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悲哉为儒者

白居易 悲哉行悲哉为儒者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可怜少壮日,适在穷贱时。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

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状貌如妇人,光明膏粱肌。

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春来日日出,服御何轻肥。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

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馀一无知。

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古来无奈何,非君独伤悲。 苏轼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

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赏析:

苏轼因乌台诗案之祸,谪居黄州,友人张梦得(偓佺)于舍南长江边筑快哉亭,亭落成而赋此。题一作《快哉亭作》。上片由新建之亭及亭前景象忆及早年在扬州平山堂见到的山光水色。由此及彼,思路腾挪飞动,既言对先师的怀念,又示快哉亭前风景与平山堂前风光相似之观感,还隐隐透露今日词人遭厄与当年醉翁受挫,时虽异而情理却同之微旨。山色有无中,原出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欧阳修《朝中措》词借用平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一诗句而三大诗人用之,可见此句中界动人的美学魅力和蕴含的哲理意味征服人心的力量。下片写亭所见长江景观,承上亭下水连空渲染。先写长江澄澈如镜,忽然风作浪起,一白头老翁驾扁舟迎战风浪,境界壮伟。接下就江大风顿起之眼前景而联想宋玉《风赋》之雌风、雄风之说,为宋玉强作此解是不懂得庄周所谓天籁之宏旨。结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承上否定宋玉雌雄风之说,而肯定楚襄王快哉此风之叹,与快哉亭意旨巧妙绾合,表达了词人浩荡伟岸的人格及豪迈旷达的心胸。一篇之要旨在下阕。其以风为线索,突出浪中白头翁形象,让读者联想天地间的快哉亭就像大浪中的白头翁的一叶扁舟,词人在人生的江海中遨游,任凭风浪千里,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正气,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快哉!一点对千里,极小与极大的比,开拓了词人胸襟与气度,正是其人能超然于物外、齐物达观的具体定量表述。黄蓼园云:前阕从快字之意入,次阕起三语承上阕写景,忽然二句一跌,以顿出末二句来,结处一振,快字之意方足。(《蓼园词选》)

杜甫 悲陈陶

《悲陈陶》

作者:杜甫

原文: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释:

1、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2、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3、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4、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5、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翻译: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

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

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

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

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

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中,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遣悲怀·闲坐悲君亦自悲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解

1、邓攸句:晋邓攸,字伯道,官河东太守,战乱中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时人乃有“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之语。寻知命:即将到知命之年。作者于五十岁时,始由继室裴氏生一子,名道护。寻:随即。知命,指五十岁。

2、潘岳句:晋潘岳,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为世传诵。犹费辞:意谓潘岳即使写了那么悲痛的诗,对死者也等于白说。实是说自己。

3、同穴句:意谓死后纵合葬一处,但洞穴?冥,也难望哀情相通。同穴:指夫妻合葬。

译文

闲坐时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

纵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

邓攸终身无子,难道不是命运安排?

潘岳悼诗写得再好,也是心机枉费!

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

要想来世再结良缘,更是虚妄难期。

我只有终夜睁着双眼,长远怀念你;

以报答你终身清苦,从未喜笑开眉!

赏析

这是一首自伤身世不幸的诗。它运用典故,抒发无子丧偶之悲,进而以长鳏来报答妻子生前凄苦相聚之恩,聊以自慰,真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其情痴,其语挚,吟来催人泪下。

痛到心里的伤感古诗句有哪些?

1. 纳兰容若的《浣溪沙》翻译

翻译为:

1、《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你像仙子一样流落世间十八年,你吹花嚼蕊,多才多艺,品性高洁,尤其擅长弹奏琵琶,寄托冰清玉洁的情怀。现在你把多情的心灵托付给了“我”。

在朦胧迷离的灯影里,你头上玉钗斜横,娇美的面庞上轻施淡妆,斜倚在枕函边上。“我”只能脉脉地欣赏着你的美丽,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2、《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3、《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残雪凝辉让温暖的画屏变得冰冷。梅花随凉风飘落,忧伤的笛声传来,已是寂寞黄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像朦胧起来。

