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PLQ-5型激光对抗系统是洛克希德?桑德斯公司研制的便携式多功能激光系统,已于1995年通过美陆军定型鉴定。它采用闪光灯泵浦固体激光器,全套系统由一个主动/被动目标捕获系统、一台昼/夜激光发射器和一个电池电子学组件构成,重约19千克,可以安装在步枪或侦察车上。能暂时致盲人眼,探测和干扰光电传感器。该系统主要用于在反坦克距离上干扰光电传感器,在1千米或更近的距离采取小分队军事行动,其目标捕获系统的昼/夜捕获距离为2-3千米。
红外对抗始于20世纪50年代。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问世不久,美国首先研制成对抗导弹的红外装置。1972年,美国改进直升机,在其上加装对付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干扰设备。1974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开始使用红外干扰机和红外干扰弹等。从此,红外对抗技术便得到进一步发展。70年代,新型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设计、研制,已重视提高红外制导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激光对抗始于60年代末期。1968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新的制导武器激光制导炸弹时,便开始了对抗措施的研究。此后,一些国家的军事部门加强了对激光对抗的研究。大约在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坦克载激光告警设备、舰载激光告警器和装在飞行员头盔上的激光告警器等。围绕激光告警器的研制,开展了对激光探测技术的研究。为了截获离轴衍射或经大气散射和光学表面散射的光能,采用了广角远心鱼眼型透镜光学系统,它可以探测到中心激光束周围离轴衍射到远场中(旁瓣)的能量。另外,还采用电荷耦合器件100×100硅面成像器件,精测激光源位置;鉴别背景中的激光辐射技术,即对激光辐射和非相干光(太阳光、各种发光源甚至高强度人造光源)进行鉴别,以及提高探测概率和降低虚警率等。为了对付光频段以至整个电磁频谱的威胁,还研制出了雷达、激光复合告警系统。
光电侦察和干扰技术是光电对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压制和破坏对方光电制导武器、光电侦察设备和指挥通信系统,削弱对方的作战能力。
本文来自作者[仆钰珂]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836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仆钰珂”
本文概览:AN/PLQ-5型激光对抗系统是洛克希德?桑德斯公司研制的便携式多功能激光系统,已于1995年通过美陆军定型鉴定。它采用闪光灯泵浦固体激光器,全套系统由一个主动/被动目标捕获系...
文章不错《AN/PLQ-5型激光对抗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