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其他说的很对,但是我觉得电脑似乎不是像他说的这么松。
我也是贝壳的,也是计通学院,我们那会还叫信息工程学院,当时大一明令禁止不许带电脑,不许参加社团。导员会隔三差五的突击检查宿舍,没收电源线不说还会找你谈话。那会要想上网要么去网吧,要么偷偷找有电脑的同学,锁好门,关上灯做贼一样上一会网,非常麻烦。
院跟院不一样,不过计通学院管的还是比较严的。
男生女生一起,上床下桌,一体式的,有储物柜和面前的一些杂物台,反正住宿条件算大学里面比较好的了。但是!没有独立卫浴,不过好在卫生间和浴室都在楼道内,公用的,不用出楼,冬天会比较好。而且宿舍比较挤,放了上床下桌之类的就没有别的空间了,摆不下其他家具也没法做一些运动,呼啦圈都转不起来。
清真食堂楼上已经说了在鸿博园三层,伙食怎么说呢,非常便宜,炒饭女生4块就能吃饱还送汤,但是做的真心不咋样,如果想吃好吃的会比较贵,看自己情况啦,如果有条件可以天天吃香锅~
另外你一进学校就会有各种人给你发送餐广告的,送到宿舍楼下自己去拿,一般10-15一份,外面做的会很好吃,在宿舍等着也比较省事,就是稍微贵一些,集体订还送饮料。
总之北科真的属于学风严谨的学校,管的很多,很严,什么都跟学习挂钩,学习不好(真的不是差,只是不好就不行,好多要求30%以内)参加不了社团,选不了干部,评不了优,进不了学生会,入不了党。课程分数也卡的很死,别的学校加权90分以上的一大堆,北科上了90你就能拿人民特了,像今年计算机,信息安全这些专业保研都保到78分了,分压的真的很低。不过你们通信似乎学霸云集,保研线超级高,最低86,比信安第一都高,当然,可能值是我们这届是这样,不用太担心!
总之努力吧!送你一句话,在北科,一切都跟学习挂钩!好好学习才是王道。
您能给我发一份北科卓越计划的详单吗?
北科最最受欢迎的老师当然是文法学院的李怡老师啦。优雅美丽有气质,超级有学生缘啊啊啊啊!李怡老师是科大连续好几年的“我爱我师——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获得者””
李怡老师是北京科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的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以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任职以来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获得了很多省级奖项。是北科很多学生心目中最平易近人,博古通今的老师。
每次选课的时候李怡老师的选修课都爆满,转发杨超越都抽不到的那种。学校的各种活动也经常邀请李怡老师演讲,每次到这种时候都座无虚席,还有给李怡老师表白的学生呢!
李怡老师不仅在中国文化史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人际沟通与交流、旗袍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深的研究。我有幸参加了李怡老师出席的两次活动。一次是女生节的讲座活动,现场访谈学校的女神教师,共同追忆她们的成长之路,其中李怡老师的分享让我感受很深刻,她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又富有哲理的人生小课堂;
另一次就是李怡老师作为嘉宾参加的名师面对面活动啦!李怡老师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联出发,以中国传统服饰——旗袍为载体,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用她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从容自信的人格魅力,俘获了无数学生的心。
如果要蹭一节北京科技大学的课,首选一定是有人格魅力、平易近人的李怡老师!