我,世间哀愁的过客,身世凄凉。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泪流满面?痛彻心扉地哭泣,在断肠声里,因朱彝尊的遭遇而辗转难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1、《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这首词是纳兰写给妻子卢氏的。应该是纳兰与卢氏新婚之时(康熙十三年(1674年))所作。他们结婚时,卢氏正好十八岁,与词中的“十八年来堕世间”之语正好相应。

这首词主要描写的是一对夫妇的新婚画面。上片写妻子既有才又多情可爱。下片写妻子的娇美动人和与妻子相处的情景,充满了对爱妻卢氏的怜爱与赞赏。全词清灵婉丽,完美地描绘了妻子的姣美姿态。

2、《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卢氏的早亡使纳兰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词人为了寄托对亡妻深深的哀思,故作下此词。

词中感怀前尘往事。上阕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全词生动的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

3、《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康熙年间,词人在残雪之夜独自徘徊,联想到自己生活孤独凄苦,饱尝人间离愁别苦,为了表达内心的惆怅,故作下此词。

词的上片写景来营造氛围;下片抒发了词人惆怅之情。全词景清情切,令人动容。

百度百科-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百度百科-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百度百科-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2. 纳兰性德浣溪沙的中心思想和翻译、赏析

意思是:秋风吹冷,孤独知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道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版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中心思想:词中感怀前尘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权。全词生动的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

3.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赏析及意思

译文: 独自在西风中,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所以关上了疏窗。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词的开篇“西风”奠定了哀伤的基调,但字里行间没有一个哀字。明知已是“独自凉”的境地,偏要诘问是“谁念”,说明凉的并非天气,而是人的心境。上阙三句,通过西风、黄叶、疏窗、残阳四个意象,为我们刻画了纳兰性德孑立残阳、衣袂飘飘的孤单身影。下阙很自然地追忆往事,一是说春日醉酒之后,卢氏生怕惊扰了他的酣睡;一是以李清照、赵明诚夫妻“赌书泼茶”的典故,说明自己跟妻子的生活也是如此诗情画意,琴瑟和谐。但是,这些以前看起来极其平常的生活场景,如今一去不复返了。最后一句,充满了当时不知珍惜、等失去时却再也无从追寻的感叹。这一句,与“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木兰词》)一样,也是满含着人生的况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而这样一位温柔可人的妻子不仅是纳兰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文学上的红颜知己。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表现了他们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的爱情生活。纳兰以赵、李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比哀伤。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后我们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纵即逝,恍若昙花一现。

历史上悼亡之作很多,如潘岳《悼亡诗》中的“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元稹《遣悲怀》中的“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苏东坡《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贺铸《鹧鸪天》中的“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而这首《浣溪纱》在众多悼亡诗中如最亮的那颗星,醒目地跳跃,在深蓝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一直难以退出我们的思绪。

4.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 关于纳兰性德: 一、关于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9~1685.7.1) ,清代著名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叶 赫那拉氏,满清后族。

他出身满清贵族,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 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并 称“清词三大家” 他的词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

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使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 纳兰性德与他的妻子: 纳兰性德与他的妻子: 1674 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

是年卢氏年方十 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 词创作。

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 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 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 348 首(一说 342 首) ,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 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 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 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 24 岁将自己的词作结集为《侧帽》后更名为《饮水》 ,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 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 离之致。 ”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关于《浣溪沙》 二、关于《浣溪沙》: 译文: 译文: 独自在西风中, 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 所以关上了疏窗。 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 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赏析: 赏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 ,无人念及,却 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 限感伤, “伤心人”哪堪重负? 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 ,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

几百年后,我们似 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 “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

“被酒”即醉酒。 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

“莫惊”二字 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 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

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 典故。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夫妇俩都同样喜好读书藏书, 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 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 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

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 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

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 纳兰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 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 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

纳兰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 ,天人相 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 整首词写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图景,一是和妻子一起的美好。

一是眼前自己的孤单,两相 对照,越发显出眼前的凄凉,越发突出对亡妻的思念。 比起纳兰,李义山算是幸运得多,当他问出“何当共剪西窗烛”时,是自知有“却话巴 山夜雨时”的;而我们这位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 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

这七个字我们读来尚且为之心痛,何况词人自己,更是字字 皆血泪。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在卢氏逝世后却成了纳兰。

