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原文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地藏菩萨本愿经》
经文解释狱中有床。监狱也睡觉吗?那个床可是受罪的,不是舒服的。床好大?遍满万里。这个地狱有大小一万里,这个床就是一万里。一人受罪,看见你这个身把这床占满了,自己见到自己身遍卧满床。身量愈大,痛苦愈大。假使有千万人受罪,也在这个床上,也是遍满床上。这个床可是受罪的,倒在这个床上睡不着觉的,是不舒服的。这是什么呢?众业所感的。
人做的业不是一种,人的一生几十年,你起心动念;像我们不同了,我们现在的善念多恶念少,当我们一起恶念了,我们用三宝教授我们的方法,我们就把它对治了,让它消失了,善念我们就继续让它增长。恶人,做坏事的人,你要接触那些个坏人,他举心动念尽是坏主意。我在监狱里头,那里头坏人就多了,最恶的大家起个外号,“三天不害人,走路没精神”,他要不害人,他吃饭都吃不下去了。怎么害法呢?监狱里,他怎么害到人呢?他一会儿向这个管理员报告某某人反动了,在那说反动话了,瞎编一套害别人,他对哪个不高兴了,就是这样子。
那恶人表现的特别突出的,那里头还能怎么害人吗?就是打报告让别人受罪,他一报告,管理员就把那个人调出去了,到特别监里头上刑,各种刑具都有。类似这些个,我是拿这个来形容着那些受罪的人,受的苦难很多的,凡是六根都在受罪。
但是这个地狱没有肉体,他精神上感觉,所受的罪苦就是精神的感觉,这是化现的,化身,化身感觉着。由于你果报,那是自己的果报感的。所谓那些铁,形容着床,乃至于恶鬼、夜叉,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那时候能不能觉悟?假使说你还有忆念着念一声地藏王菩萨,地狱马上就空了,那个地狱现相就没有了。
那个时候没有了,地藏王菩萨想不起来了,不现前。这个我们大家可以这样感觉,我们睡觉时候,如果做一个不好的梦,恶梦,碰见狼了,或者碰见野兽了,或者碰见别人来害你了,或者抓你来了,那你这时候要想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或者观世音菩萨,随便哪一佛名号,哪个阿罗汉名号,你一念马上境界没有了,那个恶梦马上境界空了。
下地狱也是那样子,想不起来了。如果能忆念三宝的时候,你也下不到地狱了;到了地狱什么都忘了,那个神识当中什么都忘了。像我们做恶梦,遇见什么恶境界相,如果你念佛号的时候,一念马上就醒了。
我梦到了下地狱
“若不自渡,小心苦陷”----回复“佛不渡我,我自成魔”
答:
佛度有缘。我若信佛则是我与佛有缘,佛必渡我。
佛非在我心外。佛,就是觉悟,是宇宙人生之真相,是宇宙人生之根本法。我人既在宇宙之中, 于是佛其实藏于我之心中,即曰自性。自性是佛。破迷开悟,最终见佛,即是见悟自己的本性。
佛在我心,佛即我之本心,非是他人外加于我者。不要排斥佛这个概念,视同于自身,还有什么不相信,不接受呢。
我若勉力求取佛缘,即是自信,亦是信佛。于是最终能至佛国,觉性宇宙人生真相,成就佛果,解脱苦厄。若有一时不能成就者,则生善道,常有佛缘,终必成就。
所以,第一句话的答案是:不是佛渡不渡我的问题。是自己渡不渡自己。
第二句,如果自己不度自己,即我不自求觉悟,甘愿迷糊度日,那结果到底会怎样?
