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筓是什么意思

冠笄guàn jī:古代成年礼。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达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男子已经成人,可以结婚成家了。笄指笄礼,又称结发、加笄,是女子达15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女子已届婚龄。

引证解释

1、指固定冠的簪子。?

《宋史·礼志十八》:“冠笄、冠朵、九翬四凤冠,各置于盘,蒙以帕。”

2、指古代男女成年时分别举行的冠礼、笄礼。

《礼记·乐记》:“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郑玄注:“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

3、指成年男女。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八:“戴名世大逆,法至寸磔,族皆弃市,未及冠笄者,发边。”

清·昭连《啸亭杂录·满洲嫁娶礼仪》:“满洲世族,罕有指腹定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问。”

4、梳头戴帽,指僧尼还俗。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五:“ 后主 曰:‘僧尼犯*,使其冠笄。’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礼佛自忏。”

扩展资料:

形容年纪的词语:

垂髫

拼音[ chuí tiáo ]

解释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所以称幼童或童年为垂髫。髫(tiáo):小儿下垂的头发。

总角:

拼音[ zǒng jiǎo ]

解释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幼年: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及笄:

拼音[ jí jī ]

解释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弱冠:

拼音[ ruò guàn ]

解释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进入二十岁后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名。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花甲:

拼音[ huā jiǎ ]

解释古以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六十为一循环,有六个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此一循环,称周甲,又称花甲。古以此法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后用“花甲”指六十岁:年逾花甲。

古稀

拼音[ gǔ xī ]

解释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用“古稀”指七十岁:古稀之年。

耄耋

拼音[ mào dié ]

解释指老年;高龄(耋:七八十岁的年纪):耄耋之年。寿登耄耋。

笄的读音为jī。

1、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发~;弁~。

2、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及~;~年。

笄组词:

笄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笄,古代女子十五岁加笄。笄冠指刚成年的时候。

簪笄:即簪子。参见“簪子”。

及笄年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笄岁:女子十五岁。谓及笄之年。

笄造句:

1、破门而入的显然是个少女,瞧来及笄年华,一头乱发活像逃难十年,脸蛋倒是清秀,却被过多的粗鲁给掩盖,要她手上有把大刀,旁人定会猜她是否在梁山落草。

2、一由家传户晓戏曲改编而成的民间故事:花木兰凌波,及笄之年,精武艺,能织布。

3、那少女及笄年华,一张圆圆的鹅蛋脸,眼珠子黑漆漆的,周身透着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

4、女子妙龄十五,及笄年华,长相俏皮可爱,身着一身狐裘,顶上是吊坠头圈,头圈上镶满珠宝,有着塞外部落贵族少女的气质。

5、及笄年华凤冠霞帔妍妆俏,喜鹊挂枝红烛照。

本文来自作者[萨筱萌]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8954.html

(22)
萨筱萌的头像萨筱萌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萨筱萌的头像
    萨筱萌 2025年09月09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萨筱萌”

  • 萨筱萌
    萨筱萌 2025年09月09日

    本文概览:冠笄guàn jī:古代成年礼。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达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男子已经成人,可以结婚成家了。笄指笄礼,又称结发、加笄,是女子达15岁时举...

  • 萨筱萌
    用户090908 2025年09月09日

    文章不错《冠筓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