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分钟讲解里约奥运会的精神

 里约奥运会已经尘埃落定有一阵子了。有一个感想却时时在我心头不时涌起:

什么是精神?

我个人的定义是:所谓精神,就是维系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一个族类、一个国家生存的内在因素。

前几天,一段录制于2013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了。这是2013年1月,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进行“直通巴黎”选拔赛后,“胖帅”刘国梁做的总结。

我们来看看这个视频到底讲了些什么?

先表扬陈玘。陈玘是雅典奥运会的男子双打冠军。在2013年的这次队内对抗中,陈玘“干净”、“投入”,被教练树立成当天训话的正面典型。

接着表扬马琳。2012年,代表中国男乒出征的是张继科、王皓、马龙。但实际上,奥运卫冕冠军马琳、陈玘,还有世界冠军邱贻可都去了伦敦。他们没有住进奥运村,而是在离奥运村很近的一家中餐馆的阁楼住下。马琳他们每天坐着地铁去买菜,回来打下手做饭做菜。公寓里只有一张小桌子,刘国梁和张继科他们这些参赛教练员、运动员先吃,马琳他们就在一边伺候。需要水时递水,需要筷子的时候递筷子。张继科他们吃完了,马琳他们再吃剩下的饭菜,吃完了再收拾、刷碗。

刘国梁说,观众都看到的是张继科拿了冠军,但这背后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上届两块金牌的奥运冠军,这届做这些事,在别的队伍里可能吗?至少现在我没有发现。”而且,这是马琳等老队员主动要求的。

“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最宝贵的财富,给年轻队员一代一代传下去。”

刘国梁还表扬了王励勤和王皓。刘国梁说,王皓三届奥运会三次拿到银牌,“虽然他没有拿到冠军,但他这种精神、这种大气,已经超越了比赛,超越了胜负的本身,超越了冠军。”

接着重点“怼”调皮的好学生。刘国梁对张继科的批评主要是因为在几场队内循环赛中,张继科输得很不应该。刘国梁语气没有什么起伏,但一针见血。

 比如:张继科,你的责任心必须提高,责任心不提高你就是昙花一现!被“捧杀”!

比如:你在那个位置上,你就要负起责任来。不是说缺了你就不行了,换了其他人,照样拿冠军。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冠军。

比如:千千万万的球迷学习你,学习什么?不是玩漂、不是装酷、不是耍大牌!小腰挺着!装,谁会喜欢?没有人喜欢!大家喜欢真的东西!

比如:如果你现在的优势不巩固,四年之后你可能就无缘奥运了!你可能是最悲惨的一个!

比如:现在把你捧得高,15个月完成大满贯,创造奇迹!你可能还创造另一个奇迹——只参加一届奥运会就出局啦!

 张继科给骂懵了……

整整19分钟31秒的训话,道出了中国乒乓球队“天下无敌”的秘诀:精神传承。

人们常说,中国乒乓球队“无敌最寂寞”。但是,中国乒乓球队“无敌的寂寞”不是大风吹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乒乓人传承下来的。马龙、张继科、许昕,把马琳、王皓、王励勤、陈玘这些老队员把这种精神传承下来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还将传给更年轻的运动员。 2013年,刘国梁担心新科奥运冠军被捧杀,用力地打压他的散漫。三年后的里约,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昙花一现”的张继科。

这是“刘国梁式”的中国乒乓球队,贯穿于其中的是“刘国梁式”的中国乒乓球队精神。

我们假设一下:

如果,中国乒乓球队换了一任总教练,来了一个外行。因为是外行,所以压不住阵。然后这位外行又有私心,用人唯亲,团队内用权谋挑拔离间,拉一批打一批,风气日坏。再然后这位外行没有把队伍带好的事业心,一门心思想着捞钱,想着露脸,精力都不在队伍的管理和训练上,老骨干走了,新苗子扛不起大梁,队伍青黄不接。

