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和《后汉书·郭伋传》的文言文阅读

10.A

11.C

12.友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您很久不到,已经离去了。”

13.(1)道理:做人要懂礼识义 选取:有信、有礼 侧重:语言描述

(2)做人要懂理识义 面对别人的错误与不礼貌,要懂得勇敢机智的回击

《陈太丘与友期》与《后汉书*郭及传》的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答案

1. 郭及到行部的一篇文言文翻译

郭伋始至行部

原文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

1、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

2、西河美稷:地名。

3、竹马:骑在儿童胯下的竹竿。

4、及:等到。

5、讫:完毕。

6、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7、期:约定的期限.

8、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译文

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停留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事情办完后,孩子们又将他送出城,并问“使君什么时候再回来”。郭伋告诉了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就是这样做人的。

2. 郭伋守信文言文

原文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竹马:骑在儿童胯下的竹竿.野亭:郊野外的亭子.期(先期一日):约定的期限期(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讫:完毕及:等到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路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3. 文言文《郭伋传》的翻译

原文: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译文:

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路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注释:

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

西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竹马:骑在儿童胯下的竹竿。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期(先期一日):约定的期限

期(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

讫:完毕

及:等到

查看全部3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郭伋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 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亻及 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参考答案:

10.A 11.C12.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1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1. 后汉书 郭汲传翻译及注释

译文:

郭伋字细侯,是扶风茂陵人。郭伋少年时就有志向和操行,哀帝和平帝年间被征召到大司空府,几次升迁后任渔阳都尉。王莽时郭伋任上谷大尹,升为迁并州牧。更始帝刚即位时,三辅地区接连遭受乱兵侵扰,百姓感到震惊害怕,有势力的宗族、大户人家拥兵自保,没有人肯率先依附。更始帝平素常听到郭伋的声名,征拜他来拜为左冯翊,让他安抚百姓。世祖即位,他被封为雍州牧,又转任尚书令,多次进忠言直言规劝。

建武四年, 郭伋出任中山太守。第二年彭宠被灭,郭伋转任渔阳太守。渔阳已经遭受了王莽动乱,又加上彭宠的破坏,百姓大都狡猾不善,盗匪到处都是。郭伋到渔阳后,宣示百姓有功必赏,捕杀盗贼首领,盗贼由此溃散。当时匈奴多次侵扰郡界,边境军民吃了不少苦头。郭伋整顿兵马,设计好攻守战略,匈奴由于害怕而远远离去,不敢再侵入边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来颍川盗贼群起,建武九年,朝廷征召他封为颍川太守。

郭伋到颍川之后,招抚怀山强盗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这些人都束手到郭伋处投降,郭伋将他们全部遣返回乡务农。于是他上书弹劾自己自作主张,光武帝很欣赏他的策略,没有因此责怪他。此后赵宏、召吴等人的党羽听说了郭伋的威望和信义,远自江南,有的从幽州、冀州不约而同前来归降,络绎不绝。

光武帝因卢芳占据北方,便调郭伋任并州牧。郭伋经过京师时上朝谢恩,光武帝马上召见他,并将皇太子及诸王召来一起宴请郭伋,与郭伋谈了一整天,还赏赐给他车马衣服及日用杂物器物。郭伋借机谈到挑选人员增补官职时,应挑选天下的贤士俊杰。光武帝接受了他的意见。郭伋刚到任时去所辖地域巡视,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你们为何远道而来?”

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前来欢迎。”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等到事情办完后,众儿童又将他送出城,并问:“使君何时回来?”郭伋告诉别驾从事史,算好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儿童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

当时朝廷很多人推举郭伋可以担任大司空,光武帝因为并部还有卢芳可能造成威胁,而且匈奴还未被平定,想让郭伋在此多任职一些时间,所以没有征召。郭伋知道卢芳是个老贼,很难一下子用力量制服他,因此经常严守烽火台,公开悬赏捉拿。卢芳的将领隋昱于是谋划胁迫卢芳归降郭伋,卢芳于是逃跑进入匈奴。建武二十二年,被征召为太中大夫,获赐宅第一处,以及帷帐钱谷,用以补贴家用,郭伋总是分送给宗族九族,一点也不保留。

注释:

1. 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

2. 西河美稷:地名。

3.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4.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5. 期(先期一日):约定的期限。

6. 期(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

《后汉书·郭汲传》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伋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更始新立,三辅连被兵寇,百姓震骇,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更始素闻伋名,征拜左冯翊,使镇抚百姓。世祖即位,拜雍州牧,再转为尚书令,数纳忠谏争。

建武四年,出为中山太守。明年,彭宠灭,转为渔阳太守。渔阳既离王莽之乱,重以彭宠之败,民多猾恶,寇贼充斥。伋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散。时匈奴数抄郡界,边境苦之。伋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匈奴畏惮远迹,不敢复入塞,民得安业。

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后宏、吴等党与闻伋威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不期俱降,络绎不绝。

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过京师谢恩,帝即引见,并召皇太子诸王宴语终日,赏赐车马衣服什物。伋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帝纳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伋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

芳将隋昱遂谋胁芳降伋,芳乃亡入匈奴。二十二年,征为太中大夫,赐宅一区,及帷帐钱榖,以充其家,伋辄散与宗亲九族,无所遗余。

2. 郭汲守信文言文阅读答案

郭伋守信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儿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知。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候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译文

汉朝的郭伋,字细侯,是茂陵人。他官拜并州太守,一向广施恩德。

有一次巡行部属来到西河,有几百个小孩,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行礼迎接。(小孩们)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回来的日期。巡视回来,比原定的日期早了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小孩子,就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的日期才进城。 郭伋以太守这样尊贵的身份,与骑竹马的小孩子在道边野外说的话,都不肯失信。回来早了一天,宁可在野外的亭子里歇宿也要信守自己说出的归期,可以说是做到了守信的极致啊。

3. 文言文《郭伋传》的翻译

原文: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译文:

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路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注释:

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

西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竹马:骑在儿童胯下的竹竿。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期(先期一日):约定的期限

期(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

讫:完毕

及:等到

查看全部3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4. 后汉书 郭汲传

2.郭汲守信:

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贯注重恩德,在当时声誉很好。

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

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5. 郭伋守信文言文

原文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竹马:骑在儿童胯下的竹竿.野亭:郊野外的亭子.期(先期一日):约定的期限期(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讫:完毕及:等到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路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6. 《郭汲传》最后一句翻译成汉语怎么翻译

《郭汲传》最后一句为“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翻译为;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就是这样做人的。

出处《后汉书·郭伋传》

郭伋简介(公元前39年——公元47年),字细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 ,东汉官员。郭伋少时胸怀大志,初在大司空府任职,几次升迁至渔阳都尉。王莽时任上谷大尹、并州牧。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征召郭伋为左冯翊。

原文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路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本文来自作者[诗梦]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7823.html

(20)
诗梦的头像诗梦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诗梦的头像
    诗梦 2025年08月13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诗梦”

  • 诗梦
    诗梦 2025年08月13日

    本文概览:10.A 11.C12.友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您很久不到,已经离去了。”13.(1)道理:做人要懂礼识义 选取:有信、有礼 侧重:语言描述...

  • 诗梦
    用户081306 2025年08月13日

    文章不错《《陈太丘与友期》和《后汉书·郭伋传》的文言文阅读》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