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全诗共二百九十四字 。
蜀道难重点句子
1.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 噫吁戏,危乎高哉!
3.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6.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7.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
8.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9.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10.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11.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1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3.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唐代诗人温庭筠名句诗句摘抄大全唐代诗人温庭筠名句诗句摘抄大全
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琉璃梳子抚青丝,画心牵肠痴不痴。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4、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5、千古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梦江南》
6、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梦江南》
7、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
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
9、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
10、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温庭筠《菩萨蛮》
11、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12、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温庭筠《菩萨蛮》
13、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温庭筠
14、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
1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梦江南》
16、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温庭筠《更漏子》
17、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18、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一》
19、玉楼明月长相思,柳丝经枭娜春无力温庭筠
20、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21、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温庭筠《菩萨蛮》
22、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心事竟谁知?温庭筠《菩萨蛮》
23、南歌子词二首/添声杨柳枝辞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添声杨柳枝辞》
24、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2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26、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温庭筠
27、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温庭筠
28、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温庭筠《和友人伤歌姬》
29、嵇绍垂髫日,山涛筮仕年。琴樽陈席上,纨绮拜床前。邻里才三徙,云霄已九迁。感深情惝怳,言发泪潺湲。忆昔龙图盛,方今鹤羽全。桂枝香可袭,杨叶旧频穿。玉籍标人瑞,金丹化地仙。赋成攒笔写,歌出满城传。既矫排虚翅,将持造物权。万灵思鼓铸,群品待陶甄。视草丝纶出,持纲雨露悬。法行黄道内,居近翠华边。书迹临汤鼎,吟声接舜弦。白麻红烛夜,清漏紫微天。雷电随神笔,鱼龙落彩笺。闲宵陪雍时,清暑在甘泉。耿介非持禄,优游是养贤。冰清临百粤,风靡化三川。委寄崇推毂,威仪压控弦。梁园提彀骑,淮水换戎旃。照日青油湿,迎风锦帐鲜。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满堂开照曜,分座俨婵娟。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30、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温庭筠《咸阳值雨》
31、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32、芳草无情人自迷。温庭筠《经西坞偶题》
33、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34、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寒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肠断淮得知?温庭筠《玉蝴蝶》
35、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温庭筠《菩萨蛮》
3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37、景阳妆罢琼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懒。桥上衣多抱彩云,金鲜不动春塘满。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颦。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温庭筠《照影曲》
3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39、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温庭筠
40、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相思何日能换来相知呢?温庭筠《杨柳枝》
41、千万恨,恨极在天涯。温庭筠《忆江南》
42、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温庭筠《达摩支》
43、鸾咽奼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温庭筠《夜宴谣》
44、愁闻一霎清明雨。温庭筠《菩萨蛮》
45、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
46、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温庭筠《酒泉子》
47、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轻,流莺三两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晏几道《更漏子》
48、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
49、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同芳草绿萋萋。温庭筠《杨柳枝》
50、湖上,闲望。雨潇潇,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温庭筠
51、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5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其六温庭筠
53、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望江南》
54、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
55、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
56、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
57、杨柳枝其二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
58、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
59、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温庭筠《送人东游》
60、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容颜镜中老。温庭筠《木兰花》
61、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温庭筠《苏小小歌》
唐代诗人许浑的诗全集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许浑的诗全集:
《咸阳城东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翻译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塞下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翻译
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地士兵一半未能归营。早晨后方送来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诉他寒衣已经寄来。
《早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蹉跎青汉望,迢递白云期。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生公与园吏,何处是吾师。
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
书剑岂相误,琴尊聊自持。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翻译
深秋的晚风迎面吹来,红叶在风中萧萧作响,我坐在十里长亭,举杯畅饮。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山势绵延千里,苍翠的树色随着关山伸向远方;滔滔黄河奔腾不息,流向遥远的大海。明天我就要抵达长安了,可我现在仍然向往渔人樵夫们的那种闲适逍遥的生活呀。
《金陵怀古》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翻译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谢亭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翻译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汴河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翻译
鲜花盛开时炀帝东游扬州,先将昆仑山劈开让黄河分流。御林军辞别宫廷跟皇帝走,三千宫女一起上了龙舟。鼓声惊天震动了星云,旌旗闪动始见浪中日月影。天下义军反隋归附唐朝,炀帝迷楼恰似景阳楼。
《途经秦始皇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翻译
一层层树木奔天直上,秦始皇的坟墓虎踞龙盘似地雄峙高耸。哪怕你气势高入浮云,到头来你在人们心中还是砰然一崩。两个人的坟墓同样矗立在青山上,又同样被覆盖在秋草丛中。过路的人们却只参拜汉文帝陵墓,就象对着他一样作揖打躬。
《学仙》作者为当代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心期仙诀意无穷,采画云车起寿宫。
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
《姑苏怀古》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翻译
当年一起在吴地一起聊天谈心的日子很是让人怀念,那是枫叶飘飘,芦花瑟瑟,我们共同乘着一叶扁舟。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还是要分开,像浮云一样飘荡,同时还经历着无法预料的宦海沉浮,只有水的命运是不变的,还在静静地向东流淌。喝完一杯酒,青山苍苍,已是日暮黄昏,再看看你们从千里之外寄来的书信,想起现在木叶将落,又是深秋。为什么我经常想你们还是不能够见到呢,能做的只有遥望,想象着你们所在的京师和洛阳应该就在这茫茫长江的尽头吧!
