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的1次方是2。
(2)2的2次方是4。
(3)2的3次方是8。
(4)2的4次方是16。
(5)2的5次方是32。
(6)2的6次方是64。
(7)2的7次方是128。
(8)2的8次方是256。
(9)2的9次方是512。
(10)2的10次方是1024。
求一个数的几次方就是用几个这个数相乘,一个数都可以看作自己本身的一次方,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在写分数和负数的n次方时要加括号。四则运算顺序:先乘方,再括号(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接乘除,尾加减。
扩展资料:
1、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2、同底数幂法则:同底数幂相乘除,原来的底数作底数,指数的和或差作指数。
极限为0。
反比例函数y=1/x,其中x=2^n。
n趋于无穷大,2^n趋于无穷大。
即x趋于无穷大。
再回到y=1/x这个图像,x无穷大的时候,y值趋于0。
极限的求法有很多种:
1、连续初等函数,在定义域范围内求极限,可以将该点直接代入得极限值,因为连续函数的极限值就等于在该点的函数值
2、利用恒等变形消去零因子(针对于0/0型)
3、利用无穷大与无穷小的关系求极限
4、利用无穷小的性质求极限
5、利用等价无穷小替换求极限,可以将原式化简计算
极限的性质:
1、和实数运算的相容性:譬如:如果两个数列{xn} ,{yn} 都收敛,那么数列{xn+yn}也收敛,而且它的极限等于{xn} 的极限和{yn} 的极限的和。
2、与子列的关系:数列{xn} 与它的任一平凡子列同为收敛或发散,且在收敛时有相同的极限;数列{xn}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数列{xn} 的任何非平凡子列都收敛。
本文来自作者[猫巷少女水蕊]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577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猫巷少女水蕊”
本文概览:(1)2的1次方是2。(2)2的2次方是4。(3)2的3次方是8。(4)2的4次方是16。(5)2的5次方是32。(6)2的6次方是64。(7)2的7次方是128。(8)2的8...
文章不错《2的n次方是多少?》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