下面分成几个小节,一步一步作答,个人浅见,真心为善,谨供参考。如有不妥,请原谅,请指正。
第一节、需知,天地是大生命。我等卑微之极。内容展开,请见后文注解。
第二节、凡圣可转化,转凡为圣,又不可妄自菲薄,自卑过甚。此即信佛学佛,成圣而渡众,以一己力,能有益影响众生,群蒙敬仰,自知其份量,不卑而不亢了。
第三节、以常人目力所见,唯见人、畜(畜生道,亦称旁生或傍生),不见鬼道、地狱,亦不见天道、圣道。譬如盲人,自身犹不能见,众多感官,才能见他人,见畜。同第一节,不能因自己所不能见而以为没有。需知,人畜之外的有情生命,一般并不以人畜之形存在,或大或微或变幻,非人五官轻易能感知。有人声称能见,而我自己未能实感知。不一定是其人谎言妄说,是我不知,是我不能感知而已。本人幼时,常见蚊帐上有古人驰骋车马之动像,有人说,这是幻觉。那么现在要明确的是,幻觉,给人同样有真实的感受,你根本不能否认他的功效。正如别人欠我一块钱,与我欠别人一块钱,分别用数字+1 和 -1表示一样,他们都是数。同样,幻觉来自心有所感,是不可以通常感官来感受的非人非畜之众生的化现。你若执妄为真,至于妄于真对你并无分别,那你能说幻觉没有用吗?进一步,于觉悟者而言,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大梦,一个大的幻象,而我们习气使然,习惯了,执着了而已。我们看狗是那么的可怜,在吃屎;而天人,圣者,看我们这些可怜人,比我们看狗吃屎,心中的心怜还有重上好多份呀。只是我们不知,我们就象吃屎的狗,吃着屎,吃得那么津津有味。
第四节、幻觉有真实的效用。幻觉,是众生的某种示现方式。幻与真是相对而言的。于觉悟者,人生一场,是幻象,是虚妄。凡夫习气使然,执着沉迷其中,认妄作真,认幻作实而已。本来,人的幻觉,就是鬼道、地狱道、天道、圣道等的一种化现方式,这个要明确。到了境界现前,你的心意融入其中,就与之同道了,没什么稀奇。有些人,植物人了,受尽痛苦而不能言,实际就是身在人间,心志沉陷于地狱之中呀,因有外缘救渡,或可转回正常人生。有些人,作恶为非,及至身不存,心志陷于地狱,就是实实在在的在地狱了,无缘救拔,那是长劫苦逼,难有出期呀。
第五节、我若不信自性佛,即我自不渡我,我当如何?六道轮回,一不小心,堕落地狱,若善缘少福德薄,自信力不坚,则寻遍心中无有余力相救拔者,长陷苦厄。小心呀。非人不救我,实我所感知一切,皆是我之缘,皆是我之因与果。结善缘,结佛缘,则是自己在救自己呀。这宇宙本真只有一个,在各人心中又各有一个;觉悟了,超脱了,自由自在,本来只一个,就是这样子,各人的感知都是通的,五眼六通;沉迷了,执着了,只有自己这一个,还狗吃屎津津有味,不知舍弃小我,得大我;忍贪去嗔不痴迷,毕竟自由真正乐。哎,今生若不得自度,只怕连吃屎的狗都难做!看狗吃屎,念我此生,不过五十步笑百步,可笑吗?观狗吃屎而思出离,当成圣道而无悔!
第一节、天地是大生命之注释:
恒星普照万物,催生万物,恒星是大生命;行星负载万物,滋养万物,行星亦是大生命。我们郑重称名曰乾坤,或天地。天地何以大能大德,久寿而济养万物?天地无私而寡欲,天地是大生命,天地实有本心,以救济众生为己任,为众生之父母。切莫以为天地无心。天地之大心圣境,非我凡夫所能妄测。譬如暗夜,人不可视物,则天地经行有常。简单的说,X光线就可以了知人所不能见,中微子就能洞穿万物不留痕,这些都是老天的眼睛呀。凡夫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自己不具备这个能力,就说天没有眼。需知我们的一切都是天地化生,我们的一切都在天地掌控之中,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是那么的卑微。
喂,前面可是地狱啊 这句话出自哪里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唤,惨凄不乐者。
此下别示久病得益,这是初示久病恶相。梵语弭也地(Miyadhi),译作病。止观云:‘病起有六缘:一四大不顺故。二饮食不节故。三坐禅不调故。四鬼神便顺故。五魔神所为故。六业感所起故。’所以智论云:‘病有二种:先世行业报故,得种种病;今世冷热风发故,亦得种种病。’佛说医经云:‘人身本有四病,一地二水三火四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人得病有十因缘:一久坐不卧。二食无贷。三忧愁。四疲极。五*泆。六嗔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十制下风。’智论亦云:‘四百四病者,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风起故。