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

阴曹地府四大判官中,除了罚恶司钟馗外,其他三位分别是查察司陆之道、赏善司魏征、阴律司崔钰。他们四人在阴曹地府各司其职也互相合作,被人们称作地府四大判官。

罚恶司钟馗是地府四大判官中最出名的一个,他靠着惩恶扬善在民间获得了很高的地位。相传钟馗虽然学富五车,但是面容有缺陷,曾经考上了官然而却因为长相太丑而被拒绝,钟馗一气之下撞死了,死后成了地府里的罚恶司,主要职责就是惩罚那些作恶的人。

查察司陆之道是负责督查真相,让作恶的人遭到报应,被冤枉的好人他也会帮他平反。陆之道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因为大家都是称他为?陆判?,在《聊斋志异》中,陆之道就以陆判的名号出现过,替人平反。

赏善司魏征是唐朝时期的名臣,帮助唐太宗李世民撑起了?贞观之治?。在古代的传说中,魏征梦中将泾河龙王斩杀了,死后便到了地府当差,成了打赏那些好人好事的判官。

最后一位阴律司崔钰就是阴曹地府掌控着生死薄的大官,也是四大判官中的老大。在古代传说中,魏征斩杀了泾河龙王后,唐太宗当即无故驾崩,也正是由于崔钰修改了生死薄,才让唐太宗重返了阳间;崔钰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唐太宗很有才干,在凡间统治期间,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崔钰才让他重新回到阳间,还帮他加了几十年阳寿。

地府的四大判官始终秉持着惩恶扬善的观念,不放过世间任何一个作恶的人,也不会让任何一个受冤枉的好人平白受屈,因此,四大判官在人间的地位也很高。

众所周知,唐朝的开放程度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鼎盛时期的长安城里,那简直就是商贾云集,人流如潮,各色人种齐聚一堂,共享太平盛世。在这些不同肤色的人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达官贵人的身后,跟着肤色黝黑的奴仆。一眼就能辨认出这些奴仆非中原人士,他们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昆仑奴”。

拥有昆仑奴成为了当时的时尚,如果权势显赫之人家中没有几个昆仑奴,那是很驳面子的事情。当时的长安城里流行着一句话:“昆仑奴,新罗婢。”意思就是说,奴仆要用昆仑的,婢女要用新罗的。新罗也就是指唐时朝鲜境内的一个小国家,“新罗婢”就是指来自朝鲜的婢女。新罗婢心灵手巧,勤快懂事,大方识礼,深受主人喜爱。那么,为什么“昆仑奴”也那么受唐朝人喜欢呢?他们究竟来自哪里?

一、昆仑奴是哪里人?

一提到昆仑奴,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来自昆仑山。其实不是,在唐朝,“昆仑”一词除了指地名之外,还泛指黑色的物体。所以,昆仑奴泛指黑色的奴仆。我国历史上的昆仑奴,大都来自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属于尼格里托人,俗称“矮黑人”。其皮肤黝黑程度远胜中原人。当然,还有一部分昆仑奴来自非洲。这些奴仆都是从当时活跃的奴隶市场买来的,也有一部分昆仑奴是被外国使团进贡而来,或者他们原本是外国人的奴仆,来到中原后就留下来了。

二、昆仑奴有什么特点?

昆仑奴一般身材不高,“皆卷发黑身”,身体强壮。上身赤裸,只在肩上斜耷拉着一条帛带,下身穿短裤或横扎围布,赤脚。昆仑奴大都拥有一副强健身板,力大如牛,吃苦耐劳,性情温顺,任劳任怨,脏活累活全然不惧,而且对主人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三、昆仑奴忠心护主的故事。话说唐朝时期有一个兵部官员名叫崔玉,家里养了一个昆仑奴磨勒,跟了崔玉有些年头了,将崔玉视作再生父母,极为忠心。有一天,汾阳王郭子仪请崔玉前去喝酒,席间,郭子仪为了显摆,叫出了自己年轻美貌的小妾红绡陪酒。但崔玉不胜酒力,两杯下肚后就喝不下去了。郭子仪为了助兴,专门请红绡向崔玉敬酒,非得让崔玉将酒喝下去不可。可是这个崔玉在喝酒时居然和红绡对上眼了,双方一见倾心,互生爱慕。

在离开汾阳王府的时候,红绡特地送大家出来,崔玉为了多看红绡一眼,特意留在了最后离开。当崔玉正欲离去时,红绡叫住了他,伸出了三个手指,然后将五指摊开,冲着崔玉翻了三次手掌,指了指自己胸前的小圆镜。崔玉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以致茶饭不思,日渐消瘦。昆仑奴磨勒心疼主人,关切的询问崔玉心中有何焦虑。崔玉想,这磨勒也跟了我多年了,不妨给他说说。

于是崔玉就一五一十地将前往郭子仪府中喝酒,遇到红绡的事告诉了磨勒。磨勒抚掌大笑,说:“主人,其实这是红绡姑娘在约你呢。”崔玉问到:“何以见得?”磨勒说:“三个指头,表示红绡姑娘住在第三个院子,手掌翻三下并指向小圆镜,是表示15日那天,在月圆之夜与你相会。”崔玉大喜,原来如此。但随即一筹莫展,说:“汾阳王府深宅大院,我如何进去呢?”磨勒回答说:“这个主人就不必担心了,我自有办法。”

到了约定时间,磨勒让崔玉伏在他的背上,施展轻功,**越屋,健步如飞,不一会儿就到了红绡的院子,放下崔玉后说:“主人,你尽管和红绡姑娘约会,我在院门口替你放哨。”等到崔玉和红绡约会完毕后,磨勒又将崔玉背在背上,原路返回。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崔玉和红绡就更加离不开了。崔玉干脆叫磨勒将红绡背回自己府中,既免去路途辛苦,又不用担惊受怕,还可以一劳永逸。

第二天,郭子仪就发现红绡不见了,着人满城寻找无果。一段时间后,汾阳王府的人就忘了此事了。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最终还是被郭子仪知道了。不过,郭子仪不愧为将军,心胸开阔,成全了崔玉和红绡,但提出必须将本领高强的磨勒送他使用。可是这个磨勒偏偏是个死心眼,死活不答应跟随郭子仪。无奈之下,郭子仪只得下令抓捕。

众人将磨勒团团围住,箭如雨下,磨勒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隔档射过来的箭矢,“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顷刻之间,不知所向”。崔玉后来和红绡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但磨勒从此消失,再没现身。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故事。不过,由此也足见昆仑奴的能干,以及对主人的忠心。(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南蛮传》)

本文来自作者[扬晓曼]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3639.html

(20)
扬晓曼的头像扬晓曼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扬晓曼的头像
    扬晓曼 2025年09月13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扬晓曼”

  • 扬晓曼
    扬晓曼 2025年09月13日

    本文概览:阴曹地府四大判官中,除了罚恶司钟馗外,其他三位分别是查察司陆之道、赏善司魏征、阴律司崔钰。他们四人在阴曹地府各司其职也互相合作,被人们称作地府四大判官。罚恶司钟馗是地府四大判官...

  • 扬晓曼
    用户091310 2025年09月13日

    文章不错《崔玉》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