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出自于何处?

释义: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作者:王阳明

创作年代:明

出处:《王阳明全集》

原文: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翻译:忽然在半夜突然顿悟格物致知的要旨,朦朦胧胧中好像有人在说话,情不自禁欢呼跳跃起来,身边的奴仆都十分惊讶。这时才明白圣人的道义,就是良知,自己心中有支撑自己的理义,就不外求于他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弘治十八年,王阳明37岁,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时年仅17岁,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把持朝政,嚣张跋扈,时人谓之“八虎”,王阳明因上书仗义执言,被廷杖四十后发配贵州龙场做驿丞驿长。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心所安处,即是吾乡 出自何处

人生何处不青山出自自毛泽东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这句诗最初是日本19世纪中叶幕末时期的僧人月性的作品,后来被西乡隆盛、毛泽东等人引用或改编。《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此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欲走出家乡去实现更大的理想。起首两句直抒胸臆,叙述出作者心中立志走出家乡,不创造一番事业不还乡的抱负与志向。后两句引经据典,将前句所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在改用日本诗人词句的同时,引用中国经书上经典词句,表达了大丈夫志在四方,好男儿四海为家之意,既通俗又文雅。全诗通俗易懂,主题明确。

“心所安处,即是吾乡”,出自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词句为“此心安处是吾乡”,意为: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海南。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其侍妾寓娘毅然随同前往。

多年后苏轼与好友王巩再次“北归”相聚,苏轼对寓娘很敬重,就问候寓娘:“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释义:远在广南地方不好过吧?)寓娘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令苏轼大为感动,有所领悟即席写下这首后来千古传唱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女寓娘》。

原词: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释义: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创作背景:

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元丰八年(1085)十二月。苏轼元丰七年(1084)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席创作此词。

赏析: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也抒发了作者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适的旷达襟怀。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释义:我生下来并没有哪处是固定的家乡,安宁的心灵才是我的归宿)”,《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释义:无论身处天涯海角,只要内心平静就能安然地把所在地当做家乡。?)”等语。

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释义: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苏轼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百度百科——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词《定风波》)

本文来自作者[晓露]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54.html

(18)
晓露的头像晓露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晓露的头像
    晓露 2025年07月29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晓露”

  • 晓露
    晓露 2025年07月29日

    本文概览:释义: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作者:王阳明创作年代:明出处:《王阳明全集》原文: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

  • 晓露
    用户072904 2025年07月29日

    文章不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出自于何处?》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