这个时候的中国乒乓球队还能“无敌最寂寞”吗?不能了。

这个时候的中国乒乓球队还能不计得失,上下一心,互相补台,奋力拼搏吗?不能了。

我们说,“刘国梁式”的中国乒乓球队已经消亡了,因为“刘国梁式”的中国乒乓球队精神已经率先消亡了。

我们再来说女排。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掀起学习女排拼搏精神的热潮。当时的女排在教练袁伟明的带领上,实现了“五连贯”,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族自豪感。

十二年前,中国女排了教练陈中和的带领下,在典雅奥运会再创辉煌。十二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在当年的“铁鎯头”、教练朗平的带领下,重返巅峰。

女排精神,就是永不放弃,遇强愈强,愈挫愈奋,不畏强手,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女排精神,就是严格管理,咬紧牙关,流汗流泪,坚持不懈,达不到要求,决不下训练场的刻苦精神。女排精神,就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顾全大局,互相补台,默契配合的团队精神。

朗平说:女排精神,从来都在。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五连贯”时的风貌,看到雅典的辉煌,看到里约奥运会重返巅峰时的光荣。

又假设:

如果袁伟明之后,女排迎来的是一个庸庸碌碌、谨小慎微的人,他无意带领女排去攻克一个个难关,去攀登一个个险峰,只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时不时参加一下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与影视明星搭肩搂背、称兄道弟,热衷于接广告、当代言,女排的骨干退役的退役,出走的出走,女排队伍过关斩将、蒸蒸日上的气象消失殆尽。整个队伍人心漫散、离心离德。

这样的队伍能在雅典奥运会上再创辉煌吗?不能。

这样的队伍能在里约奥运会上重返巅峰吗?也不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中国女排已经消亡了,因为,中国女排精神已经消亡了。

我们所说的消亡,不一定是没有实体。可能有实体,但那只是广义上的女性排球队,不是我们所说的“中国女排”,不是那个“遇强愈强、永不放弃”的“中国女排”了。

我们能感知一个事物、一个实体的存在,主要源于这个事物、实体在现实世界中强烈的行为表现,主要源于这个事物、实体深刻的精神风貌,也就是中国画家讲的“风骨”。一个事物、一个实体,没有自己出彩的行为表现,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没有强烈的精神风貌,没有“风骨”,对现实世界来说,就等于没有灵魂,失去存在意义。

一个球队,如果没有了自己的精神,实体存在与否,都没有意义了。如果体育总局因为它没有存在的价值,取消其编制,那就连实体一起消亡;如果还在体制内苟延蝇息,没有任何人关注,其实已经相当于消亡了。

一个球队如此,一个企业也如此。

为什么华为能够在困难重重中脱颖而出,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就因为有“华为精神”。

为什么格力空调能够在众多的空调品牌中独占头鳌,占领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就因为了“专业精神”。

有多少企业,创业之初,众人砥手砺脚,齐心合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业成功之后,企业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当初一起创业的弟兄们,有的耽于享受、小富即安,有的勾心斗角、权谋倾轧,有的爱慕虚荣,热衷于在媒体上露脸泡制鸡汤,全然没有草创之初那种雄心勃勃、蒸蒸日上的气象,只有一派颓废靡烂的氛围。不用赘言,这样的企业很快走向衰亡。“健力宝”就是最好的案例。

更多的例子,可以从吴晓波的《大败局》中寻找。

常青基业都有共同的原因,就是把自己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企业精神发扬光大,贯穿始终。

殒落的“彗星”各有各的原因,但终归一条,就是奋斗意志衰退、精神消亡,企业变成没有灵魂的“僵尸”。

企业如此,政党也如此。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行政院”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即将挂牌运作,国民党面临党产将被清算、追讨等问题,党主席洪秀柱8月19日邀集连战、吴伯雄、马英九和朱立伦等4位前主席到党中央共商因应之道时,会中吴伯雄竟一度哽咽叹,“国民党怎么会到这么凄惨的地步!”