5.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 关于纳兰性德: 一、关于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9~1685.7.1) ,清代著名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叶 赫那拉氏,满清后族。

他出身满清贵族,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 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并 称“清词三大家” 他的词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

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使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 纳兰性德与他的妻子: 纳兰性德与他的妻子: 1674 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

是年卢氏年方十 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 词创作。

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 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 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 348 首(一说 342 首) ,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 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 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 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 24 岁将自己的词作结集为《侧帽》后更名为《饮水》 ,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 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 离之致。 ”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关于《浣溪沙》 二、关于《浣溪沙》: 译文: 译文: 独自在西风中, 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 所以关上了疏窗。 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 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赏析: 赏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 ,无人念及,却 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 限感伤, “伤心人”哪堪重负? 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 ,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

几百年后,我们似 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 “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

“被酒”即醉酒。 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

“莫惊”二字 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 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

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 典故。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夫妇俩都同样喜好读书藏书, 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 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 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

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 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

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 纳兰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 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 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

纳兰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 ,天人相 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 整首词写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图景,一是和妻子一起的美好。

一是眼前自己的孤单,两相 对照,越发显出眼前的凄凉,越发突出对亡妻的思念。 比起纳兰,李义山算是幸运得多,当他问出“何当共剪西窗烛”时,是自知有“却话巴 山夜雨时”的;而我们这位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 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

这七个字我们读来尚且为之心痛,何况词人自己,更是字字 皆血泪。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在卢氏逝世后却成了纳兰。

6.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全诗的意思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词上阕写景,“西风”、“黄叶”、“疏窗”、“残阳”,笼罩着一片哀伤怀旧的气氛;下阙用典抒情,表达自己对往事,对亡妻的爱怜不舍的心境。词中用了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泼茶的典故,想到自己和妻子卢氏何尝不是如此恩爱?只是如今相爱之心犹存,相爱的那个人却已然不在,曾经以为是何等平常的点点滴滴,现在却成了最宝贵的零零碎碎的记忆。

全词好似一张古朴的图画,笔不在多:一幅秋景、一份心情、一段岁月、一伤心人尔……

西风乍起,秋意渐凉,又是一年萧瑟的时节。我孤单地立在窗前,任听片片枯叶敲窗的声响,胸中几许落寞又几许惆怅。再没有人为我嘘寒问暖,再没有人为我添加衣裳,世间没有了你,这本已凄凉的深秋变得更加凄凉……

夕阳西下,沉思过往,点点滴滴又如缕如烟在心头涌上。曾几何时,我们春日饮酒醉卧雕床;曾几何时,我们饭后赌书泼尽茶香。这些当时看来平凡的小事,现在回想起来却无比怀念,无比感伤!真是后悔啊后悔,当初不曾多一分珍惜,多一分相守。时至如今,却再也无法回去那段旧时光……

7. 《浣溪沙》纳兰容若 意思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闻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落雪了。远远近近的白。纳兰的王府里不会有成排成阵的大白菜,江南也不会下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花园啊,凉亭啊,窗子的凹角里,坡上的腊梅花上,都只是温柔和凉薄的一层。象鲁迅先生和北方的雪比较着形容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南方的雪确乎如处子的温柔绰约,好比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北方的雪是铁板铜琶,“大江东去”,还有北风卷地白草折。

残雪凝辉,让这温柔的画屏也变得冷落了好些。这个时候,梅花也一瓣两瓣的随凉风飘落,开与落都是在寂寞黄昏。而笛声也幽幽怨怨地响起来了。夜了,静了,凉了。想起往事了。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象越发的朦胧起来。

往事堪哀,惆怅满怀。

记得以前有个朋友问我纳兰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回答其实是自己对他的神往和幻想。我说这是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白衣胜雪,立马桥头,神情里总有些落寞和忧郁。我说得虽不确切也并不大错,应该算是触及了这个人灵魂深处的底色。

要按说他是不应该如此的,他的父亲是内阁大学士鼎鼎大名的纳兰明珠,他从小是其父的掌上明珠,大了是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从贫家的角度说这个人不愁吃不愁穿,从富家的角度说这个人独有世家子弟无边的贵,从皇亲贵胄的角度说这个人如此的儒雅风流,万般宠爱集于一身,他还有什么理由感觉孤独和落寞呢?

