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509分,文科531分。
2022年山东师范大学排名全国第99位,在满分100分的机制下获得综合61.83分,被校友会评为4星级的中国高水平大学。根据2022校友会山东省大学排名可知,山东师范大学在山东省内排名第五。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建有千佛山校区、长清湖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4000亩,建筑面积141.0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6665.21万元;设有21个学院(部),84个本科专业;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科研平台:
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师资力量:
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9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10人,正高级职称361人、副高级职称712人、博士生导师195人、有6名双聘院士、22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济南有天文馆吗
上海师范大学比山东师范大学好些。
1、看本科录取分数。
上师大和山师大的本科录取分数线相近,毕竟高考是简单粗暴,所以单看分数的话,学生原始素质相差不大。
2、看排名,上师大略胜一筹。
上师大:校友会排名111,软科排名120。山师大校友会排名126,软科排名131。
3、看校园文化。基本平手,各有侧重。
(1)上师大建校时间相对较晚,发展过程比较曲折,所以在文化厚度上,山师大胜。
(2)尽管如此,上师大近年来发展迅猛,再加上自身地理位置优势,未来发展不可限量,所以在文化活力上,上师大 胜。
4、看学生培养。上师大 胜。
上师大有两个校区,分别是在奉贤区和徐汇区,而其也将两个校区利用的淋漓尽致。大一、大二、大三阶段在偏僻、安静奉贤校区潜心学习基础知识,而大四阶段在繁华、热闹的徐汇校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
更大的舞台学以致用,开阔眼界,对自己本人、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上海本身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也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发展的无限可能。
山东师范大学在山东济南,虽然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但整体还是相对落后的,交通不便,但现在也在发展,相信轻轨和地铁建好后会有改善。
上海师范在上海地区,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存在着比济南更大的机遇,在上海上学会有比别人更多的经历。上大学的时候眼界很重要,只有知道的更多,经历的更多,对以后才会有帮助。
有。
齐鲁大学天文馆的那些人和事
图一:齐大天算系主任王锡恩与副教授田冠五在天文馆外之合影
图二:1939年冬天的齐大天文馆
图三:王锡恩
图四:苗永瑞
早年齐鲁大学校园内曾有座天文馆,并设有天文算学系。齐大天算系首开中国天文学研究之先河。当年天算系主任王锡恩曾被誉为“当代世界六大算学家”之一。而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天算系毕业生中还出了个天文学院士苗永瑞。
□李耀曦
王锡恩:三个算盘进行高深天文演算
当年齐大天算系主任兼天文观象台台长王锡恩,是天文学界传奇人物,据说其用祖传珠算术即可进行高深的天文演代计算,任何复杂的天文算题都难不倒这位王老先生。
齐大天文馆建于1917年齐鲁大学成立之初,隶属于其文理学院天文算学系。齐大之有天文馆与算学系,于清末民初而言,可谓独步海内并世无双。因为当年全国各公私立大学之中,唯独广州中山大学后来设有天文台与天文系。其数学天文系设于1927年,其天文观象台建于1929年。而齐大天文馆虽为1917年后新建,但其仪器设备则是由潍县广文学院并入的,有的则来自登州文会馆,那年头就更早了。
