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羡鸳鸯不羡仙出自那首诗

只羡鸳鸯不羡仙没有完整诗句,是从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长安古意》中化来的俗语,原句应为“愿作鸳鸯不羡仙”,意思是只是羡慕能像鸳鸯一样携手同老,相伴终生。只要能这样,就算是能做天上的神仙也不要。

节选: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翻译:问她们可曾吹箫,她们答说曾经学习舞蹈度过花样年华。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愿做凡人不羡慕神仙。比目和鸳鸯真是值得羡慕,只是君看不见他们成双结对。最恨帐前绣着孤鸾,愿将门帘贴上双飞的绕着花木梁的燕。

《长安古意》作品赏析

作品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是卢照邻的代表作,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托古意而写今情,展现了当时长安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

在这首长篇七言诗中,诗人用传统题材写自身的感受,以铺陈的笔法,描绘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写权贵阶层骄奢*逸的生活及内部倾轧的情况,深寓讽喻之旨;同时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寂寥之感和牢骚不平之气,也揭示了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生活哲理。

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的典故是什么?

《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代表作,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

此诗托古意而写今情,展现了当时长安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这首长篇七言诗中,诗人用传统题材写自身的感受,以铺陈的笔法,描称”正教三大高手之一“绘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写权贵阶层骄奢*逸的生活及内部倾轧的情况,深寓讽喻之旨;同时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寂寥之感和牢骚不平之气,也揭示了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生活哲理。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1。隐隐朱城临玉道2,遥遥翠幰没金堤3。挟弹飞鹰杜陵北4,探丸借客渭桥西5。俱邀侠客芙蓉剑6,共宿娼家桃李蹊7。 1.“御史”两句:写权贵骄纵恣肆,御史、廷尉都无权约束他们。御史:官名,司弹劾。廷尉:官名,掌刑法。乌夜啼、雀欲栖:均暗示执法官门庭冷落。《汉书·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2.朱城:宫城。玉道,指修筑得讲究漂亮的道路。 3.翠幰:妇女车上镶有翡翠的帷幕。金堤:坚固的河堤。 4.“挟弹飞鹰”:指打猎的场面。杜陵:在长安东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 5.探丸借客:指行侠杀吏,助人报仇等蔑视法律的行为。《汉书·尹赏传》:“长安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贿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又《汉书·朱云传》有“借客报仇”之语。借客:助人。渭桥:在长安西北,秦始皇时所建,横跨渭水,故名。 6、芙蓉剑:古剑名,春秋时越国所铸。这里泛指宝剑。 7.娼家:妓女。桃李蹊:指娼家的住处。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借用,一则桃李可喻美色,二则暗示这里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地方。蹊,小径。

求采纳

本文来自作者[谷梁耘博]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8808.html

(14)
谷梁耘博的头像谷梁耘博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谷梁耘博的头像
    谷梁耘博 2025年08月15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谷梁耘博”

  • 谷梁耘博
    谷梁耘博 2025年08月15日

    本文概览:只羡鸳鸯不羡仙没有完整诗句,是从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长安古意》中化来的俗语,原句应为“愿作鸳鸯不羡仙”,意思是只是羡慕能像鸳鸯一样携手同老,相伴终生。只要能这样,就算是能做天...

  • 谷梁耘博
    用户081510 2025年08月15日

    文章不错《只羡鸳鸯不羡仙出自那首诗》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