曾几何时,国民党在大陆是执政党,代表着正统。可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褪,内部派别林立,腐败不堪,各派大佬心怀异志,离心离德,政党一触即溃,分离崩析。退到台湾后,不思励精图治,反而热衷于黑金政治,做表面文章,讨好舆论,整天拆东补西,调和妥协和稀泥。今日之惨境,预想之中也。

政党如是,帝国亦如是。

想见古罗马帝国,从一个小村镇不断拓展扩张,成为雄霸欧洲,傲视世界的伟大帝国。我们今天很多制度、文化知识,都是当时古罗马帝国留下的遗产。可是谁能料到这么伟大的帝国,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败落、分离析崩,走向消亡。

很多专家学者,对古罗马帝国的消亡提出各种假设。我的想法很简单,罗马帝国在鼎盛时期,人民耽于安乐,纸醉金迷,道德败坏,民风衰微。当初罗马不断拓展扩张时期的那种进取、奋斗、自律、雄健自强的精神荡然无存。

精神消灭了,帝国名存实亡了。就像人体,精神枯萎、灵魂消散,尸体的腐烂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最后说到个人。

个人的死亡有两种:

一种是狭义上的死亡,就是肉体的死亡。

中医上讲,活人的特征是有精气神,又说“炼气为精,化精为神”。也就是说,活人才有精神,死人没有精神,徒具躯壳。

所以说,精神是人体生存的特征,同时又是维系人本生存的内在因素。

王阳明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精灵者,精神、灵魂也。

从广义上来说,一个人,没有理念、没有做人原则和底线,没有人生目标和事业,浑浑噩噩,庸庸碌碌,没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一言以蔽之,没有精神。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死了。古人叫“行尸走肉”。在大家的眼里,已经没有这个人,对这个人没有丝毫印象了。

诗人臧克家说: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就是这个意思。

活着,固然重要,但要活出精神来。

伟人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构成精神的三大要素:

一、目标。也叫志向或愿景。目标要大,才能形成张力。

二、奋斗。实现目标的行动。张力越大,实现道路上越坎坷,行动越精彩。

三、自律。在奋斗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各种磨难,必然要刻苦、勤奋、自律。这是精神的实质。