北京科技大学是985吗
关于选拔2010级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知
[ 发文: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1-04-15 16:00:34 | 浏览次数:2757 ]
校教发2011 12 号
北京科技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高校。根据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计划选拔一批基础好、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体系进行学习。
根据校发[2010]99号《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特制定选拔2010级本科生进入“卓越计划”学习的办法。
一、培养管理模式
1. 采用“4+2.5”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学生在6.5学年中校内外实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学年,并在此期间完成相应的学士或硕士论文。
2. 所有进入“卓越计划”的学生,纳入高等工程师学院统一管理。
3. 采取“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能进能出”的学生流动机制,不符合“卓越计划”培养要求的学生根据分流办法转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
二、招生专业及人数
本次面向2010级本科学生共招收140人进入“卓越计划”进行培养,其中: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采矿工程方向)(专业编号A)招收20人,设一个教学班;
冶金工程专业(钢铁冶金方向)(专业编号B)招收40人,设二个教学班,每班20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方向)(专业编号C)收40人,设二个教学班,每班20人;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冶金机械方向)(专业编号D)招收40人,设二个教学班,每班20人。
三、激励政策
1. 进入“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不低于80%。
2. 大部分学生可以免试进入“卓越计划”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阶段学习(须通过保研资格审核)。
四、报名条件
1.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无违规违纪记录。
2.有致力于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的志向。
3.专业排名50%以内(含50%)的在校本科学生,无不及格课程。
4.对于科技创新成绩优秀、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排名可适当放宽。
五、选拔方式
1.报名:理工类在籍本科学生均可报名。需填写《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选拔申请表》、《北京科技大学学生转专业申请审批表》,并且登陆本科生教务管理系统上的“网上申请”模块进行预报名。
2.审查:由工程师学院进行初步审查,本着“择优录取,本专业优先”的原则,按招生人数的1.5倍确定面试人员名单。
3.面试:考核包括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委员会负责选拔工作,确定入选名单。
4.入选名单上报教务处,经批准后按校内转专业办法办理相关手续。
5.学生必须如实填写报名表,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取消录取资格,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六、时间安排
1.本学期10周起,学生开始申请。同时工程师学院接受学生咨询(电话:62334029)。
2.本学期第12周周三前(5月11日),学生将申请材料送交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并将申请材料电子文档发到工程师学院,文档命名方式:学号_姓名_报考专业编号。邮箱:gcsxy@ustb.edu.cn
3.本学期第12周周三(5月11日),学生所在学院将申请学生的《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选拔申请表》(一份),《北京科技大学学生转专业申请审批表》(一份)及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选拔情况汇总表》,送交工程师学院办公室(原工程训练中心西区,203室)。
4.本学期第12周周五(5月13日),确定并公布参加面试考核学生名单。
5.本学期第13周(5月16日~5月20日),组织面试。
6.本学期第14周,工程师学院将《北京科技大学学生校内转专业接收情况总表》、《北京科技大学学生转专业申请审批表》(三份)报送教务处审批。
7.本学期第15周,公布审核结果。
8.本学年小学期,拟录取学生完成工程师学院小学期实习实践课程。
9.下学期第1周,拟录取学生到高等工程师学院报到并办理相关手续。
七、本通知解释权归高等工程师学院。
北科大卓越计划2010级选拔咨询问题分类汇总
学院概况
1.高等工程师学院是下属于北京科技大学的一个学院?
答:高等工程师学院是2010年9月17日北京科技大学专门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行工程型精英人才培养成立的新学院,和新成立的数理学院、化生学院、自动化学院、计通学院性质级别一样,区别于天津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
2. 高等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有何不同?
答:a) 高级工程师是中国专业技术职称工程类中的高级职称(职称改革后称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也是工程类技术职称最高职称。我们平常所说的“高工”指的就是“高级工程师”。b) 高等工程师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方向,强调培养高层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人才。
3. 教育部对本次计划的重视程度?此计划对以后就业是否有利?
答:2011年教育部1号文件为《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了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重视培养创新实践和工程能力,重在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避免传统教学的纸上谈兵,眼高手低,适合企业的工作需求。相关文件可上网检阅。
4. 请问高等工程师学院怎么收费?
答:高等工程师学院学费和原专业一样,学校没有任何额外收取的费用。
5. 进入卓越培养计划后,能否选择退出?
答:a) 可以选择退出。
b) 在“卓越计划”专业学习期间,主观不想继续接受“卓越计划”培养的或出现不适合继续参加“卓越计划”学习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
招生选拔
1. 请问哪些学生是不适合进入卓越计划学习的?以及能进能出中的进该如何“进”?
答:
a) 职业理想不是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学习自律能力的同学不建议进入卓越计划学习。
b) “进”方式有:
⑴ 每年择优进行相应补充选拔;
⑵ 大一、大二的校内选拔(转专业)
⑶ 2011级后高考及全国自主招生选拔考试;
⑷ 卓越外本校学生符合保研要求的经考察可以进入卓越计划研究生阶段学习。
2. 是不是可以在大四毕业后再进入卓越计划?换句话,科大本科生可以参加到其他学校卓越计划吗?
答:
a) 学生在具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研究生推免资格选拔的非“卓越计划”学生,可以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卓越计划”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阶段学习。
b) 不同学校卓越计划实施安排不同,我校本科生参加外校卓越计划要根据该校的政策确定,具体请咨询相关院校。
3. 我是冶金专业的,如果进入高等工程师学院,可以转而学习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吗?
答:
a) 可以,本校理工类2010级在籍本科学生均可报名卓越计划内各专业。高等工程师学院本着“择优录取,本专业优先”的原则,按招生人数的1.5倍确定面试人员名单。
b) 理工类专业大一阶段课程相差不大,一般未接触到专业课学习,所以转专业后影响不大。
4. 去年机械学院录取的学生名次大概怎样?
