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有哪些名人

历史名人

梁 肃:安定(今甘肃省泾川)人,唐代文学家,官至右补阙、太子侍读、翰林学士等职。

梁 颢:郓州须成(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官至右司谏。

梁 楷: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南宋画家,擅画人物、山水、道释和花鸟。

梁 兴:平阳(今山西临汾南)人,南宋抗金义军首领。

梁 储:字叔厚,又字藏用,号厚斋,晚号郁洲,景泰四年(1453年)生于顺德石垦堡(1950年后划入南海县平洲区)。梁储自幼聪明过人,曾到大学者陈白沙门下求学。21岁中举,25岁上京应考得中会元,殿试被点为传卢(居状元、榜眼、探花之后)。从政四十年,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一度出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为官正派,敢于直谏。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皇帝朱厚照,受人怂恿,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命梁储起草《策封威武大将军敕》梁储认为自悖乱之举,拒不从命,在梁储冒死泣谏下,草敕的事不了了之。嘉靖六年(1527年)梁储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朝廷追赠为太师,谥“文康”。

梁令瓒:蜀(今四川省)人,唐代画家、文学家。

梁丘贺:琅邪诸(今山东省诸城)人,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

梁师都:夏州朔方(今陕西省靖边北白城子)人,隋朝任鹰扬郎将,隋末发动农民起义,在朔方称帝,国号梁。

梁红玉:楚州(今江苏省淮安)人,南宋名将韩世忠之妻,我国古代杰出的女军事家,在抗金斗争中,多次立功,被封为安夫人、扬国夫人。

梁辰鱼:昆山(今属江苏省)人,明代戏曲家,创作了以昆腔演唱的《浣纱记》,对昆腔的发展和传播有很大影响。

梁佩兰:南海(今属广东省)人,清代文学家。

梁诗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东阁大学士,官至礼部、刑部、户部、吏部侍郎,兵部、工部尚书。

梁章钜:福建省长乐人,清代文学家。

梁同书: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书法家,笔力苍劲,与同代的翁方纲、刘墉、王文治齐名。

梁国治: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清代书法家,任职军机大臣。

梁化凤:陕西长安人,清代任职江南提督。

梁士诒:广东省三水人,曾任职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兼交通银行总理,后出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梁启超:广东省新会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与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倡导维新变法。其学识渊博,所著被辑为《饮冰室合集》。

梁实秋:北京市人,现代文学家,著有《雅舍小品》、《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等作品。

梁方仲:广东省人,历史学家。

梁思永:上海人,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之子。

梁思成:上海人,现代建筑学家。

富井政章是谁

刘备:糜贞,甘倩,刘禅,刘理,刘莹

关羽:关兴,关索,关风,关平

张飞:夏侯涓,张苞,张莺莺,张燕燕

赵云:赵统,赵广,赵葳

黄忠:黄舞蝶

马超:芙蓉,马琳

诸葛亮:黄月英,诸葛瞻,诸葛芸

姜维:姜霞

关兴:关统

吕布:吕雯

文丑:文蕊

马腾:马超,马岱,马铁,马休,马琳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病死于军中,时年54岁。

诸葛瞻,字思远,亮子,行都护卫将军。临阵战死,时年37。

诸葛尚,瞻长子。与父亲一起战死涪城。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均,亮弟,长水校尉。

诸葛乔,字伯松,瑾次子,驸马都尉。

诸葛攀,乔子,行护军翊武将军。

诸葛显,攀子。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前将军,假节钺,壮缪侯。被东吴偷袭兵败被杀。

关兴,字安国,关羽子,侍中、中监军,壮缪侯。

关统,兴子,官至虎贲中郎将,壮缪侯。

关彝,兴庶子,彝壮缪侯。

关平,羽义子。与关羽一起被杀。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桓侯。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

张苞,飞长子,桓侯。

张遵,苞子,尚书。

张绍,飞次子,侍中、尚书仆射,桓侯。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威侯。

马岱,马超弟,平北将军,陈仓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后将军,刚侯。

黄叙,忠子。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镇军将军,顺平侯。

赵统,虎贲中郎,督行领军,顺平侯。

赵广,牙门将。随姜维出征沓中,临阵战死。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司马徽称他为南州士之冠冕。军师中郎将,关内侯。围攻雒县,为流矢所中,时年36。

