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Chromebox 4详情–最多可搭配3台4K显示器

Chrome OS 在 2009 年发表 Chrome OS 后,陆续在欧美各国开卖各式搭载 Chrome OS 的设备,起先先以瞄准 Netbook 的笔电型 ChromeBook 开始,后来也推出精简型电脑设计的 ChromeBox ,除了主打平价机种外,也曾推出高规格的 Pixel 。

不过先前由于策略问题,台湾消费者并无缘体验搭载 Chrome OS 的设备,然而在前阵子台湾也正式能体验到 Chrome OS 设备,包括华硕、宏碁等品牌陆续在台宣布开卖搭载 Chrome OS 的设备,这次进行测试的是由华硕推出的精简电脑 ChromeBox CN60 。

Chrome OS 的概念乍看下相当另类,透过一套以浏览器作为机种的系统,将硬体规格、尤其是储存空间大量精简,透过云服务与浏览器的结合,提供基本的文书、娱乐与网路浏览功能,也意味着这套系统大量的仰赖网路资源。

不过这样的概念说穿了许久前就有类似的设备,也就是被称为瘦客户、针对企业的 Thin Client 的理念; Thin Client 这类的精简电脑是将使用者端的设备大幅的简化,将系统透过企业伺服器的方式进行统一化的管理,方便确保公司内部资料不外泄并且做到集中管理的目的。

而 Chrome OS 设备本身就仿佛是 Thin Client 的用户端,只是现在的伺服器从内部私有云搬到外部的公有云;然而在时空改变化, Chrome OS 相较过去的 Thin Client 使用起来则是更为弹性许多。

Chrome OS 基于 Chrome 浏览器,故在整个基础使用体验可说是基于 Web 的应用, Chrome OS 的一举一动几乎都脱离不了浏览器,但如果真的稍为研究过 Chrome 浏览器,就可了解 Chrome 浏览器并不仅是一款单纯的浏览器。

使用过 Chrome 浏览器,就应该知道 Chrome 可透过同步的方式将使用习惯同步到云端,其次是 Chrome 浏览器除了可以安装扩充套件外,还可以安装许多不同类型的 app ,从文书、影音到简单的影像处理等等;而 Chrome 浏览器可以做的, Chrome OS 也同样有相同的功能。

不同于传统的 Thin Client 的连网是先借由区域网路后再由伺服器连外, Chrome OS 仍可单机直接连到网际网路,也可搭配部分可离线使用的 app 进行作业,比起传统的 Thin Client 功能多了不少。

而华硕的这款 ChromeBox CN60 是基于 Intel NUC 计画的硬体平台,这是一套由 Intel 所制定的精简电脑参考设计平台,最大的特色是比起 ITX 还小巧的主机板设计,仅为 4 x 4 吋大小,但已经包含处理器、各式 IO ,且由于是基于 Intel 为笔记型电脑的处理器,故也相当的省电,虽然具备风扇,不过笔者在使用时几乎没听到明显的风扇运转声。

ChromeBox CN60 具有四个 USB 3.0 插槽、具备一个 HDMI 以及一个 DisplayPort 输出,还有一个整合耳麦与音效输出的 3.5 插槽,还有一个乙太网路插槽;至于硬体规格则是搭载 Intel Celeron 2955U 低电压处理器,搭配 2GB RAM 还有 16GB 的内建储存空间;看似规格相当贫弱,尤其储存仅 16GB ,不过这也是符合 Chrome OS 基于云体验的规范。

当然这款 ChromeBox CN60 说穿了就是一台标准的 PC 架构,拆开内部后仍可进行部分硬体的升级,采用的是 SODIMM 记忆体插槽以及 mSATA 介面的 SSD ,不过笔者不太确定如果把 SSD 换成更大容量是否仍能把系统转移到新的 SSD 上,但基本上如果有大容量需求一开始选择 Chrome OS 也许出发点就错了。

把 ChromeBox CN60 插上萤幕、接上键鼠还有网路线,按下开关不久就会进入设定画面,基本上跟 Android 的首次开机感觉相似,就是设定好网路并且进行帐号的登入就可开始使用;而帐号若是本来就有在使用 Chrome 浏览器,包括书签、主题风格、各网站的自动登入也会快速的同步到 Chrome OS 。

在使用上 Chrome OS 与一般系统较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几乎多数的应用都会以 Chrome 浏览器开启,包括选择无线网路、输入法设定、系统基本设定等等,即便部分可离线使用的应用,实际上也是以弹出式视窗呈现。