当年齐大天算系主任兼天文观象台台长为王锡恩。此人更是位天文学界传奇人物,据说其用祖传珠算术即可进行高深的天文演代计算,任何复杂的天文算题都难不倒这位王老先生。关于王老先生之神机妙算,早年齐大学生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洋传教士狄考文闻之后大不以为然,遂提出与王锡恩PK一番。于是两人约定共同推算未来月食日期,王氏用了三个算盘并排而推演之,没几分钟便算出了结果,而狄氏却一张纸接一张纸在那里推算了半天,才勉强得出答数。经过此番较量,令这位通晓西方天文学的狄考文长老大为折服,从此不敢小觑中国人奇妙的算盘。
不过余生也晚,如此奇人妙物,虽听说过却并没见过。如今其人其物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看来今生今世是无缘得见了。然而没成想,近来笔者搜罗到齐鲁大学老照片一组。在翻阅这些齐大旧影时,却意外目睹到了当年齐大天文馆的庐山真面,而且其中即有传奇人物王锡恩的身影。请看旧影图一,此即齐鲁大学初创时期的齐大天文馆,天文馆外两位合影者中,左侧着长袍马褂上黑下白之老者,即为天算系主任王锡恩;右侧一袭白色长衫之青年学者,则为其助手、天算系副教授田冠五。图二为1939年冬天的齐大天文馆。由此图可以看出,当年天文馆位于齐大校园东南角,背后不远处即是白雪皑皑的千佛山。
眼前有了这些旧影的重现,当年那些老故事便也鲜活起来。
狄考文PK王万相
一日狄考文外出,恰与身后背大算盘的王万相相遇。狄氏即立邀王氏至其后房,两人约定,你用算盘,我用笔,同时推算下次月食的时间及可见地点的年月时分,看谁首先算完。经过许多时间的紧张推算,结果两人几乎同时完成,而所计算时分也相差无几。
王锡恩(1871~1932),字泽普,青州东王车村(今属朱良镇)人。出身书香门第,天文算学世家,其父名王万相。王锡恩1893年毕业于登州文会馆,为其第十五届毕业生,因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其实,当年齐大学生所言狄考文与王之比赛,实为误传。与狄考文斗法者并非王锡恩,而是其父王万相。也正因为如此,王锡恩才得以入登州文会馆读书。
原来其父王万相为青州饱学之士,满腹诗书经纶,精通天文地理,家中藏有明代徐光启译著《几何原本》及清乾隆《历象考程》等天文历书。但此时王家已经败落,这位鸿儒为生计所迫,乃毅然背起大算盘,到处流荡为人测算吉日,观察推算风水等事,借以糊口谋生。
适有一日狄考文外出,恰与身后背大算盘的王万相相遇。狄氏甚奇之,问此为何物,有何用途?王氏答:算盘。可以运算黄道吉日,测算天时地利。狄遂问:能算日月蚀否?王答:能!狄氏即立邀王氏至其后房,两人约定,你用算盘,我用笔,同时推算下次月食的时间及可见地点的年月时分,看谁首先算完。经过许多时间的紧张推算,结果两人几乎同时完成,而所计算时分也相差无几。但狄氏是有一套计算公式与对数表可查的,而王万相则两手空空全凭算盘一张。这令狄考文大感惊异:中国人确有才子学者!如果他能运用西法,将不知会出现何等奇迹。当时王万相已有50多岁,狄氏问其有孩子否,愿教他西式算法。答曰:有一子,正在乡间学习四书五经。狄氏曰:你把儿子送来学堂,我不收学杂费用,你愿意否?王氏当即答应。于是王锡恩便入了文会馆成为狄考文的弟子。
文会馆在王锡恩入学之前即建有“观星台”传授“天化格算”。其中理化格算等课程为狄考文亲自讲述,天文测绘等课程由赫士教授。当时观星台内有架25厘米反射望远镜,为狄考文1879年回美国休假时所购置。这架大型精密天文望远镜1904年搬迁至潍县广文学院,1916年并入济南齐鲁大学,1952年齐大撤销后又被搬运去了南京大学。
王锡恩跻身“当代世界六大算学家”
在洋人当校长把持校政的时代,其他各系科主任均为英美加外籍教授轮流坐庄,但唯独天算系主任始终是中国人王锡恩。王氏创立了绘图日食新算法,受到国际天文学和数学界的重视,荣获“当代世界六大算学家之一”的称号。
1901年赫士应山东巡抚袁世凯之请创办山东大学堂。总教习赫士带了毕业于登州文会馆的六名西学教习前往济南筹办山东大学堂,王锡恩为六名西学教习之一,任物理学教习。1903年赫士因不满学堂强迫学生跪拜祭孔而愤然辞职,重返潍县广文学院,王锡恩亦随之而去。1916年广文学院迁往济南组成齐鲁大学。王锡恩出任齐大天文算学系主任兼天文观象台台长,并在理学院开课教授天文数学电学地质学等课程。