庞宏,字巨师,统子,涪陵太守。

庞林,统弟,荆州治中从事。随黄权投魏。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尚书令、护军将军,翼侯。

法邈,关内侯,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善于评价人,太傅。

许钦,靖子。

许游,钦子,尚书。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外孙,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

陈裕,祗子,黄门侍郎。

吕义,字季阳,南阳人,尚书令。

吕辰,义子,成都令。

吕雅,义次子,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安汉将军。

麋威,竺子,虎贲中郎将。

麋照,威子,虎骑监。

麋芳,字子方,东海人,南郡太守。降吴。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从事中郎,秉忠将军。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昭德将军。

伊籍,字伯机,山阳人,昭文将军。

秦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大司农。

夏侯纂,广汉太守。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掌军中郎将。

董允,字休昭,和子,侍中守尚书令。

董宏,允孙,晋巴西太守。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尚书令。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马良眉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其兄弟五人被称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左将军掾,夷陵之战中阵亡,36岁。

马秉,良子,骑都尉。

马谡,字幼常,良弟,为人言过其实,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街亭之战失误,被斩,39岁。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卫尉,城阳亭侯。

陈济,震子,城阳亭侯。

孟达,字子敬,宜都太守。

彭漾,字永年,广汉人,阳江太守。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长水校尉。被流放汶山郡。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骠骑将军,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因误军机流放梓潼郡。

李丰,严子,朱提太守。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固陵太守,都乡侯。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孔明死后与杨仪不和被杀。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有才干,丞相参军长史,绥军将军。因不满地位被流放汉嘉郡,自杀。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梓潼太守、裨将军。

霍弋,字绍先,峻子,监军、翊军将军,建宁太守。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王山,连子,江阳太守。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左将军,显明亭侯。

向条,朗子,御史中丞。

向宠,朗兄子,中领军。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阵亡。

向充,宠弟,射声校尉、尚书。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辅汉将军,领留府长史。

张毣,裔子,三郡守、监军。

张郁,毣子,太子中庶子。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黄元素,汉嘉太守。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谏议大夫。惧罪降魏。

王冲,广汉人,牙门将。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谏议大夫。

五梁,字德山,犍为南安人,习儒学,谏义大夫、五官中郎将。

周群,字仲直,巴西阆中人,儒林校尉。

张裕,蜀郡人,善相,州后部司马。

杜琼,字伯瑜,蜀郡成都人,精通究安术,左中郎将、大鸿胪、太常。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善郑氏学,学士。

许勋,慈子,博士。

胡潜,字公兴,学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之族。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

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来歙后代。父来艳,汉朝司空。官至执慎将军。

来忠,敏子,博览经学,参军。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通诸经史,大中大夫。

尹宗,默子,博士。

李撰,字钦仲,梓潼涪人,中散大夫、右中郎将。

陈术,字申伯,汉中人,博学多闻,著《释部》七篇,《益部耆旧传》,《志》,三郡太守。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中散大夫。

谯熙,周长子。

谯贤,周次子

历史上姓车的名人有哪些

富井政章

富井政章(とみいまさあきら、1858年10月16日(安政5年9月10日)-1935年(昭和10年)9月14日)日本法学家、教育家、日本民法典的起草者之一。法学博士,帝国学士院会员。历任帝国大学法科大学(现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帝国大学法科大学长、贵族院_选议员、枢密顾问官等职。法典调_会民法起草委员。和_法律学校(现法政大学)校长。京都法政学校(现立命馆大学)初代校长、立命馆大学初代学长。正二位·勋一等·男爵。

中文名:富井政章

外文名:とみいまさあきら

国籍:日本

民族:大和

出生地:山城国京都武者小路通新町

出生日期:1858年10月16日(安政5年9月10日)

