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语文《动物的远游》原文
许多动物有一种超越人类的本领,它们能够分辨方向,即使到遥远的地方,也可以认路回家。这真是令人惊讶!你看,那小小的蜜蜂,能够飞离蜂巢好几千米去采集花蜜,回家时从不迷路。曾经有人从蜂房中取出一些蜜蜂,在它们身上做记号,然后放在盒子里,带到较远的地方后才将它们放出来。这些蜜蜂在空中转了一两圈,便很快飞回原来的蜂房。
很多鱼远游的能力比蜜蜂还强。它们的远游,不但路程远,所需时间长,而且有一定的季节性和规律性。我国的鲈鱼,在初夏之际,从近海逆流游到河口,直到秋天产卵后,才回到近海去。
鸟类远游的本领更加惊人。早在两千多年前,人类已经利用鸽子传书。飞得最远的鸽子,曾经从法国飞越欧亚大陆,回到越南。这只鸽子当时被关在船舱里,带到了陌生的法国。也许你会说,鸽子由人饲养,一般都接受过训练。可是,燕子没有经过训练,回家的本领却并不亚于鸽子。有人在德国捉了七只燕子,用飞机送到英国伦敦附近,再把它们放出去。两地距离有一千多千米,竟然有五只燕子飞回了老家。
动物在远游迁徙的旅程中,往往要克服很多障碍。它们的耐性和毅力,都叫人佩服不已!三文鱼在河里出生后,便顺流游到海洋去。它们在海洋生活一至三年后,成群结队回到故乡产卵。在河里逆流而上的时候,它们拼命地跳跃,往往因此弄得伤痕累累,甚至连鱼鳞也脱落下来,但是,它们仍然坚忍不拔地继续前进,直至到达目的地。
除了惊人的耐性和毅力之外,动物认路的本领也确实令人诧异。举夜莺为例吧,冬天快到了,当成鸟南飞的时候,幼鸟的羽毛还没丰满,幼鸟一旦羽翼长成,便都能自然地找到远游的方向,飞到从未去过的越冬地。这些奇怪的现象,生物学家还在研究,尚未完全找到答案。
大自然的奥秘,真叫人想不透呢!
2.小学三年级语文《动物的远游》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12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动物远游的本领,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文,知道动物具有的超越人类的本领,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2、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学习动物惊人的耐性,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言揭题。
动物们有很高超的本领,就是飞到一万里以外的地方也能飞回来。他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
二、学生自读课文。
1、给汉字注音。
2、画出生字新词。
3、查字典理解不懂的字词。
4、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生字词。
2、点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4、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研,合作学习。
1、默读2~6自然段,边读边画,看看课文给我们介绍哪几种动物远游的本领?
2、蜜蜂远游的本领是怎样的?谁来读?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蜜蜂远游的特点是什么?
指名回答。
3、课件播放蜜蜂认路的画面。
4、教师对蜜蜂远游的本领进行小结。其他动物的本领又是怎样呢?
合作学习3~6自然段。
5、学生汇报。
(1)一个小组以一种动物为例介绍,其他补充。
要求:抓住关键词语,把最能体现动物远游特点的句子说一说。
(2)抓住重点句引导朗读。
(3)课件播放动物远游的短片。
6、小结。
二、角色体验,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远游的本领?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小结本课学法,布置课外作业。
查阅有关动物的知识,办动物小报。
3.小学三年级语文《动物的远游》教案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文章,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动物具有一种超越人类的本领——分辨方向,认路回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动物远游的本领,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阐述动物远游的本领。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动物远游的本领,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动物远游的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读顺文章,认识生字,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动物的远游
知道“远游”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那些动物要远游,它们为什要远游?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读顺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认读生词:
分辨规律逆流欧洲伦敦附近障碍佩服痕迹例如
同类曾经较强程度陌生饲养训练伦敦迁徙案例
2、指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内容。
A、读课文,疏通语句。
B、思考文章写了哪些动物的远游?
填空:课文主要介绍了昆虫类、()和()三类,()()()()()和()六种动物远游的本领。
C、读了文章之后,你有哪些困惑?
3、识记生字。完成小字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动物远游的本领,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回顾课文。
说说课文记叙了哪些动物的远游?
二、细读课文,读懂文章内容。
1、语句体会。
很多鱼远游的能力比蜜蜂还强。
鸟类远游的本领更加惊人。
思考:
A、从这两句话,我们能推算出很多鱼、蜜蜂、鸟类本领的大小,它们一次是:()>()>()。
B、这两句话分别是第三、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它们的作用是()。课文种还有这样的句子,如()。
2、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部分?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
三、完成课堂作业。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语段阅读。
2、学生独立完成基础练习。
四、小结。
说说你还知道的有关动物远游的知识。
蜜蜂有识路的本领,动物世界里还有哪些小动物有秘密?
蜜蜂采蜜,能飞出去几公里.有人从蜂房里取出一些蜜蜂,做上记号装在盒子里,带到较远的地方再把它们放出去.有些蜜蜂在空中转了一两圈,就一直飞回去了.另一个实验表明,蜜蜂大致是靠很睛认识路上的记号的.从某个湖边的一窝蜜蜂里取出二十只,从陆路带着它们走了几公里以后放出去,结果有17只回了窝;又一天,再带着这17只蜜蜂坐船在湖上走了十几里以后放出去,它们在湖上乱飞,没有一只能飞回窝里.因为湖面不像陆地,没有什么可以辨认的记号.
