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笑背古诗》

要让孩子背诗轻松,先要解决心魔

——让孩子觉得古诗有趣。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漫画版《笑背古诗》。

用800多张漫画解读小学生必学的、必背的和会考到的古诗。

古诗全部注音,字很大。

诗歌的含义解析得更简单、更容易让孩子听懂。

一首诗一个2页,左边是与诗歌相关的趣味知识,右边是诗歌及配图。

全套书精选了72首适合幼儿学习的古诗,经典、朗朗上口,还有一部分是小学年级会读到的。

6册图书一共6个主题,分别是节日、建筑、山水、动物、植物和四季。

《笑背古诗幼儿漫画版》6册

适读年龄:6-12岁

推荐理由:

?精心挑选72首适合幼儿学习的古诗,并根据幼儿阅读的特点,对版式进行了精心设计。

?漫画+趣味知识

?古诗+人文知识+自然知识,有趣的内容让孩子对古诗更感兴趣

?与古诗相搭配的配图,将文字转化为图像,让孩子把古诗刻画在脑海中。

?提供了72个独立音频,每个音频3分钟左右,附赠了18张独立的卡片,走到哪可以听到哪。

?在每册书的最后还有一个小游戏,孩子可以在上面涂色。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所见》知识点

 原文:

 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所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记、运用、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1、插图、录音机。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1、同学们,这是什么?

 (出示知了图)

 蝉(正音)

 谁想给大家提个醒,读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谁听过它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

 3、听到它的叫声,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哪个季节来了?

 4、谁有过想捉蝉、捕蝴蝶、老小蝌蚪的经历或想法?

 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叫袁枚,曾经见过一个放牛的孩子想捉树上的蝉,还把这个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同学们想听一听吗?

 (放录音)

 5、出示课题:

 所见

 (同学们,这首诗的名字叫所见)

 6、读课题:

 所(正音)

 理解“所见”。

 (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再听一次录音,边听边小声地跟着读一读。

 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读之前,老师想问,读的时候,假如你遇到不认识的字,这么办?

 归纳方法,自由读

 3、谁想来读着首诗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声读。

 4、现在来个比赛,看南同学读的棒还是女同学读的棒。

 5、还有那位同学想读这首诗?

 6、谁来评平他读的声音怎么样,字音怎么样?

 7、齐读。

 三、识字写字

 过度: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上的字你都会读了吗?

 1、读字(指着有颜色的字):

 正音。

 2、真棒、假如这些字没有了拼音,离开了课文,你还会读么?

 (出示小黑板)读词。

 (出示字卡)自己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请看这个“黄”字,你能一口气用它来组三个词,并选一个词来说一个句子吗?

 4、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几个字,(出示四会字)假如我们要写它的话,要注意些什么?

 (观察、汇报)

 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指导书写)

 6、同桌互相评一评,看要提醒对方那一笔写得不漂亮,那一笔写得很漂亮。

 四、理解词语、诗句

 同学们,这时,我看大家有点累了,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1、玩游戏:

 指图说词(黄牛、牧童、鸣蝉、林樾)。

 说规则,理解“林樾”。

 2、玩游戏:

 说词表演动作(捕鱼、捕蝴蝶、鸣、叫、喊)。

 说规则,理解“歌声震林樾──忽然闭口立”。

 3、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那里还有不明白的?

 质疑。

 4、表演读诗。

 五、指导读书

 1、小朋友,注意老师在古诗上标上的符号,你能细细读一读,把古诗读得更感人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引导。

 2、齐读古诗。

 六、背诗

 过渡:同学门真棒,这回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把黑板上的一些字擦掉,看你们能不能读出来。

 1、擦字(黄牛、歌声、鸣蝉、闭口立)背。

 2、擦字(牧童、林樾、意欲、忽然)背。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所见》教学反思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上课时我首先从情境引入,通过看图,让学生领略生动的情趣。利用课题的导向,引导学生去探究:诗人看到了什么?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议一议。完成自主探究后,我再一次引发学生去读诗歌,思考分析作者看见的那些是静的?那些是动的'?然后精读课文,理解诗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再指名说说诗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点评。基本理解了诗意后,让学生思考:“从牧童响亮的歌声中你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让学生带者问题去读:“为什么牧童忽然间不唱了?他想干什么?”接着再让学生想象牧童捉蝉的情景。

 我觉得这节课虽然我讲得不多,学生却学得很到位,整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看来,即使是古诗教学也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

本文来自作者[安阳]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50097.html

(2)
安阳的头像安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安阳的头像
    安阳 2025年10月22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安阳”

  • 安阳
    安阳 2025年10月22日

    本文概览:要让孩子背诗轻松,先要解决心魔 ——让孩子觉得古诗有趣。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漫画版《笑背古诗》。 用800多张漫画解读小学生必学的、必背的和会考到的古诗。 古诗全...

  • 安阳
    用户102211 2025年10月22日

    文章不错《荐书《笑背古诗》》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