这三大要素形成一股昂扬向上、蓬蓬勃勃的精神。

这种精神贯穿于人的内外,使个体在现实世界的舞台上演绎出精彩的表演,迸发出卓越超凡的气质。

国民党洪秀柱丈夫是

里约奥运会已经尘埃落定有一阵子了。有一个感想却时时在我心头不时涌起:什么是精神?我个人的定义是:所谓精神,就是维系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一个族类、一个国家生存的内在因素。前几天,一段录制于2013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了。这是2013年1月,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进行“直通巴黎”选拔赛后,“胖帅”刘国梁做的总结。我们来看看这个视频到底讲了些什么?先表扬陈玘。陈玘是雅典奥运会的男子双打冠军。在2013年的这次队内对抗中,陈玘“干净”、“投入”,被教练树立成当天训话的正面典型。接着表扬马琳。2012年,代表中国男乒出征的是张继科、王皓、马龙。但实际上,奥运卫冕冠军马琳、陈玘,还有世界冠军邱贻可都去了伦敦。他们没有住进奥运村,而是在离奥运村很近的一家中餐馆的阁楼住下。马琳他们每天坐着地铁去买菜,回来打下手做饭做菜。公寓里只有一张小桌子,刘国梁和张继科他们这些参赛教练员、运动员先吃,马琳他们就在一边伺候。需要水时递水,需要筷子的时候递筷子。张继科他们吃完了,马琳他们再吃剩下的饭菜,吃完了再收拾、刷碗。刘国梁说,观众都看到的是张继科拿了冠军,但这背后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上届两块金牌的奥运冠军,这届做这些事,在别的队伍里可能吗?至少现在我没有发现。”而且,这是马琳等老队员主动要求的。“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最宝贵的财富,给年轻队员一代一代传下去。”刘国梁还表扬了王励勤和王皓。刘国梁说,王皓三届奥运会三次拿到银牌,“虽然他没有拿到冠军,但他这种精神、这种大气,已经超越了比赛,超越了胜负的本身,超越了冠军。”接着重点“怼”调皮的好学生。刘国梁对张继科的批评主要是因为在几场队内循环赛中,张继科输得很不应该。刘国梁语气没有什么起伏,但一针见血。比如:张继科,你的责任心必须提高,责任心不提高你就是昙花一现!被“捧杀”!比如:你在那个位置上,你就要负起责任来。不是说缺了你就不行了,换了其他人,照样拿冠军。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冠军。比如:千千万万的球迷学习你,学习什么?不是玩漂、不是装酷、不是耍大牌!小腰挺着!装,谁会喜欢?没有人喜欢!大家喜欢真的东西!比如:如果你现在的优势不巩固,四年之后你可能就无缘奥运了!你可能是最悲惨的一个!比如:现在把你捧得高,15个月完成大满贯,创造奇迹!你可能还创造另一个奇迹——只参加一届奥运会就出局啦!张继科给骂懵了……整整19分钟31秒的训话,道出了中国乒乓球队“天下无敌”的秘诀:精神传承。人们常说,中国乒乓球队“无敌最寂寞”。但是,中国乒乓球队“无敌的寂寞”不是大风吹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乒乓人传承下来的。马龙、张继科、许昕,把马琳、王皓、王励勤、陈玘这些老队员把这种精神传承下来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还将传给更年轻的运动员。2013年,刘国梁担心新科奥运冠军被捧杀,用力地打压他的散漫。三年后的里约,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昙花一现”的张继科。这是“刘国梁式”的中国乒乓球队,贯穿于其中的是“刘国梁式”的中国乒乓球队精神。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中国乒乓球队换了一任总教练,来了一个外行。因为是外行,所以压不住阵。然后这位外行又有私心,用人唯亲,团队内用权谋挑拔离间,拉一批打一批,风气日坏。再然后这位外行没有把队伍带好的事业心,一门心思想着捞钱,想着露脸,精力都不在队伍的管理和训练上,老骨干走了,新苗子扛不起大梁,队伍青黄不接。这个时候的中国乒乓球队还能“无敌最寂寞”吗?不能了。这个时候的中国乒乓球队还能不计得失,上下一心,互相补台,奋力拼搏吗?不能了。我们说,“刘国梁式”的中国乒乓球队已经消亡了,因为“刘国梁式”的中国乒乓球队精神已经率先消亡了。我们再来说女排。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掀起学习女排拼搏精神的热潮。当时的女排在教练袁伟明的带领上,实现了“五连贯”,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族自豪感。十二年前,中国女排了教练陈中和的带领下,在典雅奥运会再创辉煌。十二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在当年的“铁鎯头”、教练朗平的带领下,重返巅峰。女排精神,就是永不放弃,遇强愈强,愈挫愈奋,不畏强手,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女排精神,就是严格管理,咬紧牙关,流汗流泪,坚持不懈,达不到要求,决不下训练场的刻苦精神。女排精神,就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顾全大局,互相补台,默契配合的团队精神。朗平说:女排精神,从来都在。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五连贯”时的风貌,看到雅典的辉煌,看到里约奥运会重返巅峰时的光荣。