答:
机械学院录取的学生均在年级排名50%以上。
5. 对女生来说是否很有难度,也就是说培养卓越工程师女生是否适合?
答:
巾帼不让须眉,有数据表明中国女工程师数量占全国总工程师人数比例达到36.9%。
09级卓越计划选拔进入高等工程师学院的女生比例占10%左右,欢迎有志于成为卓越工程师的2010级女生加入卓越工程师队伍中来。
6. 现在选拔,一定是要成绩很优秀吗?如果成绩不是非常突出,机会怎样?
答:
(1) 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无违规违纪记录。
(2) 有致力于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的志向。
(3) 专业排名50%以内(含50%)的在校本科学生,无不及格课程。
(4) 对于科技创新成绩优秀、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排名可适当放宽。
7. 双学位同学可否投此计划?
答:
a) 双学位同学可以第一学位转专业参加卓越计划选拔,再申请其他专业作为第二学位,卓越计划专业不能作为第二学位。
b) 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重创新、懂管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前沿和国内外行业发展状况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袖,双学位同学完全符合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
8. 如果不可以,请问明年还有没有对我们10级的招生计划?
答:
⑴ 明年会对10级的补充选拔。
教育培养
1. 卓越的具体课程设置与传统的本科课程有何不同?
答:
卓越工程师课程有以下特点:
⑴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袖必备的综合素质。
⑵ 体现“厚基础”的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夯实数理化基础,加强工程专业基础,并进行配套的课程及教材建设。
⑶ 注重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建立由采矿、钢铁冶金、压力加工、机械与控制、环保与安全、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相关课程组成的钢铁行业课程群,大部分课程单独设立讲台。
⑷ 实施案例教学,结合生产实际,以涵盖各专业方向的典型生产工艺为核心,依据工艺原理、流程、设备、运行管理、技术经济指标等设置系列的典型案例,将专业理论知识融于各案例教学内容中。
⑸ 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工程实践、专业综合实验、工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研究与开发能力。
2. 实践课程的大量增加是否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若有,如何降低因专业知识课程减少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增加单位学期的课程容量吗?
答: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对实践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都留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单位学期内课堂教学强度有所加大,强调卓越特色及课后预习和复习,所以无论是课程压力还是淘汰机制,学生进入卓越计划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 高等工程师学院的师资?
答:
高等工程师学院教师是整合校内工程教育方面的优势资源,从各相关学科领域聘请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从大型钢铁企业聘请资深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
4. 奖学金的类别及申请条件是否与其他学院的相同?
答:
a) 除了享受现有学校已有的各类奖学金,高等工程师学院还和相关企业联系,为院内同学设置了专项奖学金。
b) 进入“卓越计划”的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不低于80%。
5. 如果进入,那么,是否要4+2.5本硕连读?
答:
进入卓越计划后学生可以选择:
⑴ 4年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
⑵ 可以选择院内保研进入卓越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阶段也就是“4+2.5”;
⑶ 考研进入外院或者外校。
境外交流
6. 我校是中欧教育平台高校,本科阶段是否可以去欧洲留学?若可以,以公费还是自费?以交换生形式?“4+2.5”意味着比如亚琛留学就无法申请了是吗?
答:
a) 留学项目主要有欧洲和美洲,目前以自费为主,公费留学及其他形式的非自费留学正在安排中。
b) 高等工程师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袖,十分重视和国外高等工程院校的合作和学生境外交流学习。
c) 在学生出国派遣上高等工程师学院有自己的名额,学生出国机会增多;特地从校国际处聘请专职教师担任外事秘书负责国际合作及学生出国学习事宜,是我校各学院唯一配备外事秘书的学院。
d) “4+2.5”放弃保研后可以申请亚琛留学。
学位学历
1. 本科毕业时和硕士毕业时工程师会发生么证?
答:
a) 本科毕业时颁发工学学士学位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
b) 硕士毕业时颁发工程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 4+2.5后,授予工学硕士还是工程硕士?
答:
卓越工程师毕业之后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3. 如果我现在不进入,研究生阶段再进入,那么这与现在就进入一直到4+2.5的学生客观上在学位证等的结果一样吗?
答:
在学位证结果上是一样的。本科毕业为工学学士,进入卓越硕士研究生培养后获得的学位为工程硕士。
4. 请问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有何优劣?
