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尝君的故事
田文(公元前279年),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孟尝君的故事,欢迎阅读!
好客养士
孟尝君的门客田文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田文。田文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田文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田文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田文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田文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田文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田文。田文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田文与自己亲近
孟尝君的门客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更多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 ?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
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
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孟尝君姓田名文,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四公子之一,这位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儿时却险些被父亲扔掉,全靠他一副伶牙俐齿才保全了性命。
孟尝君劝父
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一个特别迷信的人,他事无巨细,都喜欢让人占卜一下吉凶。田文出生那天恰好是五月初五,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长到门那么高的时候,会对田婴不利。田婴于是硬起心肠,让田文母亲把孩子扔掉。母亲哪里舍得扔掉孩子,就让人偷偷地把孩子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
但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孟尝君一天天地长大了,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有一天,他的行踪被田婴的侍卫发现了。田婴顿时怒不可遏,他气势汹汹地冲到小田文居住的地方,火冒三丈地质问田文母亲:谁让你养大他的?
田文母亲吓得瑟瑟发抖,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孩子,生怕给人抢了去,害怕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小田文看到这样的情景,却表现出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冷静。他恭敬地给父亲行了礼,然后不慌不忙地问道:父亲大人,您为什么不要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非得让母亲把我扔掉?
田婴怒气冲冲地说: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长到门那么高的时候就会对我不利。原来如此,小田文微微一笑,您说人的命运是由什么支配的呢,难道是由大门支配的吗?
这这田婴一下子被问住了。
小田文不给他思索的机会,紧接着又说道:人的命运,如果是由上天或者自己支配的话,那么父亲又何必担忧呢?如果是由大门支配的话,那就把大门开高些好了,那么高的门谁又能和它长得一般高呢?
孙子的孙子又叫什么?
田婴对此毫无兴趣,很不耐烦地回答说:曾孙。
曾孙的孙子又叫什么呢?田文紧追不舍地问道。
田婴对田文无休止的追问感到非常恼火,他生气地说:我不知道!
小田文这时候才开口说道:父亲请您不要生气,我只是有点不明白,您在齐国很受重视,历经三位君王,声名显赫。这么多年过去了,齐国的疆域并没有变大,可是您的私人财富却积累了万金!您的仆人身穿绸纱细绫,可是老百姓却连粗布也穿不上;您的仆妾有剩余的饭粮肉食,可是老百姓却连糟糠都吃不饱。现在的困境越来越严重,而您却还在尽力地积蓄、贮藏财物,想把它留给那些您方才所说的不知道是谁的子子孙孙,您不觉得您的做法很奇怪吗?
田婴听后,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仔细地看了看眼前这个十来岁的少年,不敢相信有着如此深刻见解的话语竟是从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嘴里说出来的,惊讶不已。他拉着田文的手,激动地说:好孩子,你说的对!有你这样的认识,何愁我齐国不强大呀!此后,田婴逢人便夸小田文聪明,田文也逐渐声名远播了。
本文来自作者[含兰小郎君]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710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含兰小郎君”
本文概览:关于孟尝君的故事 田文(公元前279年),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
文章不错《孟尝君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