逝世日期:1935年(昭和10年)9月14日

职业:教育家、法律家

毕业院校:东京大学、里昂大学

主要成就:学理民法学的奠基人

起草明治民法

促成现行日本刑法的成立

代表作品:《民法总论》、《民法原论》

位阶:正二位

勋等:勋一等旭日桐花大绶章

爵位:男爵

公职:日本贵族院议员

公职:枢密顾问官

学位:法学博士

人物简介

其父是圣护院宫侍富井政恒。明治7年(1874年)入东京外国语学校学习。明治10年赴法国私费留学,明治1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归朝,明治18年任东京大学教授。民法典论争之际主张延期施行旧民法和旧商法,后任法典调_会主_委员,与穗积陈重、梅谦次郎同为编纂明治民法的核心人物。明治24年敕选贵族院议员。明治33年以后任京都法政学校初代校长、和_法律学校校长。明治36年为“七博士”之一,向当时的首相桂太郎提出对俄强硬论之主张的建议书。大正7年(1918年)起任枢密院顾问官、常设仲裁裁判所裁判官等职。他是法国法学派的中心、学理的民法学之奠基人,长期以民法界之长老活跃于日本学界。但他后来转向批判法国法学,高度评价德国法学,是明治后期受德意志的影响而繁荣民法学的先驱者。他所编著的《民法原论》与梅谦次郎所著的《民法要义》被作为立法者之民法理论的重要文献。著有《刑法论纲》、《民法论纲》等。

人物生平

早年

1858年10月16日(安政5年9月10日)生于山城国京都武者小路通新町(现在京都府京都市),是京都圣护院宫侍富井政恒的长子。少年时在京都中学、官立京都_学校读书。1874年(明治7年)进入旧制东京外国语学校(今东京外国语大学)学习。1877年(明治10年)5月私费赴法国留学,在法国里昂的东洋博物馆勤工俭学期间,进入里昂大学攻读法学,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奖学金进修博士课程,以优异成绩取得法学博士等三个法学学位后毕业(博士论文是《罗马法和法国法中对不支付价款的买主的解除权》)。1883年(明治16年)4月归国。

法学者

1883年(明治16年)11月8日任私立东京法学校(现法政大学)讲师。1884年(明治17年)2月5日任东京大学法学部讲师,同年8月15日兼任太政官制度取调局御用挂。1885年(明治18年)8月22日任东京大学教授。1886年(明治19年)3月6日任帝国大学法科大学(现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同年3月18日任第二回中学校师范学校教员免许学力试验委员。同年4月10日叙奏任官三等、下赐上级俸。同年12月2日任私立法律学校监督委员,派驻明治法律学校(现明治大学)。

1887年(明治20年)10月4日任文官试验(公务员考试)委员。1888年(明治21年)6月7日依据《学位令》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1890年(明治23年)2月21日任帝国大学法科大学教头心得(代理教育长)。同年3月4日任帝国大学评定官。同年10月20日任文官高等试验临时委员。1890年(明治23年)12月23日叙奏任官二等、下赐下级俸。同年12月27日兼任法科大学教头,叙奏任官二等。1891年(明治24年)12月22日——1918年(大正7年)4月24日任帝国议会贵族院_选议员。1892年(明治25年)10月7日任民法商法施行取调委员。1893年(明治26年)3月30日任法典调_会民法起草委员,参与起草、编纂日本民法典。同年4月13日任法典调查会主查委员,对商法、民事诉讼法的起草发挥了主导作用。同年9月11日——11月7日负责民法学第一讲座。同年12月26日叙高等官四等。

法学界长老

1895年(明治28年)10月12日补帝国大学法科大学长(校长)。1896年(明治29年)1月28日任法典修正案政府委员。同年1月31日升叙高等官三等。同年11月11日升叙高等官二等。1897年(明治30年)5月7日赴法国巴黎参加万国东洋学会会议,并赴英国、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作学术访问。同年6月26日依愿免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长。1898年(明治31年)6月29日归国,担任民法学第一讲座负责人。1900年(明治33年)6月5日兼任私立京都法政学校(现立命馆大学)第一代校长。1900年(明治33年)6月29日升叙高等官一等。1900年(明治33年)10月兼任私立和_法律学校(现法政大学)校长。1902年(明治35年)3月31日免法典调查会委员。同年9月17日依愿免本官。

1903年(明治36年)3月7日依《帝国大学令》第十三条,敕旨授以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称号。1906年(明治39年)9月14日依《帝国学士院规程》第二条,以敕旨任帝国学士院会员(院士)。1907年(明治40年)5月27日任法律取调委员。1908年(明治41年)7月任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讲师嘱托,担任民法学第一讲座。1916年(大正5年)3月22日任宫内省御用挂。同年11月7日任帝室制度审议会委员。1917年(大正6年)5月9日任内大臣府御用挂,赐敕任官待遇。1918年(大正7年)4月18日——1935年(昭和10年)9月14日任枢密顾问官。1918年(大正7年)7月10日法科大学讲师嘱托解任。1918年(大正7年)10月26日任常设国际仲裁裁判所(常设国际仲裁法院)裁判官。1919年(大正8年)7月9日任临时法制审议会委员。在此期间参与审议《凡尔赛条约》缔结案、《陆军治罪法和海军治罪法修正案》。1924年(大正13年)4月8日任财团法人日法会馆副理事长、创立委员。1926年(大正15年)10月28日特旨列入华族,依功勋叙爵为男爵。同时依愿免宫内省御用挂兼内大臣府御用挂。