热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四大不调,寒热相侵,加以宿业之所感,以致忽婴病患,连年累月,困处床第之间,展转呻吟,不能起立。于是求生固然不能,求死亦复难得。因病久困逼恼身心,以致思想瞀乱,神志颠倒,所以或者夜梦恶鬼,或者会见亲旧,或者梦游险道,或者有很多魇魅鬼怪,令其久寐不醒,或者神魂与鬼神同游。科注云:‘唯识论明四梦。一无明习气,二善恶先征,三四大偏增,四巡游旧识。今梦恶鬼,恶相先征也。及见家亲,巡游旧识也。游险道,则四大遍增也。共鬼神游,乃无明习气也。’卧病既久,不但身质孱弱,而所受的痛苦也必深,是以梦寐怀忧,五中楚痛,以凄惨的声音呻吟。科注云:‘眠中叫唤等者,以身为苦器,阴是坯瓶四大浮虚,互相乖反。禀形人世,逢秽浊之时,受质伪身,居怖畏之境。幽冥无量鬼神,以及家亲眷属,依房依庙,附岳附丘,凡有含灵,并皆只响。致使神爽冥昧,识虑昏茫。至于寤寐多有恐怖,所以眠内不安,晨昏叫苦,心中煎迫,动静凄惨,皆病中之苦相也。’
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这是解释所以久卧床第困苦呻吟久病的恶相,是由往昔所造的业道所招对耳。这一段文的意思,即是说上面所举得久病恶相的人,都是业道的相对,或轻或重,并未一定,故未判生死。如果说应死,确难即时舍寿。倘说未应即死,可是仍然叫苦连天的不得即时痊愈。像这些因果业感招报的病苦,所谓魂系阴司,灾生阳世,世间的人,以俗陋的肉眼,是无法辨别这些业对之事的。虽然不能辨别业对之事,但可以从现生作者的事,知道来生必当受之报,等于今生所受的,就可以知道前生曾经作过的事了。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律,是丝毫莫爽的。如佛告阿阇世王云:‘一切诸法,皆为缘对。世人所为作,各自见其行,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是故大王,当舍恶从善。’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
此下明修福即得脱罪。修福之法甚多,但最简捷者,莫如只在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地藏经一遍。所费既少,功勋弥著。正显地藏菩萨威神之力不可思议。所以只在佛菩萨像前转读地藏经一遍,即能令病解除苦患。科注云:‘夫人节宜不谨,感于寒热等症,世医药饵,可能疗治。今是恶业报病,须藉法力方祛。盖诸佛心者,慈悲为体,能作医王,善疗众生身心之病。经是法药,菩萨是瞻病之人,故须对像读经。然只转一遍者,金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革凡成圣,何俟多转乎!’
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
这是为病者舍诸可爱之物。人之所以得病,虽有种种原因,但可以以二种而概括之:一者业病,二者寒热之病。寒热之病,是受季节气侯之所影响,可用药物而治疗之。业病是往昔所作的业而感招,非药力所能根治,必须要对佛菩萨像前作福忏谢,始克痊愈。可爱之物,即是病人平昔最喜爱的东西,其中如丽都的衣服,金玉珠宝,园林别墅,华堂舍宅等,随取一种以作供养而作福忏谢,均可感得胜益。所以取病人喜爱之物于病人前,高声唱言者,是欲令彼病人知代施功德,忆持在心永不忘失也。将病人的财物而作福,亦有种种差别:或者将这些财物,市种种花香饮食而供养经像。或者将这些钱,来造立佛菩萨的形像。或者将这些钱,来建筑寺庙。或者将这些钱,来买油点灯供佛菩萨。或者将这些钱,来布施寺庙供养十方常住众僧。总之上面所说的各种,任行一种,均可获得胜报。涅盘经云:‘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善守佛法僧物,涂扫佛僧地,造像塔,如母指,常生欢喜心,亦生不动国。’僧只律云:‘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敬心治佛塔。’施灯功德经云:‘佛告舍利弗:或有人于佛塔庙诸形像前而设供养,故奉施灯明,乃至以小灯炬,或苏油涂然,持以奉施,其明唯照一道阶。舍利弗!如是福德,非是一切声闻缘觉所能可知,唯佛如来乃能知也。’据此,则知上面所举各种,均有胜益。
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已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
