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企业会计按持股比例对企业的资产享有所有权。
2、非营利组织无实收资本,企业会计有实收资。非营利组织对组织权益称为净资产,企业会计称之为所有者权益。非营利组织将净资产分为非限定性净资产和限定性净资产,企业会计将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非营利组织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作为一项政府职能来完成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企业会计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4、企业会计要遵循会计基本原则,非营利会计必须严格尊守经国家权利机关或上级部门批准的预算收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5、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处理原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则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处理原则。
6、企业会计必须进行成本核算,非营利组织视情况进行成本核算也可以不进行成本核算。
7、非营利组织会计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个部分。企业会计按企业的性质,有商业企业会计、工业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和交通运输企业会计等。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1、社会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中介服务和直接服务。
2、社会沟通。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充当桥梁。一方面,向政府反映企业、社会的意见、建议,为政府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协助政府作好宣传、指导、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如各种行业协会)
3、社会评价。对生产、消费品作出公正的评价(如各种调查机构)。
4、社会裁断。调解社会成员之间的纠纷,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5、政治作用。政府合法性的资源供给者,合法性就是人们对享有权威的人们的地位的承诺和对其命令的服从。
6、政府权力的监督者。非营利组织为人们的自由结社提供了自我组织的空间,这些组织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保护人类整体利益为宗旨,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唤起公众的公共意识,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
7、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有利于培养公众的正确的参政观。
席老师,可以请教你一些问题吗?是关于非营利组织机构会计核算的。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律采用收付实现制,不对。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臵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
(三)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并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事业单位不得违反本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五)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
(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 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百度百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我不是席老师不过也想回答你的问题。-_-#
1.应当计入收入,不过不应当计会费收入,而应当计入捐赠收入。
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五十八条的定义指出: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收入应当按照其来源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等主要业务活动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会费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会员收取的会费收入,捐赠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所以按照定义来看,企业的投入应当计入该组织的接受捐赠收入中。如果该投入不附加经济条件,应当在收到时计入收入。
2.可以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但是我不建议这样做。
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六十二条中"管理费用"说明部分指出包括民间非营利组织董事会(或者理事会或者类似权利机构)经费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社会保障费、离退休人员工资与补助,以及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资产盘亏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因预计负债所产生的损失、聘请中介机构费和应偿还的受赠资产等。其中,福利费应当依法根据民间非营组织的管理权限,按照董事会、理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等的规定据实列支。
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使用应付工资等计提项目在一般工作中被大家觉得非常繁琐,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都直接走入了管理费用。不过,类似的账户存在是为了体现财务资金流物流的流动情况,他的设置是为了将来查账的时候能够提供方便。特别是大多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都需要事务所提供审计报告进行年审,这个账户能够方便注册会计师查账。所以,建议多多保留,否则如果组织业务繁盛,面对着巨大流量的管理费用,从中查找工资等项目是在是很让人烦恼。
本文来自作者[静云]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659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静云”
本文概览:1、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企业会计按持股比例对企业的资产享有所有权。2、非营利组织无实收资本,企业会计有实收资。非营利组织对组织权益称为净资产,企业会计称...
文章不错《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