1927年(昭和2年)8月31日任私立立命馆大学第一代学长。1927年(昭和2年)12月19日任文政审议会委员。1928年(昭和3年)7月7日任王公族审议会审议官。1928年(昭和3年)10月12日任民法改正调查委员会主查委员长、民法改正案起草委员长,主持日本民法典中的亲族法和相续法的修改工作。1929年(昭和4年)5月13日任法制审议会委员。1931年(昭和6年)9月22日任行政裁判法及诉愿法改正委员会临时委员嘱托。同年12月12日补任议定官。1934年(昭和9年)任日法会馆理事长。1935年(昭和10年)9月14日在东京府东京市牛_区药王寺町(现东京都新宿区市谷药王寺町)宅邸病逝,享年76岁。

思想观点

在明治民法典论争中,旧民法是布瓦索纳德等人参考法国民法典所起草的,由于对德国民法典的研究并不充分,富井政章与穗积陈重共同推动延期派,与断行派的梅谦次郎对立。富井政章在日本贵族院的演说发挥了重大作用,议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延期实施的议案,但最终这部法典的延期实施也未能实现。这部民法典史称“旧民法”。其后,明治政府立即成立法典调查会,委任梅谦次郎、富井政章、穗积陈重三位帝国大学的法科教授为起草委员,开始在“旧民法”的基础上编纂新的民法典。法典调查会历时五年,于1898年完成新民法典的全部编纂,并经议会通过,于1898年7月16日投入正式实施。这部民法典被称为明治民法,该民法典经多次修正,至今仍在使用。

富井政章的主张不同于穗积八束所主张的“民法出,忠孝亡”,并非基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而是站在学者的立场上,认为以错综复杂的《讲义录》为体裁的法典如果实施,将重复法兰西注释法学派的老路,从而阻碍学术进步。法典应该适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而不应该被当做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政治工具,因此主张慎重论。

富井政章的立场异于断行派的梅谦次郎,与梅对于普鲁士民法所代表的细目网罗型·讲义录形式型的法典怀有强烈的反感态度不同,富井在新民法中,力主比既存的法典草案更为简洁的起草宗旨。

富井政章在民法起草中基于学者的立场以慎重为宗旨,站在了向法律实证主义·德国法一边倒的立场上,与站在实务的立场上以迅速为宗旨、倾向于自然法论·法国法的梅谦次郎对立。富井政章与穗积陈重都是将德国法研究引入日本的先驱者。然而,在起草旧民法的当时,德国法的思想一直没有进入日本,富井政章本人也不同于穗积陈重、梅谦次郎,他从未有过留学德国的经历。在此之前,他并没有特别坚持德国法之思想的主张。然而,富井政章的副手、民法起草辅助委员仁井田益太郎精通德语,通过对德国民法第一、第二草案的翻译实现了德国法之思想的消化,使“近世法典中之完璧”之称的德国法在民法制定中成为一股趋势,从而开创了在日本民法学中以德国法解释的开端。此外,他在法典调查会的发言中还论及伯恩哈特·温沙伊特、海因里希·邓恩伯格的体系书,据推测也是读过了这些著作的法文译版。

明治民法的编纂并非是抛开“旧民法”、重新制定一个全新的民法,而是以“旧民法”为基础,通过对“旧民法”进行一定修正而创立新民法。明治民法的基本骨架来自“旧民法”,“旧民法”主要仿照法国民法而制定,而明治民法不过是参照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对“旧民法”进行修正而已。对明治民法和“旧民法”之间的承继关系,许多日本法学者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富井政章也认为,明治民法以“旧民法”和法国民法典为母法,同时更多地参酌富有最新民法学成果的德国民法典草案。此外,富井政章的辅助员仁井田对明治民法的起草委员在对“旧民法”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在哪些地方沿用“旧民法”进行研究,并得出“‘旧民法’具有相当影响”的结论。