又假设:如果袁伟明之后,女排迎来的是一个庸庸碌碌、谨小慎微的人,他无意带领女排去攻克一个个难关,去攀登一个个险峰,只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时不时参加一下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与影视明星搭肩搂背、称兄道弟,热衷于接广告、当代言,女排的骨干退役的退役,出走的出走,女排队伍过关斩将、蒸蒸日上的气象消失殆尽。整个队伍人心漫散、离心离德。这样的队伍能在雅典奥运会上再创辉煌吗?不能。这样的队伍能在里约奥运会上重返巅峰吗?也不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中国女排已经消亡了,因为,中国女排精神已经消亡了。我们所说的消亡,不一定是没有实体。可能有实体,但那只是广义上的女性排球队,不是我们所说的“中国女排”,不是那个“遇强愈强、永不放弃”的“中国女排”了。我们能感知一个事物、一个实体的存在,主要源于这个事物、实体在现实世界中强烈的行为表现,主要源于这个事物、实体深刻的精神风貌,也就是中国画家讲的“风骨”。一个事物、一个实体,没有自己出彩的行为表现,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没有强烈的精神风貌,没有“风骨”,对现实世界来说,就等于没有灵魂,失去存在意义。一个球队,如果没有了自己的精神,实体存在与否,都没有意义了。如果体育总局因为它没有存在的价值,取消其编制,那就连实体一起消亡;如果还在体制内苟延蝇息,没有任何人关注,其实已经相当于消亡了。一个球队如此,一个企业也如此。为什么华为能够在困难重重中脱颖而出,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就因为有“华为精神”。为什么格力空调能够在众多的空调品牌中独占头鳌,占领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就因为了“专业精神”。有多少企业,创业之初,众人砥手砺脚,齐心合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业成功之后,企业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当初一起创业的弟兄们,有的耽于享受、小富即安,有的勾心斗角、权谋倾轧,有的爱慕虚荣,热衷于在媒体上露脸泡制鸡汤,全然没有草创之初那种雄心勃勃、蒸蒸日上的气象,只有一派颓废靡烂的氛围。不用赘言,这样的企业很快走向衰亡。“健力宝”就是最好的案例。的例子,可以从吴晓波的《大败局》中寻找。常青基业都有共同的原因,就是把自己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企业精神发扬光大,贯穿始终。殒落的“彗星”各有各的原因,但终归一条,就是奋斗意志衰退、精神消亡,企业变成没有灵魂的“僵尸”。企业如此,政党也如此。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行政院”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即将挂牌运作,国民党面临党产将被清算、追讨等问题,党主席洪秀柱8月19日邀集连战、吴伯雄、马英九和朱立伦等4位前主席到党中央共商因应之道时,会中吴伯雄竟一度哽咽叹,“国民党怎么会到这么凄惨的地步!”曾几何时,国民党在大陆是执政党,代表着正统。可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褪,内部派别林立,腐败不堪,各派大佬心怀异志,离心离德,政党一触即溃,分离崩析。退到台湾后,不思励精图治,反而热衷于黑金政治,做表面文章,讨好舆论,整天拆东补西,调和妥协和稀泥。今日之惨境,预想之中也。政党如是,帝国亦如是。想见古罗马帝国,从一个小村镇不断拓展扩张,成为雄霸欧洲,傲视世界的伟大帝国。我们今天很多制度、文化知识,都是当时古罗马帝国留下的遗产。可是谁能料到这么伟大的帝国,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败落、分离析崩,走向消亡。很多专家学者,对古罗马帝国的消亡提出各种假设。我的想法很简单,罗马帝国在鼎盛时期,人民耽于安乐,纸醉金迷,道德败坏,民风衰微。当初罗马不断拓展扩张时期的那种进取、奋斗、自律、雄健自强的精神荡然无存。精神消灭了,帝国名存实亡了。就像人体,精神枯萎、灵魂消散,尸体的腐烂只是迟早的问题了。最后说到个人。个人的死亡有两种:一种是狭义上的死亡,就是肉体的死亡。中医上讲,活人的特征是有精气神,又说“炼气为精,化精为神”。也就是说,活人才有精神,死人没有精神,徒具躯壳。所以说,精神是人体生存的特征,同时又是维系人本生存的内在因素。王阳明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精灵者,精神、灵魂也。从广义上来说,一个人,没有理念、没有做人原则和底线,没有人生目标和事业,浑浑噩噩,庸庸碌碌,没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一言以蔽之,没有精神。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死了。古人叫“行尸走肉”。在大家的眼里,已经没有这个人,对这个人没有丝毫印象了。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是这个意思。活着,固然重要,但要活出精神来。伟人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构成精神的三大要素:一、目标。也叫志向或愿景。目标要大,才能形成张力。二、奋斗。实现目标的行动。张力越大,实现道路上越坎坷,行动越精彩。三、自律。在奋斗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各种磨难,必然要刻苦、勤奋、自律。这是精神的实质。这三大要素形成一股昂扬向上、蓬蓬勃勃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人的内外,使个体在现实世界的舞台上演绎出精彩的表演,迸发出卓越超凡的气质。