台湾的使用者在初次使用后,也记得要去系统中选取中文语系的输入法, Chrome OS 的输入法基本是基于新酷音,输入选字的方式不会太难懂,不过在输入逻辑是与 Linux 版本相同,也就是在英日切换前要先按下 Enter 断句否则先前的字串会消失的逻辑,但稍微习惯逻辑应该不会太难上手。

虽然说是基于 Web 的应用,一些传统的游戏并无法在 Chrome OS 执行,不过网页版游戏并不成问题,同时 Chrome 的 app Store 也有不少游戏可供安装;其次文书部分除了可透过 Google 的 Google Doc 外,也有其他可用的文书处理软体,不过笔者原本就有使用 Google Doc 的习惯,所以文书方面主要的问题在于习惯输入法而已。

至于影音的部分则可透过 YouTube 、 Play Movie 与 Play Music 执行,且前阵子 Google 也已经开放台湾可在 Play Movie 购买影片;但略可惜的是 Play Music 台湾还未完全开通随选音乐服务,不过有不少音乐服务平台有提供网页版介面甚至 Chrome OS 可扩充的 app ,故如果只是以聆听有提供 Web 介面的串流电台为主倒是没太多问题。

然而 Chrome OS 毕竟不是多数消费者所熟悉的 Windows 或是 Mac OS ,许多的使用习惯并未能完全在此平台上顺利使用,尤其在工作上已经习惯仰赖特定软体的专业型工作者也许就不太适合使用 Chrome OS ,因为即便是修图也只能透过 Web 平台的 app ,无法如专业绘图软体提供复杂的功能。

不过 Chrome OS 可使用先前 Chrome 浏览器所开放的远端遥控功能控制远端的 PC ,只是这样的应用以一般消费者的使用行为应该还是无法适应,这会牵涉到网路速度与网路的稳定度,且作业的行为是在远端主机上执行,档案并非储存在本机使用。

笔者会认为 Chrome OS 设备并不是针对一般消费大众所设计的设备,而是像是公司行号、教育单位或是提供使用者用于资讯查询的简易主机,透过帐号同步的方式结合基于云的服务平台进行生产力工作,且使用习惯亦可透过 Google 帐号同步到同样登入此帐号的其他设备的 Chrome 浏览器上。

有一个使用情境是公司申请 Google 企业版服务,让旗下的员工使用 Chrome OS 取代传统的电脑,由于少了系统授权以及在硬体规格大幅精简,加上可透过企业帐号控管员工的使用情况,也是另一种新型态的统一化管理的概念。

其次用于教育市场,虽然 Chrome OS 还是可以玩玩网页版的游戏,不过比起传统 PC 可能被学生安装了一大堆游戏软体甚至拿来下载影音内容而被搞的乌烟瘴气, Chrome OS 仍具备基础的文书与浏览功能,但同时也因为系统层的限制让学生在此平台能做的事情不会太多,也间接确保电脑不至于因滥用沦为病毒的温床。

至于家庭使用方面,笔者认为 Chrome OS 可能较适合作为家中的第二台电脑使用,主要用于上网浏览与简单的文书编修的公用电脑,因为以多数人对电脑的使用习惯, Chrome OS 所提供的扩充性仍较难取代传统电脑,但由于不少现代人的生活已经被 Google 服务制约, Chrome OS 在对 Google 服务的支援性仍是相当充足的。

至于为何不选择购买基于 Android 的机上盒?考虑到对于传统 PC 的使用体验, Chrome 即便能进行大画面输出,然而以触控为主的操作逻辑,换成搭配键盘滑鼠使用仍不够直觉,且加上 Android 的输入法相较 Chrome OS 的新酷音输入法仍难达到连续输入,故以精简型电脑的使用概念出发, Chrome OS 仍是较合适的。

你或许会喜欢

硬挺质感 X 多元使用、HUMN 暮乐生活 Ximpo 帆布保护套实测

萧青阳老师最近的梦想竟然是这个...

六千元左右的Lumia925 拍照实力真强啊...

本文来自作者[雨巧]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7006.html

(7)
雨巧的头像雨巧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雨巧的头像
    雨巧 2025年10月02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雨巧”

  • 雨巧
    雨巧 2025年10月02日

    本文概览:Chrome OS 在 2009 年发表 Chrome OS 后,陆续在欧美各国开卖各式搭载 Chrome OS 的设备,起先先以瞄准 Netbook 的笔电型 Chrom...

  • 雨巧
    用户100202 2025年10月02日

    文章不错《华硕Chromebox 4详情–最多可搭配3台4K显示器》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