另外,富井政章直视日本国情的实际,认为对沿革法、比较法的研究准备不足,其要点应简明扼要地供法官运用,这是他在法典论争中的一贯主张,其著作《民法原论》也体现了他的这一学风。

富井政章长年担当东京帝国大学的民法讲座,之后其弟子鸠山秀夫(鸠山和夫之子、鸠山一郎之弟)继承其衣钵,建立了东大民法学阀的基盘。富井的讲义以条理分明、简洁扼要著称,条文好像都能全部默记下来。

富井政章早年在留学时期勤勉刻苦钻研学问,虽然体弱多病,但由于注重健康养生,是民法起草三博士中最长寿的一位。但他的慎重则是性格使然,相对于梅谦次郎编著的《民法要义》仅仅在五年之内就全部完成,富井的《民法原论》中的债权总论上卷用时旷日持久。

晚年的富井政章与穗积重远男爵(穗积陈重之子)共同主持民法改正,修改日本民法典中的亲族法和相续法,这项工作后来由于战争而中断,战后由中川善之助、我妻荣接手完成。

在刑法领域,富井政章与古斯塔夫·埃米尔·布瓦索纳德的弟子宫城浩藏所代表的法兰西新古典法派·折衷主义对立,批判其不能适应犯罪激增的社会情势,最早提出主观主义的新派刑法理论的主张。他的理论,是以社会防卫论为基础,实行严刑峻法的主观主义,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现行刑法(日本刑法典)的成立。

日俄战争前夕,富井政章鼓吹开战论,作为七博士之一参与“七博士建白事件”,他与水户宽人、小野冢喜平次、高桥作卫、金井延、寺尾亨、中村进午联名上书内阁总理大臣桂太郎和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七博士意见书》),批判桂内阁的“软弱外交”,称“失去满洲、朝鲜,将危及日本的防御安全”,要求沙俄完全撤出满洲,敦促政府采取对俄武力强硬路线。意见书相继刊登在东京日日新闻和东京朝日新闻上,引起舆论巨大反响,在社会上掀起狂热的战争情绪。

荣典

1885年(明治18年)9月16日-从六位;

1892年(明治25年)2月29日-正六位;

1896年(明治29年)3月30日-从五位;

1896年(明治29年)12月21日-正五位;

1896年(明治29年)12月22日-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军官勋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97年(明治30年)12月28日-勋四等瑞宝章;

1898年(明治31年)6月29日-勋三等旭日中绶章、金杯一组;

1900年(明治33年)8月20日-从四位;

1901年(明治34年)9月20日-正四位;

1903年(明治36年)5月21日-金杯一组;

1913年(大正2年)12月27日-勋二等旭日重光章;

1919年(大正8年)6月28日-勋一等瑞宝章;

1919年(大正8年)9月29日-金杯一组;

1920年(大正9年)9月7日-金杯一组;

1921年(大正10年)5月30日-金杯一组;

1921年(大正10年)8月20日-从三位;

1922年(大正11年)3月8日-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大军官勋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926年(大正15年)6月23日-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1926年(大正15年)9月1日-正三位;

1926年(大正15年)10月28日-男爵;

1927年(昭和2年)3月15日-御纹付银杯;

1928年(昭和3年)4月21日-金杯一组;

1928年(昭和3年)11月10日-大礼纪念章;

1931年(昭和6年)3月20日-帝都复兴纪念章;

1931年(昭和6年)9月15日-从二位;

1934年(昭和9年)3月1日-建国功劳章(伪满洲国);

1935年(昭和10年)9月14日-正二位、勋一等旭日桐花大绶章。

著作

富井政章著有《Droitromain:desdroitsduvendeurnonpayé;Droitfran_ais:dudroitderésolutionduvendeurnonpayé》、《法学纲论》、《代理法讲义》、《契约法讲义》、《契约外债务》、《刑法论纲》、《民法论纲》、《损害赔偿法原理》、《民法总论》、《民法原论》、《债权总论》、《债权各论》、《物权法讲义》、《代理法讲义》等。译著《法译日本帝国民法典》。

