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明月照沟渠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原文: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翻译:我本将我的一片诚心向着明月,奈何明月却照亮着沟渠。表示心里属意的对象并不喜欢自己或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落花想要随着流水一同漂流,奈何流水却没有留恋落花的心思,比喻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

诗句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人生哪有完美,也没有持久的快乐,人生的道路上,大部分时间是不如意,只有偶然间的快乐,只有刹那间的芳华,能让我们留下点嘴角拉起微笑的记忆。——生命终究抵不过繁华落尽曲终人散!

原句应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

全诗如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故事简介:

《琵琶记》,元朝末年高明(即高则诚)所作的一部著名南戏,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但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变为了全忠全孝。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这“三不从”是高明重点刻画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关目。

故事意义:

表明封建社会忠孝难以两全,在“全忠全孝”的同时又有一定批判;

在宣传封建道德时,对于当时的黑暗现实也有所批判,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如牛丞相的专横,地方官的腐败。

作品地位:

《琵琶记》的文学成就,大大超过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作品。高则诚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把戏文的剧本创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杰出作家。他在南戏发展史上的地位颇似杂剧发展史上的关汉卿。《琵琶记》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不只影响到当时剧坛,而且为明清传奇树立了楷模。所以,过去把它称为“南戏之祖”。

本文来自作者[访波]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7134.html

(139)
访波的头像访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访波的头像
    访波 2025年09月06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访波”

  • 访波
    访波 2025年09月06日

    本文概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原文: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 访波
    用户090610 2025年09月06日

    文章不错《奈何明月照沟渠》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