这里叙述病人纵然不痊愈,但由舍著所爱而兴供养,及亲友高声转读地藏尊经的功德,命终之后,宿殃重罪,都得解脱,所生之处,常知宿命。所以病人舍物必须三白者,目的是欲病者闻知,心生欢喜,深知自己有如是功德可以依凭。假令,是虚设之辞,即是说这些病人藉此布施之福荫,当然会病患消除,还我健康之身。假使大限难逃,世缘永绝,当其识神分散,乃至气绝的时候,亦应七日之中,高声唱施,并高声读诵地藏尊经,这人命终之后,必定能解脱无间重罪,而获超升。诸识即指八个识。分散,是八个识从人体向外消散。诸识分散,则神魂亦离开色体。风去则萧索寂然,火走则形骸清冷,如是则谓之气绝命终。宗镜录云:‘问:诸根坏日,识迁离时,舍此故身,别受余质,去来之识,相状云何?答:显识经佛告贤护云:识之运转,迁灭往来,犹如风大,无色无形,不可显现。而能发动万物,示众形状。’常知宿命,即是知道前一生或三四五生所作,所为的事,因知前生的事,自然明白罪福,深知因果,而这种人出离生死,也比较容易。这些的常知宿命,并不一定指宿命通,因为宿命通是修行圣者所得的通力。这常知宿命,虽则不一定是指宿命通,但与宿命通也极其相近,或者也可以叫做宿命通。如菩萨处胎经云:‘或有人除去识垢,内外无瑕,得意圣通自识宿命。一生二生,乃至无数阿僧只劫,所从来处。父母眷属,国土清净,悉能识知。或有人修十神通,解知法性,强记不忘,便能得知他人心念,一生二生,乃至无数阿僧只劫,所从来处,父母眷属,国土清净,名姓种族,皆悉知之。’
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这是用比拟的方法,来显示利益宏大。即是病者自不能动,由他人将布施之物,高声唱白,并代读地藏经,都可以得到永远解脱无间重罪,所生之处,常知宿命。何况自书此经,或教人书,自塑画菩萨形像,或教人塑画,这些功德利益,更加无可限量。大乘庄严论云:‘诸菩萨于大乘法,有十种正行:一书写,二供养,三流传,四听受,五转读,六教他,七习诵,八解说,九思择,十修习。此十正行,能生无量功德。’涅盘亦云:‘于恶世中,书写经卷,亦劝他人,令得书写,自能听受,亦劝他人,令解听受,如说修行。具足能解,尽其义味。’塑画佛菩萨形像,即是以木泥石等物,雕塑佛菩萨的圣像。或用绢布纸等物,图绘佛菩萨的尊容,自作或教他,都有殊胜利益。如造立形像福报经云:‘作佛形像,其福无量,无穷尽时,不可称数。如是四天下,江河海水,尚可升量,作佛形像,其福甚多,多四天下,江河海水,过出十倍。后世所生,常护佛道。作佛形像,譬如天雨,人有好舍,无所忧畏。作佛形像,死后不复,入于地狱,畜生饿鬼,诸恶道中。其有众生,见佛形像,生恭敬心,叉手自归佛塔舍利者,死后百劫,不复入于地狱畜生饿鬼道中。死即生天,天上寿尽,复生世间,势富之家。如是受福,不可称数,会当得佛,涅盘之道。佛告优填王,人作善者,作佛形像,其福佑功德如是,终不唐丧。’大乘造像功德经亦云:‘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莫不除灭,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拔众生一切苦恼。’
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这是劝令勤心修持莫退,自然能得殊胜功德。是故是承上接下之辞,承上所言功德,因此若有人,受持读诵是地藏经,乃至一念赞叹或恭敬者,都可以感得多生无量福德利益。故此佛令普广,要广设百千方便,劝励这些对地藏经读诵赞叹恭敬的人,努力精进修持,莫生退屈之心,必定可以获得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福利。坚意经云:‘佛告阿难:其有好心善意之人,闻佛明法,一心而听,能一日可,不能一日。半日可,不能半日。一时可,不能一时。半时可,不能半时。须臾可,其福不可量,不可訾也。’对于佛法经典,暂时听受,尚且获福无量,而况受持读诵,恭敬赞叹。故菩萨藏经云:‘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受持是经,读诵解义,乃至为他广分别说,当知是人,复获如是十种功德,称赞利益。何等为十?一者常乐远离诸不善友。二者常乐亲近,诸善知识。三者能缓诸魔所有系缚。四者摧殄诸魔所有军阵。五者善能诃厌一切烦恼。六者于一切行心常捐舍。七者违背一切向恶趣道。八者归向一切趣涅盘道。九者善说一切越度生死清净之施。十者巧能随学一切菩萨所行轨则,又能奉行诸佛教敕。如是名为十种功德称赞利益。’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
