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多少岁称为“古稀”?

男子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七十曰耄,八十九十曰耋。九十为上寿。

1、赤子:初生的婴儿。

2、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 龆龀:儿童换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6、 幼学:十岁。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扩展资料:

古人的礼貌语言表现在: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1、耄耋(mào dié):则是对8,90岁的老人称呼,通常泛指年纪大的人。

2、古稀:一般是对70岁以上的老人称呼。

3、出处: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4、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二八年华:16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朝:八十岁。"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

耄耋:八十 ~ 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本文来自作者[陈俊良]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7501.html

(20)
陈俊良的头像陈俊良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陈俊良的头像
    陈俊良 2025年08月12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陈俊良”

  • 陈俊良
    陈俊良 2025年08月12日

    本文概览:男子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七十曰耄,八十九十曰耋。九十为上寿。1、赤子:初生的婴儿。2、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

  • 陈俊良
    用户081205 2025年08月12日

    文章不错《古人把多少岁称为“古稀”?》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