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了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存在“三基点”,即最高点、最低点和最适点。在活力界限附近,种子的萌发率很低;越过活力界限,种子将不能萌发;在最适温度下,种子不仅萌发率高,而且萌发速度快。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机制:在适宜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内,膜脂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达到最佳,因而种子萌发率不仅很高,而且萌发速度也快。但温度高于这一范围,会导致生物膜由凝脂态变为液态,透性增大,膜内外的物质无选择性地自由进出;膜相的改变会导致膜上酶的位置发生改变,种子内部的一些酶会由于失去最佳温度环境而使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失活,致使整个种子的代谢活动减弱甚至停止,种子萌发率降低甚至不能萌发。温度低于这一范围,会导致生物膜由凝脂态变为固态,膜流动性减小,膜内外的物质交换困难;种子内部一些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失活,种子的代谢活动减弱甚至停止,种子萌发率也会降低甚至不能萌发。
三.实验器材
1.材料
材料为玉米、绿豆、小麦、棉花种子等,也可以根据各地环境和实验室的实验条件来选择适当的种子。
2.仪器和设备
光照培养箱(无光照时5~50℃ ,有光照时10~50℃ ,温度波动:±1.5℃ ,光照度>3000LX),分析天平(精确到0.0001g);培养皿(直径9cm),500ml烧杯,10ml移液管;滤纸(直径9cm),镊子,刻度尺(mm)。
四.实验步骤
1.种子预处理
选种:用分样筛将种子分为直径d>0.5mm、0.4mm<d<0.5mm、d<0.4mm 3个级别,选择0.4mm<d<0.5mm的种子为实验用。
千粒重测定:随机取100粒种子,用分析天平(O.0001g)称重。共称取3~4次,取平均值乘以10即为种子的千粒重。
消毒:为保证种子萌发的整齐性和提高种子萌发率,一般采用10%的NaClO消毒10min,再用30% H2O2消毒5min,冲洗干净,置于滤纸上吸干。
2.种子培养
分组:将48只培养皿分为2大组,分别标明恒温5℃、10℃、15℃、20℃、25℃、30℃、35℃和变温5~15℃,10~20℃、15~25℃、20~30℃、25~35℃。每个温度处理4个重复。
准备:将培养皿底部平铺一片滤纸,放种子100粒,然后用移液管分别加入蒸馏水5ml,加水时注意移液管要紧靠培养皿壁,分别记录去盖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滤纸、种子和水)的总重。
培养:将光照培养箱调节到实验要求的温度和光照时间(10h光照和14h黑暗),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每隔24h将培养箱中的培养皿位置互换一次,并检查培养皿的水分状况,如果发现水分散失较多,按照前述记录的培养皿总重,对每个培养皿称重补水,在培养皿上盖盖回以前,一定要将上盖的冷凝水用吸水纸擦干净。
3.种子萌发生理指标的测定
种子萌发以胚根达到种子直径的1/2为标准,每隔24h记录种子萌发数(Gt),统计到第8d结束(视不同植物种子萌发时间而定)。并根据公式计算不同温度处理种子的发芽率。
表4-1 变温下种子萌发率、株高、根长和鲜重的统计表
变温(℃)
重复
总重(g)
种子萌发数(粒)
发芽率
螃蟹观察记录表
探究泡菜制作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第一初级中学八年1班 牛子儒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泡菜的制作学习制作泡菜的原理,懂得了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及泡菜的形成过程。了解了微观世界。
二、实验原理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分解产生乳酸。根据这一原理,按照一定比例及创造一定条件,乳酸菌发酵使泡菜形成。
三、实验方法
根据制作方法泡制4玻璃瓶泡菜,进行常温与低温的对照实验,汁液与清水泡制对照实验,及无氧与有氧的对照实验。
四、实验过程
1、实验时间:2007年10月3日—2007年10月22日
2、实验地点:家中
3、泡菜汁液:干辣椒、桂皮、丁香、白胡椒加清水煮沸的汁液。
4、制作方法:(1)将甘蓝、耶花菜、芹菜、胡萝卜、青椒、黄瓜和洋葱等原料洗净沥干。然后,甘蓝切成3厘米2的片,耶花菜去梗,切成小朵,芹菜切3厘米长的小段,青椒除去种子,切3厘米见方小片,胡萝卜、黄瓜切2厘米长短的小段,再切成细条,洋葱切2厘米2的片。(2)将甘蓝放入沸水中,上下翻2遍后迅速捞出侵入冷水里,稍后捞出置于笊篱内沥干水分。然后,依次将耶花菜、芹菜、黄瓜、青椒、胡萝卜和洋葱 投入沸水中,反复翻动几次,当水将沸腾时,迅速捞出浸泡在冷水里,冷却后捞出沥干水分。(3)将切碎的干辣椒、桂皮、丁香、白胡椒放入1500毫升的水中煮沸,在小火继续煮20分钟,然后加入白糖500克,食盐10克,煮沸,搅拌均匀,出锅过虑,冷却,成为泡菜的料液。(4)将上述蔬菜分成四等份,分别装入标有A、B、C、D不同标识的四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将料液分别徐徐倒入装有泡菜的A和B两个瓶中,直至泡菜全部被淹没,把瓶口密封好,A瓶置于阴凉处,B瓶放入冰箱冷藏柜;C瓶的料液不浸没蔬菜,也不加盖,置阴凉处。D瓶中倒入清水泡浸,置阴凉处。
A瓶就可以与B、C、D三瓶各项对照。
五、观察记录情况
自10月3日起,每天观察情况记录如下表:
日期
A瓶
B瓶
C瓶
D瓶
10月3日
初始日
初始日
初始日
初始日
10月4日
无变化
无变化
露出汁液的部分略有些皱
蔬菜膨胀
10月5日
有绒毛似的物质在蔬菜间隙漂浮
汁液清澈
有细微物质漂浮
水变白色,蔬菜膨胀迅速,上浮水平面下降。
10月6日
以前一天比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味道微甜
接触倒空气的部分发霉变黑色
已有明显霉臭味道
10月7日
可食用,味道辣、酸中带甜
味辣,略甜,但不酸
漂浮物露出汁液的部分开始发霉
明显腐臭,丢弃
10月12日
味辣、甜、酸pH=3
味辣、甜,pH=4
泡在汁液里的也有部分发黑
pH=3
10月22日
味道更好pH=3
pH试值4
将近1/5菜发霉 pH=3
六、结果与体会
1、制作泡菜方法简单易行,实验时间不长,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尝试。而泡菜营养丰富,低盐,试一种可口小菜,可以推广。
