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给大家带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仅供参考!

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 580201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文理兼收)或同等学历者 学制与学历 三年 专科 就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产品生产、 制造业和自动化行业,以及机电新产品设计单位和管理部门,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与管理工作;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工作;生产工艺自动化设计和自动化改造;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工作;就业岗位群见表1。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行业生产、管理、服务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机电设备的安装与使用、维护、维修,数控加工,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改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懂法守法,诚恳务实,行为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敬业、合作和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英语、计算机和

 企业文化知识等。

 (3)身心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在工作中懂得一定的社交与合作,能适应各种环境。

 2. 知识结构

 (1)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机电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

 (2)专业理论知识:具有机械制图、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及造型的设计、plc和单片机程序的设计、自动机与自动线等专业基础知识。

 3. 专业能力

 (1)具有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能力。

 (2)具有plc和单片机程序设计的能力。

 (3)具有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调试、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4)具有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能力。

 (5)具有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及造型设计能力。

  二、职业证书

 (1)二维cad工程师。

 (2)维修电工证。

 (3)数控铣或加工中心职业证书。

 本专业学生至少获得中其中的一种资格证书才能通过毕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见表

  三、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设置

 开设的思政课及通识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职业习惯等综合素质,专业课程体系。

  (二)核心课程(主干课程)简介

 1. plc控制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低压电器和plc的基本工作原理;plc程序的设计方法及其调试方法;plc程序的仿真方法,并提供对plc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设计和维护的实用信息,组态与变频技术,分析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电气控制,结合工业生产的实例,讲述plc在生产中的应用例子。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掌握plc的编程、调试等技术。

 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原理;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输入/输出与中断技术;存储器的扩展;接口技术的

 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编制单片机应用程序和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3. 机器人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机器人技术和应用的专业课,具体包括机器人的结构、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分析、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编程语言、机器人的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具备机器人编程、安装和维修的能力。

 4. 数控原理与编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及编程规则;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基本操作;直槽、圆弧槽的编程与加工;加工中心的编程技巧;数控车床基本操作;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简单轴类零件、成形面零件、螺纹的编程与加工。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类型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

 5. 自动机与自动线

 本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机械的模块化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选型方法、自动机械的结构组成、输送;自动上下料系统、分隔与换向机构、定位与夹紧机构;典型直线运动部件;典型传动系统;自动化专机及自动化生产线的节拍设计原理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动线工作原理,并能设计简单的自动化生产线。

  (三)主要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报告三个大环节,实践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在企业实习时,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员工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共建共用”长效机制,建立稳定、合作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毕业标准及学分要求

 毕业生最低毕业学分:134,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26,专业必修课学分:66,专业选修课学分:7,实践必修课学分:30,公共选修课学分:5。

;

国家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给出宝贵意见

高校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是通过与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创新,构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下是具体的参与方式:

1. 建立“试验区”在参与计划实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内建立“试验区”,作为计划实施的载体。“试验区”可在高校已试办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的试点学院基础上加以完善,也可设在学校的其他院系

2. 改革教育教学**

参与计划的高校需要在教师编制、教师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对参与计划的教师给予政策保障,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投入拔尖人才培养 。同时,高校还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中,优化评价选拔机制,充分尊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

3. 加强与各方合作**

高校需要与其他教育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6所试点高校陆续发布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这项高校招生改革试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旨在建立健全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有效机制

4. 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高校需要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评价机制,以多维度、多层次、多要素的评价指标遴选、招收拔尖创新人才,并据此进行培养,衡量培养成效。

总的来说,高校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需要从体制机制、教育教学、人才选拔、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对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有:

1、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是好事,但是更希望不只是发一张文凭或学历证书,宽进严出,学到真的本事,让人才是真才实学,能用之于工作和社会。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实验实习与考工取证相结合。简化理论、增强实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3、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4、面向行业和特定人群,开展提升职业能力的继续教育。

5、探索“六网融通”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等。?

扩展资料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

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本文来自作者[宛易]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887.html

(17)
宛易的头像宛易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宛易的头像
    宛易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宛易”

  • 宛易
    宛易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给大家带来大学生人才培...

  • 宛易
    用户080510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