《再游姑苏玉芝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唐代诗人寒山名人名言寒山(约691~793)乃唐代首都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寒山名人名言大全:
可叹浮生人,悠悠何日了。朝朝无闲时,年年不觉老。
水流如急箭,人世若浮萍。
神仙不可得,烦恼计无穷。岁月如流水,须臾作老翁。
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终日行绕绕,不离其盆中。
不自见己过,如猪在圈卧。不知自偿债,却笑牛牵磨。
三界人蠢蠢,六道人茫茫。贪财爱*欲,心恶若豺狼。
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
聪明好短命,痴騃却长年。钝物丰财宝,醒醒汉无钱。
死生元有命,富贵本由天。
唯闻人作鬼,不见鹤成仙。
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饱吃须是饭,著衣方免寒。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自觉浮生幻化事,逍遥快乐实善哉。
不识心中无价宝,犹似盲驴信脚行。
蓬扉不掩常幽寂,泉涌甘浆长自流。
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有乐且须乐,时哉不可失。虽云一百年,岂满三万日。
天高高不穷,地厚厚无极。
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
贪爱有人求快活,不知祸在百年身。
枯槁非坚卫,风霜成夭疾。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
黄泉前后人,少壮须努力。
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霰。
月尽愁难尽,年新愁更新。
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见日逼迫。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东明又西暗,花落复花开。唯有黄泉客,冥冥去不回。
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
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借部何因缘,致令遗如此?各执一般见,互说非兼是。但自修已身,不要言他已。
关于客家土楼的问题
钟南山语录第1条:若想身心松,三乐在其中: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钟南山语录第2条: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药监局烂透了’,这与事实有很大出入,而且这种看法极其危险。
钟南山语录第3条:健康是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只是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
钟南山语录第4条:不少人40岁前以命搏钱,40岁后以钱买命,我们在医院常常接触到这种病人,体会相当深。
钟南山语录第5条:生命有限,健康无价。健康是条单行线,只能进不能退。人应该学会关爱自身健康。
钟南山语录第6条:在决定人的健康程度因素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只占15%和1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占了60%。人体健康有五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心理平衡最为重要。养生第一要义就是心理平衡,这是最重要也最难做到的一点。人们往往被忧虑、惧怕、贪求、怯懦、嫉妒和憎恨等不良情绪困扰。科学研究显示,情绪低落时人体的抗癌功能会衰退20%以上。
钟南山语录第7条:除了关心医改方案,我更关心谁来搞医改!
钟南山语录第8条: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
钟南山语录第9条:要做到心理平衡,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执著地去追求。调查显示,有明确生活目标的人的长寿几率相对要高。但这个目标不能太苛求,以至于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既无开头又无结尾的圆楼土楼。在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这种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客家土楼闪烁客家人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
漳州土楼遍布于漳州市的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山区。它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土楼的前身是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漳州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舂压、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
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350年的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六百多年来,塔身缓缓向南倾斜,近一个世纪倾斜似有加速之势,尤其是经过1972年大地震后,它的斜度现今已达8度。比萨斜塔的斜,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还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
在中国福建南靖县境内,有一处堪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就是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就像今天的央视新大楼,有惊无险,斜而不危。
和贵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跟南靖县城53千米。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座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2001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典江村河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58千米。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6座圆土楼和五角形的南薰楼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河坑土楼群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
漳州土楼数量很多,共有800多座。第一座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土楼是华安仙都二宜楼,被誉为“土楼之王”,是土楼中的优秀代表作,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有“圆楼之王”、“国之瑰宝”之誉。
历史最悠久的是华安县沙建镇的“齐云楼”,它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有确切纪年的土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规模最大的土楼是直径达94.5米的诏安县宫陂乡“在田楼”,它有“超级土楼”之称;土楼造型多样,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最为奇特的是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它是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来自各国的专家经过紧张热烈的审议讨论,最后由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委员国一致表示通过将中国的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建筑,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而备受世人瞩目。1999年,福建土楼“申遗”工作启动。2000年4月,福建省政府正式确定由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以“福建土楼”的名义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4年,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去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福建土楼遗产申报项目进行现场评估考察。今年上半年,福建土楼顺利通过正式评估,成为提交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表决的全球47项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之一,这也是2008年我国参评的唯一文化遗产审议项目。
本文来自作者[称晨]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811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称晨”
本文概览:《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全诗共二百九十四字...
文章不错《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蜀道难重点句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