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不错学五的组成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5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掌握5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掌握4的组成。并有用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记录单、铅笔、苹果学具),数字胸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1.师出示数字4,说:“小朋友看,这是谁呀?”(数字4)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师:数字4,今天要和小朋友玩碰球游戏,要求:老师说出的数与小朋友说出的数合起来是4。如:嗨嗨海,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嗨海嗨,你的1球碰3球。(幼儿边说边伸出相应的手指)

 二、进行部分

 1.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起兴趣,并交代要求。

 秋天到了,小兔家的苹果成熟了。有一天,小兔摘了几个苹果回来(出示苹果),我们来帮小兔数数看有几个苹果?(5个)小兔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它想把苹果分给好朋友小猪和小熊分享,该怎么分呢?可以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忙想办法,

 试一试,要求分一次就在记录纸上记一次。(为幼儿提供苹果学具,记录单,铅笔。)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 导。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撒硬币_大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撒硬币的结果。

 2、体验将5枚硬币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能初步感知5的组成及规律。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

 (1)幼儿人手:5枚1角硬币,每人一个纸盘,两张空白记录单,铅笔一只。

 (2)A4纸大小空白展示单5-7张。

 知识经验:

 已经认识过硬币,幼儿商议过用恰当方式表示硬币的正反面,并会画。

 活动过程:

 1、忆一忆。回忆表示硬币正反面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你还记得吗?一枚硬币抛出去,正面怎么记录的,反面是怎么记录的?

 2、试一试――撒硬币。

 (1)教师示范并介绍活动

 师: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把5枚硬币抓在手里,轻轻地撒在纸盘里,看一看有几个是正的,几个是反的。(示范)

 师:我的是×个正的,×跟反的,应该怎么记录呢?一会儿请你用自己的办法把你自己撒的结果记录下来。

 (2)介绍操作要求:

 师:请小朋友拿出记录纸,把撒出来的结果记在记录纸上。每撒一次,记录一次,记录的结果要和撒出的结果一样,每人撒5次,注意在作业单上将5次记录结果分开。

 (3)幼儿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个别活动情况,是否按要求进行活动。提醒幼儿撒满5次,每次要将5枚硬币全部抓在手里再撒;撒好后要及时记录撒出的结果,记的和撒的结果相同。

 3、玩一玩。游戏-“金银花开”(金花花,银花花。金银开花5个瓣儿)

 师:请先做完的小朋友将你的作业纸粘到黑板上,然后和老师一起来玩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好吗?

 4、看一看,说一说。展示、交流。

 (1)展示幼儿的记录纸,让幼儿找找自己喜欢的,能看得明白的记录单,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清楚的记录方式。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的记录纸。你最喜欢那一张,为什么?哪一张最清楚,它是怎样记录的?

 (2)集体观察一张记录单,请操作的'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游戏情况;找一找记录单上有没有相同的记录,有哪些不同的记录。

 师:××小朋友他的记录是小朋友们认为最清楚的,我们请他来说一说,他是怎么撒硬币,怎么记录的?

 师:我们来看看他的记录纸上都有哪些记录,有没有一样的?(根据情况引导幼儿看他每一次的记录,找出不一样的记录。)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再次游戏,鼓励幼儿在记录时吸取同伴的有益的经验。

 (2)请每组幼儿个别在集体中介绍自己撒硬币的结果,教师在大作业单上用数字记录(每组一个完整组成图示),初步感知5的组成。

 (3)呈现5的几种组成图示,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看到清楚容易记住的记录方式(递增递减规律及交换规率)。

 附:金银花游戏(自编)

 游戏介绍:本游戏用于分解组成,含快速目测数群。以5的分解组成为例:5个孩子一桌或站成圆圈,一起念儿歌“金花花,银花花,金银花开5个瓣儿!”念完儿歌出一只手,手心为“银花”,手背为“金花”,然后谁先说出几个金花瓣,几个银花瓣,谁就是本次胜者。

 活动反思:

 本活动设计旨在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撒硬币的结果,感知发现5的组成及规律。活动的实施较好地完成了目标,验证了过程设计的合理性。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忆一忆”直接导入了本活动,又复习了已有经验,达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调动幼儿原有的经验参与学习,让幼儿更主动更积极。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试一试”主要是让孩子尝试、感知,通过对撒硬币的感知与记录活动,从中我们清晰看到每个孩子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通过记录这种方式的呈现,孩子也看见了自己是如何思考的,记录中,孩子的个别差异也是明显的,有的孩子直接用数字符号与正反表征对应记录,有的孩子直接画出每次几个正的,几个反的,还有孩子仅记录了数字,没有将正反与表征符号对应,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孩子问“我的5个全是正(反)的怎么记录?”,此时我追问孩子“你想怎么记录?”孩子说“那我就记5个正(反)的”。如果当时能引导孩子将相应的反(正)记为0可能会更深入一些。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玩一玩”为过渡环节,也有巩固感知5的组成的目的,先做完的孩子将记录纸教给配班教师后,跟老师学习玩“金银花”的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但是很适合大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很热衷于此游戏,对孩子目测数群及快速的思维反应能力也有促进。

 活动的第四个环节“看一看,说一说”孩子们通过观察分析别人的记录方式,感受到了与同伴之间的差异,孩子们主动去观察和比较,审思和学习,调适并整理了自己的思维,有效地促进了同伴学习。此环节中有部分孩子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如果能改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分析单个记录纸可能会避免此情况的发生。

 设计意图:

 数量“5”是幼儿开始学习数分合的一个适中的数目,幼儿对它做分、合操作时,既不象2、3那样过于简单(2只有一组,3也只有两组),也不象8、 9、10那么复杂。而且它还可以避免幼儿过于平均分物体的思维常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5的分合,幼儿已完全能够体验到数分合中任意一个“总数”和两个“部分数”所组成的分合形式(结构)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各自意义与相互关系,对数分合中类包含关系的符号表征也能取得初步的经验。可以说在学习5的分合过程中,包涵了所有关于数分合内容的学习要素。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可以拿“5”作为幼儿学习数分合的切入点,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活动,故本活动用于分解组成活动的初期,容量较大,延伸活动可以作为系列活动的第二次活动进行。其中记录活动,可以让我们清晰看到每个孩子的思维水平和方式,通过记录这种方式的呈现,孩子也能看见自己是如何思考的,能感受到与同伴之间的差异,会让孩子主动去观察和比较,审思和学习,学会整理自己的思维以及有效促进同伴学习。

本文来自作者[寄荷]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9901.html

(4)
寄荷的头像寄荷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寄荷的头像
    寄荷 2025年10月20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寄荷”

  • 寄荷
    寄荷 2025年10月20日

    本文概览: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5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掌握5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 寄荷
    用户102008 2025年10月20日

    文章不错《幼儿大班不错学五的组成教案怎么写》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