当年齐大理学院开设有天文算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等系科。在洋人当校长把持校政的时代,其他各系科主任均为英美加外籍教授轮流坐庄,但唯独天算系主任始终是中国人王锡恩。王氏入齐大之初,便于天文学研究有一新发现,也因此而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理学硕士学位。但其实这却是一个姗姗来迟的荣誉,是老天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其早在广文学院任教时,便以西法为工具结合祖传天文算法,即利用木星光环运转周期计算日月食之法,写成一篇论文《论日月食测算法》。但王氏不会英文,因其在文会馆读书时,狄考文坚持不开英语课。当时广文教员中虽不乏会外语者,但却不通天文学,故迟至20年后才由赫士代为译成英文,送交英国皇家学会审议。晚年王氏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绘图日食新算法,受到国际天文学和数学界的重视;对当时英美各国的许多国际性题目,他都一目了然,从而荣获“当代世界六大算学家之一”的称号。
王锡恩除精通天文算学外,于声光化电也无一不精。其对电学尤感兴趣。当时中国沿海城市已有小型发电厂,但对发电机的原理与使用方法等知识皆知之甚少,既无书可查,又无人可请教。王遂编著《电工手册》一书,由齐大印刷厂石印代为出版。此书一出洛阳纸贵,竞相争购一空,后各地派人辗转传抄,来函索购,应接不暇。王乃将其重新整理,增加新内容扩大篇幅,定名《电工学》。书稿写成之后上海商务印书馆闻讯愿以高价收买出版权,并应允当即复印,以应急需。王氏怕邮寄遗失,适有友人去青岛乘船赴上海,乃托付之。岂料不久此友人却来信称:该书稿不慎在船上丢失,甚为抱歉云云。自此该书即无下文。王氏原本长期患病,经此经济与精神上的双重打击,病情加重,也是促其过早离世的原因之一。
1932年王锡恩因糖尿病并发症而去世,享年60岁。齐大为纪念他,将历届天算系学生实习之用的那座大天文台命名为“泽普观象台”。
出了个院士苗永瑞
其在天文学的独特贡献主要有两点:其一为天顶星的测定和应用,其二为长波授时台的建立。苗永瑞提出的解决途径与设计方案,把时间测定精度提高了 1000倍(微秒级),对中国航天事业之发展可谓功莫大焉。
1937年七七事变后,齐鲁大学内迁成都华西坝,齐大天算系停课,但天文馆仪器未装箱搬迁,由天算系毕业留校任教的程廷芳留下来负责维护看管。据说在此期间,程曾到泽普观象台观测过太阳黑子和星云。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齐大搬迁回济南,天算系复课。至1948年济南战役前,又招收了两届新生。两届学生总共不过十来名。其中女生三名,而男生中则有三人均姓苗,名苗永宽、苗永明、苗永瑞。此即济南桓台苗氏家族子侄三兄弟,苗永宽、苗永明为苗海南之子,苗永瑞为苗星垣之子。
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大调整,齐鲁大学解体撤销,文理学院各系科分别肢解归并。其中天算系则连教师带学生及仪器设备都一股脑儿归并去了南京。其中副教授程庭芳带两名毕业生许邦信和苗永宽去了南京大学,与中山大学调去的教师一起,搭建起南京大学天文系。后来许邦信与苗永宽都曾任南大天文系主任。天算系毕业生赵先孜、石辰生与苗永瑞三人则去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后来赵先孜曾任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而苗永瑞则成为天文学院士。
苗永瑞(1930~1998),齐大天算系46级学生,1951年毕业,先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后调上海天文台,曾任陕西天文台台长。其在天文学的独特贡献主要有两点:其一为天顶星的测定和应用,其二为长波授时台的建立。苗永瑞提出的解决途径与设计方案,把时间测定精度提高了1000倍(微秒级),对中国航天事业之发展可谓功莫大焉。1991年当选学部委员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2年两架天文望远镜等仪器被拆走运去南京后,两座天文观象台便只剩下了空壳,不久天文馆也就被拆掉了。当年“三苗”中的苗永明去了山东师范学院,后为山师大物理系教授。1997年被推举为齐鲁大学校友会会长。如今大概除了这位仍健在的苗会长外,已没几个人晓得当年齐大还有座天文馆了。
本文来自作者[荒径苔深]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91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荒径苔深”
本文概览:理科509分,文科531分。2022年山东师范大学排名全国第99位,在满分100分的机制下获得综合61.83分,被校友会评为4星级的中国高水平大学。根据2022校友会山东省大学...
文章不错《山师大分数线》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