台湾四大家族是哪些?

洪秀柱虽然身居要职,但未婚,依旧单身。

洪秀柱(1948年4月7日—),女,汉族,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县(今新北市),祖籍浙江省余姚市(原属余姚,现属慈溪)。先后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美国东北密苏里州立大学(现杜鲁门州立大学)教育硕士,中国国民党籍政治家、中国国民党党前主席。

洪秀柱是国民党内反对台独,推动两岸交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2012年,洪秀柱当选中国国民党副主席。2014年12月3日,国民党中常会推举洪秀柱代理党秘书长。 2015年7月19日,成为2016年台湾地区***选举国民党籍候选人,后经“换柱案”,被朱立伦接替。?

2016年1月,朱立伦败选台湾地区***并辞去党主席,3月26日,洪秀柱当选第13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亦是中国国民党首位女主席,任期至2017年8月。

2017年6月30日,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提前卸下党主席职务。

扩展资料:

洪秀柱——“台湾小辣椒”

洪秀柱,出生在台湾台北县(今新北市),至今小姑独处。她一头短发,无框眼镜下目光犀利、灵动,虽身材娇小,腰杆却总是非常直挺。20多年前,洪秀柱脱离教职转战政坛,至今举手投足间,仍像威严的“训导主任”。

洪秀柱可以说是国民党“第一女战将”。她曾8次当选“立委”,2012年更是以高票当选“立法院”副院长,随后又出任国民党副主席,引起不少关注。她敏捷机智、犀利泼辣,在台湾政坛被称为“小辣椒”。

2015年4月,洪秀柱第一个表态参选,让外界颇感意外。

谈及参选原因,洪秀柱告诉记者,国民党内士气就像沙漏一样流失,情况不利。面对这种困局,党内领导层却没人出来承担重任。“既然大家不愿承担,舍我其谁……我希望通过参选,唤回国民党的士气。”

为此,洪秀柱开始了一系列的宣传攻势。她先是推出宣传片《柱柱姐的改革梦》,想借此重燃民众对国民党的信心。在两分钟的短片中,从创党精神到参选原因,都展现了她的参选决心。洪秀柱还在脸谱网上设立专页,加强与粉丝互动。

洪秀柱说,在国民党候选人的选举场中,很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有人说国民党已经失去年轻一代。“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现在是网络时代,我希望通过网络让大家知道我是谁,我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洪秀柱曾表示,她最佩服的历史人物是秋瑾。当年秋瑾那句“危局如斯敢惜身”,对她影响很大。洪秀柱说,国民党现在面临这么大的困境,“还顾虑到自己什么?”在洪秀柱“侠女精神”的带动下,国民党内部以及支持者的信心大增。

洪秀柱常会表现出坚决果敢的一面,说话也不留情面。她曾痛斥李登辉“对国民党不忠、不仁、不义,是党内的毒瘤、癌细胞”,并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提议开除其党籍。后来,她对陈水扁也是穷追猛打。

2008年8月14日,洪秀柱举行记者会,出示台驻瑞士代表转寄的瑞士检方存证信函,揭露陈水扁家庭密账案,展露的勇气比男性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常讲自己“比男人更像男人,说话干脆,直截了当”。

百度百科—洪秀柱

台湾的五大家族

台湾政商界的五大家族也在日治时期形成,自北而南分别为:以矿业起家的基隆颜家,颜云年以亲友借款向日本人承租一个小区域的金矿开采权,在九份许多被视为废坑的区域,开创出黄金矿场的风光岁月。同时,眼光锐利的颜云年看准基隆港的开发将带动煤矿燃料市场,因此与日人合作开发北台湾煤田,煤产量占全台三分之二,谱写了半世纪的矿业风光史。

