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竿入城给予人们的启迪

以下观点为引用:<截竿入城>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截竿入城>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截竿入城>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蠢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老父”还不如蠢人,自作聪明,乱指挥,弄巧成拙 ,但乐于助人。[寓意]做事情不能记记根本目的是什么,否则再怎么做都只能是自作聪明,徒劳无益。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

1, 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

2, 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短章新解

这个故事很常见也很容易懂,但是其丰富的寓意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多元的思考、深刻的启示。首先,从整个故事的本意来看,它讽喻的第一对象乃是“见事多矣”的老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老先生给执竿入城的鲁人出的主意看似合理,实际上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一个愚蠢的人,还自称见识广,这是对自作聪明的人的极大讽刺。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对具体事情不具体分析,凭经验办事容易把事情搞砸,经验主义要不得。

其次,我们从执竿入城的鲁人角度来思考。执竿入城,竿是长竿,城门大小确是有限,横竖都进不得城门,于是这个鲁人就束手无策了。我们认为并不是鲁人真的“计无所出”,而是他没有好好动脑筋,多换几个角度试试,只有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长竿有长竿的用处,如果截开了可能就失去其使用价值,即使能够拿得进城,又于事何补呢?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人给你出主意,你也应该仔细考虑考虑这个主意的可行性。总之,轻信盲从是可悲的。

最后,综合以上两个角度,不论是执竿入城的鲁人还是“见事多矣”的老父都应该打破思维定势,开动脑筋,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多侧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周围不乏这样的“老父”、这样的“鲁人”,我们只有克服“老父”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经验主义做法,丢掉“鲁人”轻信盲从的思想,多动脑筋,善于创新,才能不断解决工作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截竿入城的寓意

原文是: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寓意为:做事要多方位去思考,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徒增烦恼罢了。

有时候事情不用太复杂解决方法,简单直接即可。“截竿入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一根竹竿、树枝等简单的工具,就可以轻易地穿过城门,形容非常简单、容易。这个成语的寓意是,有时候,事情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手段或工具,只需要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也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简单、有效的方法,不要被复杂的方法所迷惑、困扰。

郑重申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作者[冷安]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7357.html

(16)
冷安的头像冷安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冷安的头像
    冷安 2025年08月12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冷安”

  • 冷安
    冷安 2025年08月12日

    本文概览:以下观点为引用:<截竿入城>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何不以锯中截...

  • 冷安
    用户081212 2025年08月12日

    文章不错《截竿入城给予人们的启迪》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