答:
a) 工学硕士属于学术型硕士,工程硕士属于专业型硕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后获得的工程硕士学位同样有研究生学历毕业证。
b)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进行工程设计、开发应用的工程技术人才。
5. 我听说工程硕士学位再社会上的口碑不如工学硕士,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答:
a) 社会上对工程硕士学位的认可是由于以往单证工程硕士(仅有工程硕士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大多为不脱产学习)的印象造成的。
b) 全日制工程硕士是2009年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由教育部新增的硕士研究生,2010年第一次招生,是弥补学术型硕士的缺陷(学术硕士的尴尬现状在于如果不继续读博而直接参加工作,最终的结果是科研不行,工程实践能力在两年内也没有得到大的提升),实现硕士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弥补应用型硕士的紧缺。
实习就业
6. 全国61所高校同时开展卓越计划,是否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冲击?企业对卓越的认可度是否能达到预期?如何保证这种预期?
毕业后工作问题,进入5个教育部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就业会容易吗?
答:
⑴ 各个高校卓越计划培养的卓越工程师方向不同,定位也不同。首先方向不同:北京科技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钢铁行业高素质创新型工程师和行业领袖的高校。其次定位不同:211高校和一般普通高校的培养的卓越工程师企业规模层次也不同。
⑵ 硬性指标保证:成绩优异(加权分80以上),层层选拔(专业前50%),分流淘汰(不合格就退出),实践能力强(充足的实践安排),以及和企业的针对性(在企业直接培养,对企业已经很熟悉,企业也对学生充分了解,进企业后基本可以直接工作,不需要过渡期)。
北京科技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北京科技大学是985大学。
更多学校信息:
中文名:北京科技大学
英文名: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简称:北科大(USTB)
创办时间:1952年
类别:公办
学校类型:理工类研究型大学
属性:211工程 ,985平台 ,111计划 ,2011计划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所属地区:北京市
知名校友: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郭声琨等
主管部门: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共建)?
主要院系:土资学院、材料学院、经管学院、冶金学院、自动化学院、计通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学院、数理学院、化生学院、能环学院等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学校代码:10008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中心:1个 ,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个
一流学科:材料、冶金、矿业、科技史
所属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扩展资料:
学校文化传统:
校训:求实鼎新
“求实”,意为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客观冷静的研究探求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代表了学校恪守学术规律、追求科学真理的价值取向;“鼎新”,语出《周易·杂卦》“鼎,取新也”,意为树立新的标准、风气等,体现了学校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特征。
“求实鼎新”合并使用,既是对学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光荣传统的传承,也是学校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不断铸就新辉煌的有力宣言,更是对全体北科大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勇担历史重任的激励和号召。
校徽:
新校徽是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图案。外环由北京科技大学中英文名称和建校年份“1952”组合而成;内环以“鼎”为主体造型,嵌入校训“求实鼎新”。
鼎作为“国之重器”,是中华悠久文化的象征和我国冶金科技文明的代表。这一图案生动准确地反映了北科大的学科背景、行业特色和文化根源,体现了学校建校60年来引领钢铁行业发展、支撑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卓越贡献,彰显了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汉语中,“鼎”还具有“鼎力”、“鼎盛”、“鼎新”等正向联想和竭尽全力、团结同心、国家兴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正面引申义,代表了北科大人沉稳刚毅、众志成城、为中华之崛起、奉科技以强国的精神品格。
“鼎”的正中是以小篆体书写的校训,具有鲜明的历史厚重感、文化传承性和视觉冲击力。校徽与校训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仅便于识别和记忆,更能体现和激励全体师生“求实鼎新”的精神追求。
校徽色调为“科技蓝”,与整体设计风格和校训内涵达到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学校坚实深厚的学术底蕴、朴实严谨的治学准则和开放包容的大气姿态。
参考资料:
北京科技大学走出过罗干、刘淇、黄孟复、徐匡迪、范长龙等许多名人。
罗干: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央政法委书记。
刘淇:十六届、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北京市市委书记,原中央文明委副主任,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
黄孟复: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全国工商联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 。
徐匡迪:十五届、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
范长龙: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扩展资料学科建设: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职工总数336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50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814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双聘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双聘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
百度百科——北京科技大学
本文来自作者[寄阳]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960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寄阳”
本文概览:楼上其他说的很对,但是我觉得电脑似乎不是像他说的这么松。我也是贝壳的,也是计通学院,我们那会还叫信息工程学院,当时大一明令禁止不许带电脑,不许参加社团。导员会隔三差五的突击检查...
文章不错《北京科技大学大一可以带电脑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