蜜蜂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形,如果把蜂窝移动了几尺,它们回来.大多数聚集在原处,并不飞进移动过的窝里.这种情形只限于有经验的蜜蜂,幼小的蜜蜂却能一直飞回窝里.这是什么原因呢?老蜜蜂第一次回家的时候依靠视觉,以后回家成了习惯,不再依靠视觉而依靠触须上的某种感官,就一直向原来的出发点飞了.如果把触须切去,它们回来仍旧依靠视觉找路,就能够飞回移动过的窝里.
有许多鱼能够远游,路程比蜜蜂远得多.远游还有一定的季节性.太平洋和东海里有很多种鱼在初夏逆流而行,到浅海、长江或其他河流里产卵,到秋天又回到海洋里.我国的名产鲈鱼和鲥鱼就是这样.欧洲有一种鳗鱼正相反,它们在内河里或池塘里长到十岁,然后游到深海里去产卵.许多鳗鱼一直游到西印度群岛附近,才产了卵死掉.小鳗鱼孵了出来,要花整整三年才能游到欧洲的内河或池塘里去,等长到十岁再离开.
有人研究过鲑鱼的旅行.鲑鱼在河里长到两岁游入海洋,长大以后又回到河里产卵,而且总是回到幼年所在的地方.这样远的路,鲑鱼即使只走过一次,也决不会走错.并且一路上,它常常要跃过很大的障碍物.
鸟类远游的能力更加惊人.我国早就有鸿雁传书的故事.鸽子传书,从公元前几世纪的希腊时代就开始了.现在有了飞机和无线电,鸽子仍旧是一种通信工具.鸽子飞得最快的,曾经在一天里从西班牙飞回英格兰北部,两地距离有两千多里;飞得最远的,曾经从法国飞越欧亚大陆回到越南,飞行二万多里.那只创远程记录的鸽子飞的路程完全是生疏的,它从来没到过法国,是关在船舱里带去的.
鸽子是人喂养的,一般都经过训练.燕子没经过训练,回家的本领也很大.有人在德国不来梅捉了七只燕子,用飞机带到了伦敦附近再放出去.两地距离有一千多里,居然有五只燕子飞回不来梅的老家.燕子和蜜蜂一样,只飞回原来的地方.如果把它们的巢移动几米,即使放在显而易见的地方,它们也找不到,而在原来的地方重筑起新巢来.
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著名的季候性游客.在英国做上了记号的燕子,曾经在南非被人捉到,它们飞了差不多两万里.第二年春天,燕子不但从南非回到英国,并且多半还回到原巢.还有一种在北美加拿大筑巢的千鸟,每年夏末飞往南美洲,飞行八千里,中途绝不停留.它们的耐性和毅力真使人佩服.它们要飞过茫茫的大海,有一半路程还得在夜间飞,这种认路的本领更使人感到惊异.有许多种鸟的雏鸟,在迁徙之前并没有得到老鸟的教导.像布谷和夜莺南飞的时候,它们的幼雏还不会飞.但是幼雏一旦羽毛丰满了,也就找着了迁徙的方向.这些奇怪的现象,生物学家还在研究.
鲨鱼利用特殊细胞感受电场。鲨鱼的大脑中存在着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胞,这种细胞对其它生物产生的电场极为敏感,可以让它们通过其它生物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微弱的电场信号,发现隐藏猎物。因此,一些鱼类即使藏在沙土中也能被鲨鱼发现。
鼓鱼用鱼鳔听取声音。鼓鱼等鱼类可以用自己的鱼鳔来听取声音,这种鱼鳔的结构非常特殊,能够探测到极其细微的声音振动,然后再把这种振动由身体的骨骼传递到外耳,随后进入内耳,再由内耳中的特殊毛发,将振动转化为声音并传递给鱼的大脑。
老鼠用胡须弥补视力。老鼠的视力非常糟糕,但它们可以通过胡须来弥补这一缺陷,它们用嘴部前端的胡须来探路。穿过物体时,物体会触动老鼠的胡须,这样老鼠就可以对周围的物体产生印象。
蛇利用舌芯辨别气味。蛇吐舌芯是蛇在嗅周边的空气,蛇的舌头上没有味蕾,它们只能用舌头将空气中的味道带入口中,然后再由口部上方的两个凹槽来感应气味。在辨别出气味后,蛇再通过凹槽中的受体将气味讯息传递到脑部,从而准确地判断出周边物体的性质。
候鸟利用地球磁场定位。具备迁徙特性的候鸟,在长途飞行时会利用地球的磁场来确定方位,以保持飞行方向。
蟒蛇利用特殊器官感受猎物。在蟒蛇与响尾蛇的鼻孔和眼睛之间,存在着一些对温度极其敏感的特殊器官,这些器官可以让他们能够精确的感受到周围猎物的体温。在蟒蛇和响尾蛇的头部两侧,同样各长着一个这样对温度非常敏感的器官,这使得他们即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也可以判断出猎物的位置,并对它们进行准确攻击。
本文来自作者[衔云雀]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975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衔云雀”
本文概览:1.小学三年级语文《动物的远游》原文 许多动物有一种超越人类的本领,它们能够分辨方向,即使到遥远的地方,也可以认路回家。这真是令人惊讶! 你看,那小小的蜜蜂,能够飞离蜂...
文章不错《小学三年级语文《动物的远游》原文及教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