第二为板桥林家,「林本源」家族开基人林平侯出身米店学徒,后自立经商致富,商号名称「林本源」,取自中国古谚「饮水本思源」;之后靠土地收租,更添家业,排名台湾北部首富。林家有五房子孙,一部份回到大陆,已故台湾史耆老林衡道便是在福建成长的后代。创办华南银行的林熊征则是大陆迁回的后代,当时日本为了拓展南洋势力,极力拉拢林熊征投资银行,华南银行即是日本开拓南洋的经济支柱。林熊征最为人称道的是设立奖学金,资助许多台湾青年如吴三连、杜聪明等人赴日留学。

第三为雾峰林家,林家在清初即以土地发迹,是典型的汉移民大垦户,以收租致富,成为台湾中部富豪。林家以骁勇善战着称,当时大垦户多拥重兵,中法战争时期,林朝栋因立军功受封,刘铭传出任台湾巡抚时,派其招抚原住民及处理山地垦务,因抚垦有功而获得樟脑专卖权,事业发达。雾峰林家后代林献堂因抗日及倡导社会文化启蒙,在日治时期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第四为鹿港辜家,开创家业的辜显荣是一位典型的商人,从一八九五年迎日军进入台北城,到为日本政府献策,稳定社会治安,取得樟脑、食盐、鸦片专卖权,一直与日本政府维持良好的政商关系而荣宠加身,此外,由于辜家能掌握潮流,勇于投资,多角化经营,是五大家族中在当代台湾工商界仍具相当影响力的一支。目前台湾重要企业和信集团的辜振甫、辜濂松是辜家后代。

第五是高雄陈家,开创事业的陈中和出身寒微,少年时代到台湾南部糖业钜子陈福谦商行当伙计,因商业才干而受到重用。陈福谦去世后,陈中和自行创业而崭露头角,日治时代因多次为日本政府效力而得到许多产业特权,短短数年一跃而为南台湾新富。日俄战争期间,陈中和曾因糖价大跌负债累累,但凭借其商业胆识渡过危机,稳坐糖业钜子宝座。前高雄市议会议长陈田锚是陈家第二代。

新五大家族:王、蔡、辜、徐、吴

——老五大、新五大荣华富贵总揭密

今年初,兴旺近百年的和信集团大家长辜振甫辞世,曾经是台湾人耳熟能详的五大家族的记忆再被唤起,而「老五大 」除了板桥林家有林明成切进华南金控、鹿港辜家叔侄分家后辜濂松一脉走得较顺外〈老五大家族详另文〉,其余因 时空变迁,家族势力已时不我与;家族集团是台湾特殊政经环境下的产物,也是政商关系的缩影,老五大繁华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搭上近几十年主流产业列车的新五大。

台塑集团靠六轻加持,王永庆家族登上第一世家宝座

老五大靠土地、政治;新五大靠新产业、新资金、新人才

依照○五年一月十八日的集团市值分析,王永庆的台塑集团以近一.五兆元的市值荣登台湾第一家族,排名第二的是蔡家霖园、富邦,两大集团市值合计近一兆元,接下来是辜家的泛和信集团、徐旭东的远东集团、吴家的泛新光集团;其中除辜家是从老五大续任新五大外,其余王、蔡、徐、吴家均是近十年来抢占台湾家族集团版图的新家族。

老五大和新五大「变大」的过程均不同。包括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陈家、雾峰林家,几乎都是靠土地资产与政商关系而家大业大,在「有土斯有财」、政商合一的年代,五大家族成为台湾富豪的代名词。然而,随著产业景气变化,以及新一代家族全新的经营手法,包括引进外资、找专业团队、集团整合,甚至复杂的财务操作,迅速壮大集团规模,让旧时代的家族势力逐渐式微,老五大中除辜家外,其余家族似乎很难回复往日风光。

王、蔡、辜、徐、吴「新五大」以台塑集团表现最突出,也最被肯定,九十高龄的王永庆经营台塑集团几乎从未亏损与让股东赔钱、也甚少办现金增资向股东伸手要钱的绩效,备受推崇;尤其王永庆坚持垂直整合,四度申请兴建六轻获准,更是台塑集团市值近几年翻两番的关键;台塑集团因为掌握石化原料来源,上下游整合成功,集团实力大增,这股实力更在台塑石化股票挂牌上市后登上高峰。

