋、游泳等。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等活动,这样既使人们心旷神怡,又可以锻炼身体。夏季养生要注重一个?清?字
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清?。盛夏酷热难耐,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燥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夏季运动应适宜
夏季不可远途跋涉,应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如若怕热怕出汗,长期处于温度稳定环境中,人的汗腺几乎被闲置起来,该出汗的季节也不让其出汗,这对于健康是有害而无利的。我国古代医学讲究内毒外排,祛邪安正,而汗腺不畅就丧失了一条重要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线。
夏天,汗孔开张,外来之毒易于侵入,出汗可将这些毒素冲出,清理身体。当然,出汗过多也不好,出汗过多就要补充丧失的元素。夏天由于运动出汗多,血液浓缩,宜及时补充水分;汗液中含有较多的氨化钠,出汗多应该补充食盐和钙。每天吃点西瓜大有裨益。另外还要注意保持皮肤洁净,天天洗澡。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其实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注意好这些细微的方面,对我们的健康和长寿都有重要意义
;腹部不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容器,它不光藏有五脏六腑,更是经络气血往来穿梭的密集之地。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智慧都藏在肚子里面,是智慧和 情感 的集中地,是主导人们思想的“第二大脑”。
有一次闲来无事翻杂志,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说科学家发现,人的很多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子里传出来的,肚子里面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人体的神经传递物质——血清基,95%产生于腹部。这套神经系统能储存很多信息,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将它们调出来,就好像一个档案馆一样。因此,科学家称腹部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看到这里,我哑然失笑,再一次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再一次为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古老文明而倍感自豪。看看我们的成语,有才学的人被夸作“满腹经纶”;作恶多端的人,大家骂他“一肚子坏水”;不学无术的人,我们说他整个一“酒囊饭袋”……看看这些,明明是和大脑紧密相连的,可成语里面却都将其和肚子联系上了。可见,我们的老祖先从来就没有把腹部当做一个空空如也的容器,而是认为人的知识智慧都是藏在肚子里面的。
肚子是如此的重要,不光藏有五脏六腑,更是经络气血往来穿梭的密集之地,《黄帝内经》说肚子是“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而实际上,光这些还不止,腹部还是智慧和 情感 的集中地,是主导人们思想的“第二大脑”。
说到腹部是第二大脑,可能很多人会疑惑:如果这样的话,那还要大脑做什么呢?这个就要讲得深一点,和物种起源扯上关系了。我们知道,最初的生物只有腹脑而没有大脑,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腹脑的功能逐渐不够用了,于是大脑也就应运而生。就好像我们只有一个人的时候,随便一个小阁楼就可以住下了,可是等结了婚,生了小孩,小阁楼就开始显得拥挤,宽敞的大房子便会进入生活规划当中一样,腹脑不够用了,大脑便会生发出来,指导人体器官的日常运作。
大脑的功能很强大,以至于我们都忘了,在人体还有这样一个躲在深处的“腹脑”。不过,腹脑也没有因为被忽视而消失,它虽然甘于寂寞,但也会适时地提醒一下人们,别忘了它的存在。比如,胃肠患者总是觉得浑浑噩噩,噩梦频频,很难睡好觉,这就是腹脑通过经络在告诉大脑,自己的“身体”不舒服了。更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你若干年前吃过某一样很很好吃的东西,过了很多年之后,你依然念念不忘。看到了那个东西,你会有一种强调地想去品尝的冲动,这个其实就是腹脑的记忆功能发挥了作用。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想法,如果把腹脑的功能给开发出来,我们岂不是像现在的电脑一样,具有“双核”了吗?别说,还真有科学家在研究,那本杂志的下面就有介绍,说是已经有专家在尝试通过古老的锻炼方法来开发腹脑了。
经常打打太极拳,有利于腹部 健康 ,且最好在空气清新的室外。
说到这里,我又要暗自偷笑了,他们琢磨来研究去,找到的方法居然是太极拳。也是,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像太极拳这样老少皆宜,动作简单,却能深入脏腑,刺激最隐蔽的腹部呢?太极拳的第一步要求“气沉丹田”,就直指腹部,使真气灌注腹部,带动腹内的脏腑运转,这些脏腑将信息传出,通过神经网络与大脑交流。而后的每一步、每一招、每一势、每一个动作,无不以腰腹部为中心。想来,要想开发“腹脑”,太极拳实在是最现成且最有成效的选择了。
我们以前说一个人很聪明,总能急中生智,就说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意思就是说他眉头皱一皱就可以想出一个计策。如果我们把腹脑开发出来,估计有一天,说一个人很有智慧的时候,就可能是看他的腹部,变成“肚皮一鼓,计上心来”了!
本文来自作者[栾露宜]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949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栾露宜”
本文概览:中医夏季养生保健常知识大全 气也慢慢地热了起来。夏季天气闷热,食欲减退,全身乏力,夏季养生保健怎样做才正确成了不少养生人士关心的话题。那...
文章不错《中医夏季养生保健常知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