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的原文和翻译

将相和的原文和翻译如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简介: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中国战国末期赵国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廉颇参与五国联军伐齐,击破齐军,取阳晋,拜为上卿。他曾因蔺相如位居己上,深感不服,后因蔺相如屡谦让退避而感悟,负荆请罪,二人遂为刎颈之交。

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廉颇被派到长平抵御秦军,用坚壁固守之策,秦军劳而无功。后来赵孝成王中秦国所施的反间计,以赵括取代廉颇,终遭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廉颇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杀燕将栗腹,燕割五城请和。

以功封信平君,为假相国。赵悼襄王即位后,派乐乘接管廉颇兵权,廉颇大怒,驱逐乐乘,自己则投奔魏国,居于大梁,但不被重用。在秦国的军事压力下,赵悼襄王欲复用廉颇,廉颇也想回国效力。但赵悼襄王所派的使者受到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使其以为廉颇衰老。

遂不召其回国。廉颇后为楚将,最终于寿春悒悒而终。廉颇作为赵国末期的主要军事将领,征战数十年,破齐败燕,守卫长平,战功卓著。后世有说法将廉颇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与蔺相如“将相和”的事迹,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蔺相如史记原文及翻译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蔺相如史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蔺相如,问其西秦议事。大王见之光怒。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也。大王与臣璧俱碎于柱矣。

翻译: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凭着他的勇气而闻名于诸侯。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的头目缪贤家的门客。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如果不给他的话,又恐怕秦国派兵攻打过来。拿这个事让人很为难,就寻找一个能够到秦国去回复的人,但没能找到。

本文来自作者[华毓金]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5121.html

(19)
华毓金的头像华毓金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华毓金的头像
    华毓金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华毓金”

  • 华毓金
    华毓金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将相和的原文和翻译如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

  • 华毓金
    用户080901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将相和的原文和翻译》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