2、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现了微生物乳酸菌的生长所需环境为10 ℃~30 ℃,0℃以下也适宜乳酸菌的生存,只是低温环境繁殖比较慢,但需要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存。
3、通过实验增强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动手能力,更促进了对微生物的了解。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是有益于人类的。在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同时,也在关注着微生物,微生物是人类生活离不开的生物,也是未来可以不断开发利用的一大方向。微生物与人在食品、医药、农业、工业、生化武器及基因工程,都有着广阔的前景,在未来的20年里,人们将继续不断探索微生物这个神秘的种群,利用它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益处。
4、在实验过程中,一直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支持,因此实验才能这么顺利。所以我想,完成了这个实验,不仅是实验本身让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还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还会有许多的实验要完成,这就需要大家的互相帮助与合作,因为每一次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帮助都能让每一个人更愉快。
5、这个实验过程的时间是我以前没有碰到过的,因为以往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即时可以完成的,一般就是几分钟,只有一次培植过绿豆芽,也只有两天就完成了。但这次整个实验过程前前后后用了20天。因为时间的长,更要实验者的细心和耐心,每一天的观察与记录,都要准时准确,认真细致。实验过程中,我一直是很耐心很细心地在做着一切必须做的事情,每一天的观察都带给我新的喜悦。
总之,实验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了认真严谨科学的态度以及合作的精神,是成功的基础,而实验的结果让我看到了研究开发微生物前景的明亮。至此,实验已结束,但我探索科学奥妙的旅程却刚刚开始。[
螃蟹观察记录表相关知识如下:
1、外形特征螃蟹身体呈椭圆形,背部有坚硬的甲壳,甲壳表面覆盖着一层青灰色薄膜。腹部呈白色,由腹壁和腹肢组成。腹肢共有八对,其中一对为螯肢,用于捕食和防御。螯肢由两个强大的螯钳组成,可以夹住猎物并注入毒液。另外七对为步足,用于行走和攀爬。
2、生活习性螃蟹是海洋生物,生活在各种不同的水域环境中。它们通常在浅海和深海的交界处觅食和繁殖。螃蟹主要以小型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鱼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用螯钳捕食猎物,并在口器中咀嚼和消化。
3、行为特点螃蟹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通常会占据一片海域作为自己的领地。它们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并警告其他螃蟹不要侵犯。螃蟹还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游动到不同的水域。
4、通过对螃蟹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螃蟹是一种独特的海洋生物,它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性都非常有趣。
螃蟹的相关记载如下:
1、螃蟹的相关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周礼》记载,螃蟹被视为美味佳肴,且具有滋补身体的功效。在古代,螃蟹也被视为吉祥物,寓意着横行天下,八方来财。在古代文学中,螃蟹也常被提及。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和答诗十首》中写道:不识香菱面,唯见蟹螯横。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螃蟹的形状和螯足的特征。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螃蟹还被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它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为它的形状与古代官员的官印相似,寓意着权力和威严。此外,螃蟹也被视为富足和繁荣的象征,因为它的形状像元宝,寓意着财源广进。
3、除了在中国,螃蟹也在其他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文化中,螃蟹被视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在希腊神话中,螃蟹是英雄赫拉克勒斯的标志性形象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螃蟹仍然是一种受欢迎的美食。每年都有许多节日和庆祝活动与螃蟹有关,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4、螃蟹在人类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无论是作为美味佳肴还是象征物,螃蟹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来自作者[速溢洋]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882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速溢洋”
本文概览:一.实验目的 了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二.实验原理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存在“三基点”,即最高点、最低点和最适点。在活力界限附近,种子的萌发率很低;越过活力界限,种子将不能...
文章不错《种子萌发观察记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