这是梦寐见诸鬼形之辈。善见律云:‘梦有四种:一四大不和梦,二先见梦,三天人梦,四想梦。云何四大不和梦?答:眠时梦见山崩,或飞腾虚空,或见虎狼狮子贼逐,此是四大不和梦。云何先见梦?答:或昼日见,或白或黑,或男或女,夜克梦见,是名先见梦。云何天人梦?答:若善知识天人为现善梦,令人得善。若恶知识者,为现恶梦。云何想?答此人前身,或有福德,或有罪障。若福德者现善梦,罪者现恶梦。’这段文所叙梦寐见鬼,即是善见律中的四大不和梦与先见梦。见诸鬼神下,是梦见的状况。诸鬼神,是多生的亲戚朋友,托梦示现。诸形,是梦见的鬼男女老少,面貌不一。悲啼等,是亲朋之鬼乞怜之状。或者悲泣,或者啼哭,或者忧愁,或者叹气,或者恐慌,或者怖畏,种种不一之状。
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这是叙明前段梦寐见鬼的所以然。前段只叙梦寐时见诸鬼形,悲啼等状,哀求济拔,未明言是何等鬼,及此鬼与得梦者有何关系,故此段叙明这些鬼,通通都是一生,或多生的父母亲族等。这些众生因为堕在恶趣,未得出离,又无地方希望其他的福力来救拔,是以只得转告多生以前,曾经作过骨肉的亲眷,使作善巧拔济之方,俾令得蒙超脱恶道的苦趣。科注云:‘在于恶趣等,或沉地府,或堕鬼伦,经劫长远,出离寡助。既失望福救之处,乃远告多生之亲。此鬼无聊之极思,有求之苦境也。故知,为过去父母等作福,如饷远人。然正法念经云:“若为亡人修福行布施,生鬼道者,鬼容得福。以鬼知悔,前生悭贪,故为施时,彼则欢喜。若生余道,多无得力。”今此辈求作方便,愿离恶道,恐是恶鬼之类耶。’故优婆塞戒经云:‘或有说言:子修善法,父不作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堕三恶道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身口意业,各别异故。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受诸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中生,亦复如是。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恶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劝作福德。’婆沙论亦云:‘为饿鬼作福,鬼得饮食,亦增益身,臭者得香,恶色得好色。’又经云:‘如诸鬼等,所食不同,或脓或粪,得是施已,一切变成上妙色昧。若鬼异处受生,亲为施者,彼鬼业力,遥知生喜。若还在家,受苦报者,亲为施者,鬼自亲见生喜。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如来赞叹品第六)
“喂,前面可是地狱啊”出自《Fate/Stay night》。这句话具体的出处是《Fate/Stay night》第20集18分钟,英灵Emiya(卫宫)对士郎说的话,原话是“おい、この先は地狱だぜ!”。
在这一集中,卫宫士郎终于与他未来成为的英灵——Archer,即英灵Emiya(卫宫)展开了对决。
这是一场真正的与自己进行的战斗,士郎此时面对的不是什么凶神恶煞的敌人,而是理想中自己的形象。强大、冷静、贯彻正义……然而眼前的这个自己却与自己刀剑相向。
因为Emiya在未来的战争中发觉自己杀害了许多人,又被人背叛,当初的成为“正义的伙伴”这一理想已经扭曲破败,希望通过杀死最初的自己——卫宫士郎来抹除英灵Emiya的存在,避免诸多剧所以他说出了“喂,前面可是地狱啊”这一句话。
扩展资料:
《Fate/stay night》也就是《命运守护夜》,这部动画是Studio DEEN在2006年制作的24集电视动画,改编自同名游戏《Fate/stay night》,讲述了第五次圣杯战争的历程以及卫宫士郎和Saber(阿尔托莉雅·潘德拉贡)之间的羁绊。
卫宫是《Fate》系列中的人物,第五次圣杯战争时由远坂凛召唤出的Servant,职阶是Archer。作为英灵的基本能力偏低,主要靠Servant中出现的众多投影产物和自身的战斗经验来弥补差距。精于近身格斗战及弓术,亦擅长对魔术战和家务,本体为未来的卫宫士郎成为守护者后的姿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fate/stay night本文来自作者[语雪]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633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语雪”
本文概览:经典原文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文解释狱中有床。监狱也睡觉吗?那个床可是受罪的...
文章不错《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