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是姓氏。
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缗侯的后代逃亡去别的国家,就以侯为氏。当时,郑国有侯宜多、侯多羽,鲁国有侯叔下、侯妃,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
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晋缗侯被晋武公所杀,他的子孙后代逃往国外,以爵位“侯”为姓。据考证,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后裔,属正宗源流。故氏后人奉缗侯为侯姓的得姓始祖。
侯除了姓氏之外,也是封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位,历史上有名的侯爵有淮阴侯韩信,冠军侯霍去病,汉寿亭侯关云长等等。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侯姓活跃于河南、山东、陕晋南部一带。秦汉时期,由于中原战争频繁,侯氏北迁河北、山西,西奔甘肃、宁夏。两晋南北朝时,中原扩增了鲜卑族的侯姓,内蒙古、辽宁地区侯姓随之增加。
同时,西北地区的侯姓,越过秦岭进入四川、贵州、湖南、广东,中原和山东的侯姓南下安徽、江苏地区。到唐宋时期,侯姓已经出现在江西、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明朝永乐年间侯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侯姓大约有34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排在第五十位。侯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约占全国侯姓总人口的34%。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湖南、陕西,这四省侯姓大约占侯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这两省的侯姓又集中了14%。全国形成了北部秦晋豫鲁、南方湘川两个侯姓人口聚集区带。
候与侯区别如下:
1、读音
“侯”字是个多音字,它有两个读音,分别是二声hóu和四声hòu,“候”字只有一个读音,是四声hòu。
2、含义
“侯”常用于形式,例如我们熟知的相声大师侯宝林,他的姓氏就是这个“侯“。“候”多为等候的意思,中间的短竖可以理解为依靠。
3、由来和引申含义
“侯”的古字形是“矦”,图中是“矦”,所以,所以“侯”是从人、从厂、从矢的结。“侯”的结构来看,它的本意就是人拿着箭靶,可以理解为射侯之礼,也就是有能力的男子,由此引申为有本事的人。
有能力有本事的人肯定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侯”也是爵位的名称。在古代的五等爵位中,侯排在第二位,这一点在《礼记·王制》中有所记载。另外,史记中有一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里的王侯指的就是诸侯和达官贵人。
“侯”作为姓氏,来源有很多种,最被认同的一种说法是来自于古代的“姬”姓,也就是以爵位作为姓氏。
在相关的史料中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哀侯,他的子孙逃到了别的国家,因为爵位是侯,所以就把侯作为姓氏了。如果“侯姓”真的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那么这个姓氏流传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在2020年的时候,相关部门做过一次统计,全国有三百多万人姓侯,占我国总人口数的0.24%,按照人口数多少来排名,侯姓排在第七十七位,属于我国的大姓。
4、“候”字中间的一竖的由来
“侯”的古字形是“矦“,候”是从人、从矦,按照古代的造字方式,“候”比“侯”多出来一个人字,这就是这个“亻”。
本文来自作者[恨蓉]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631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恨蓉”
本文概览:侯是姓氏。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缗侯的后代逃亡去别的国家,就以侯为氏。当时,郑国有侯宜多、侯多羽,鲁国有侯叔下、侯妃,齐...
文章不错《候与侯哪个是姓氏》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