从市值来看,台塑石化市值将近五千亿,是台塑集团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如果没有台塑石化加持,王永庆仍能名列新五大,但要坐上「第一世家」位子,恐怕还得跟蔡家的霖园、富邦集团大车拚一番;不碰不懂的产业,让王永庆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浪中毫发无伤,台塑集团也是新五大唯一没有银行的家族。

蔡、辜、吴有金控执照加持;徐旭东擅长掌握别人危机

从市值更可以看出,蔡家、辜家、吴家之所以排进新五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成立金控,蔡家的霖园、富邦集团的国泰金控、富邦金控的市值占家族市值九成;辜家的中信金控、开发金控占八成;吴家的新光金控、台新金控占九成,这三大家族如果不是顺利取得金控执照,恐怕也和新五大无缘;而徐旭东则是拿到电信执照,让家族势力发光发亮,集团旗下远传市值占四成,其他则是拜资产价值上扬之赐,像远纺、宏远均拥有可观的土地资产。金控、电信两大产业无疑是新五大窜起的最关键因素。

霖园、富邦蔡家早在上一代便已分家,但蔡万霖、蔡万才兄弟各走各的路之前,都是靠著国泰人寿与产险这两家保险公司累积出财富,已过世的蔡万霖掌握资金、土地资产雄厚的国寿,蔡万才则是以国泰产物起家,两兄弟经营手法不同。实力雄厚的蔡万霖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建立寿险、建设集团,并在十五年前把考上美国律师执照、准备在美国执业的次子蔡宏图找回来训练接班;蔡万霖最近过世,但接班大业早已完成。

目前霖园集团是由蔡宏图、蔡镇宇共同掌舵,遗传父亲生意头脑的蔡镇宇原本极有称霸一方的企图心,经过多年磨练后,选择和哥哥共同合作,而且是「哥哥在上」的垂直分工,让霖园集团不必因为兄弟分家问题虚耗实力;成立金控后纳入世华银行,让霖园坐拥寿险、银行的长、短期资金,成为互补性极强的金控,去年获利颇丰,是最赚钱的金控 。

相较於霖园平稳的发展策略,富邦近十年的发迹则颇为传奇,运用的财务手法新颖,使富邦集团在金控版图坐稳后,进军电信产业,吃下台湾电信集团,成为横跨金控、电信的集团。蔡万才和哥哥分家后,曾经在国寿千元高价卖掉持有股份,取得富邦集团发展的第一桶金,之后以极快的速度,陆续成立证券、投信、银行等金融证券相关事业,后来引进花旗两百多亿元资金,让一度饱受地雷压力的富邦集团迅速东山再起。

富邦蔡明忠、蔡明兴兄弟除了财务操作新颖、大胆,在用人方面也不惜重金礼聘,让蔡家兄弟拥有一支精良的部队,像金控财务长龚天行、策略长吴荣辉、投资长蒋国梁,台北富邦银行执行副总吴均庞以及台湾大的总经理张孝威等,均是蔡明忠、蔡明兴花了不少心思挖来的人才,最近更找到前高盛亚太董事总经理张果军担任金控「经营委员会」的资深顾问,张果军曾经担任北银的购并顾问,北银嫁进富邦,张果军因此和蔡家兄弟结缘,外传挖角张果军的价码是年薪百万美元,如果传言属实,就可证明蔡家兄弟在找人才的用力之深

本文来自作者[庹浩宇]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9391.html

(13)
庹浩宇的头像庹浩宇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庹浩宇的头像
    庹浩宇 2025年09月21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庹浩宇”

  • 庹浩宇
    庹浩宇 2025年09月21日

    本文概览: 里约奥运会已经尘埃落定有一阵子了。有一个感想却时时在我心头不时涌起:什么是精神?我个人的定义是:所谓精神,就是维系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一个族类、一个国家生存的内在因素...

  • 庹浩宇
    用户092108 2025年09月21日

    文章不错《用三分钟讲解里约奥运会的精神》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