车顺 :车千秋子,西汉大臣。

昭帝元凤四年嗣侯。

官云中太守。

宣帝时,以虎牙将军击匈奴,坐诈增虏获,自杀。

车胤 :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人,东晋大臣。

初辟从事,后迁征西长史,以博学显于朝廷。

累迁丹阳尹、吏部尚书,后因得罪专权的司马元显,而被逼自杀。

车路头 :代(今山西大同北)人,北魏大臣。

官至散骑常侍,赐爵金乡公,后改宣城公。

每至评狱,常献宽恕之议,以此见重于朝。

车似庆 :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宋代学者。

潜心理学,隐居乐道,年已及耄,读书犹至夜半。

释经评史,榷古商今,迥出新意,自成一家之言。

有《五经论》、《闲居录》等。

车安行 :车似庆侄,宋代诗人。

认为“圣贤穷达,自关世道”。

工诗,有《镂冰集》。

车若水 :车似庆孙,宋代学者。

工古文与诗,无意仕途。

有《宇宙略记》、《世运录》、《道统录》、《玉峰冗稿》、《脚气集》。

车垓 :车安行从子,宋代经学家。

度宗时以特科授迪功郎、浦城尉,不赴。

精于经学,尤深于《礼》,与从兄车若水并传安行学。

有《内外服制通释》。

车宁 :福建闽县人,明代大臣。

性坦宕无私,有谋略,博学强记。

正统间进士,历户、工两部主事、湖广参议、广东参政、广西左布政使。

抚谕少数民族,辖境安宁。

车霆 :山西离石人,明代大臣。

性质直,不拘小节,成化间进士。

曾任平凉知州,治政尚严,宗室不能干以私。

后累迁都御史,巡抚宣府。

车会融 :原籍南京凤阳府朱家巷人,明代大臣,官至都御使,夫人罗氏。

后因夫人罗氏发病扯坏朝服,被累及降为知县,后来皇帝念其功劳及清廉,追封为奉议大夫,夫人罗氏诰封太宜人。

车舆 :车会融长子,明代大臣,历任工部主事,户部郎中,荣封奉议大夫,夫人刘氏,荣封五品宜人。

车大任 :湖广邵阳(今属湖南)人,明代官吏。

万历进士,历南丰知县,官至浙江参政,所在有嘉誉。

著有《萤囊阁正续集》。

其子车以遵,工诗,有《高露堂集》。

车万育 :湖南邵阳人,清代官吏。

康熙进士,官至兵科掌印,以敢言著称。

其子车鼎晋亦进士出身,工书法,笔力超绝,有《四书辨体》、《审音考异》、《天竹山房诗集》。

车公 :又称车大元帅,是道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个神祇,旧历大年初二,是车公诞节。

相传车公为南宋末年时的一名勇将,籍贯江西南昌五福,因勘平江南之乱有功,被天子敕封为大元帅。

后来,蒙古大军犯境,宋军无力反抗,宋帝昺南下避难,车公一直护驾到香港,在途中不幸病逝。

乡民为念他生前贞忠英勇,便为他立庙供奉。

深圳等珠三角一些地方乃至新加坡都有车公庙纪念车公,只是我们暂时还未能知道这位被尊为车公的传说中的南宋末年的车大元帅的来龙去脉。

香港沙田的车公庙香火非常旺盛,每年大年初二(车公诞)早上举行隆重的上香抽签仪式以预测新一年香港的运程,俨然香港的民俗。

车兴初 ,字德元;男,汉族,四川犍为人,生于光绪二十年,民国从军 *** 期间又名车鸣,系黄埔军校前几期学员,毕业后抗日时期历任排、连、营、参谋、独立团长等职,陆军上校军衔。

车耀先 :四川大邑人。

民国2年(1913年)人川军刘文辉部,后升至师参谋长。

民国17年(1928年)脱离;日军队,回成都。

1929年加入中国 *** 。

1935年在成都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参与组织成都市各界救国联合会、成都抗战后援会。

1937年创办《大声周刊》,任社长。

抗日战争期间,任 *** 川西特委军委委员。

1940年3月被捕, 1940年8月18日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遇害。

年52岁。

著有《四川军事史》等。

车敏瞧 (1912年-2005年),山西省垣曲县人。

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1937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 *** 。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 *** 军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时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十五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医大学政治委员。

本文来自作者[晨星明]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820.html

(47)
晨星明的头像晨星明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晨星明的头像
    晨星明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晨星明”

  • 晨星明
    晨星明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历史名人梁 肃:安定(今甘肃省泾川)人,唐代文学家,官至右补阙、太子侍读、翰林学士等职。梁 颢:郓州须成(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官至右司谏。梁 楷: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南宋画...

  • 晨星明
    用户080506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南海有哪些名人》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