可是,套用现在的话来说,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未必就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有的人有了钱就胡吃海塞寻欢作乐,有的人富贵加身也不动一下声色,有的人遂了心愿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有的人得了天下也不会得意忘形。这是因为人和人的境界不一样,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不一样。我们关注贫家子弟的奋斗和艰苦的时候也没有权利否定一个贵族公子精神上的孤寂和苦闷并且把它斥为无病 *** 。

纳兰性德是典型的世家子弟,通身是不矫揉造作的贵族气派。他让我想起了古龙笔下的楚留香。这个人身着常服也是不俗,住得豪华也不见多么的挺胸叠肚。倒是贾府门前的看门狗和给晏子赶车的车夫才莫名的得意洋洋,不可一世。

如果把人的活法用方向来界定的话,有的人是面朝外的,终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取得社会成就和得到社会承认上,向每一个缝隙延伸自己的枝叶,和每一个人攀上交情以备不时之需。而有的人是活得内敛的,眼睛看到的不是外部的风云变幻,而是内心的风起云涌。前者失败的时候会有剧烈的痛苦,并且会大声地嚎叫来发泄,后者失意的时间却是绵绵的忧伤,把这种忧伤藏在心里发酵,变得越发的浓厚和宿命般的悲凉。后者比前者更易活得孤独。这种孤独几乎是一种命定,无法逃脱。无疑的,纳兰应该是后者。

最合适最容易让人遗忘孤独的药,就是年少夫妻,举案齐眉。于是,纳兰结婚了。有了自己的美丽的妻子,有了和乐恩爱融洽的家,也就有了自己精神的家园。当他想哭的时候,可以把脸埋到妻子的胸膛里,当他胸中的温柔多得盛不下的时候,可以拈起眉笔,给妻子画眉,也可以淘胭脂,并且坐在一起,妻子绣花,自己作诗,还可以夫妻二人到花园里饮酒赏月。饮到薄醉的时候,月色也分外的妩媚和皎洁……

可是,婚后仅仅三年,妻子死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重新被毁。自己又站在了孤独的旷野。风吹过来吹过去,心不知道该飞向哪里。虽然后来再娶,但是一个人真爱或许只有一次,感动或许也只有一次,感情不能仿制。

一杯薄酒,落梅黄昏,流泪眼观流泪眼,失意人逢失意人。

这个时候,还用再问为什么他说自己是人间惆怅客吗?还会再问为什么他会知道因了何事君泪纵横吗?天下的失意和惆怅是一样的,天下的孤独和悲哀是一样的,天下的可怜人是一样的。敝裘和鹤氅包裹的心也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

那么,面对人生的大问题,穷通迥异的我们的结局也是一样的。笛声幽幽,往事纷至沓来,过去的美好都变成了不可再现的悲哀。你我相对,风吹动头发,想起过往,一样的断肠。

8. 浣溪沙纳兰性德

不是边塞诗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秋风凉,落叶纷纷,对着窗子独自冷落。

对着夕阳思念往事。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当时只是平常事。

孤独寂寞之情如是,借怀念往事以排遣,但愈加孤独。平常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

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我们读来尚且为之心痛,何况词人自己,更是字字皆血泪。

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在卢氏逝世后却成了纳兰心中美好的追忆。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后我们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纵即逝,恍若昙花一现。

纳兰在他的另一首词《蝶恋花》中有“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感恩的诗句古诗

1.《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翻译:秋风凉,落叶纷纷,对着窗子独自冷落。对着夕阳思念往事。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当时只是平常事。孤独寂寞之情如是,借怀念往事以排遣,但愈加孤独。平常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2.《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3.《遣悲怀三首·其三》唐·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翻译:闲坐时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纵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邓攸终身无子,难道不是命运安排?潘岳悼写得再好,也是心机枉费!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要想来世再结良缘,更是虚妄难期。我只有终夜睁着双眼,长远怀念你;以报答你终身清苦,从未喜笑开眉!

4.《梦微之》唐·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

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

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

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

夜台茫昧得知不?

翻译: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

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

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

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

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5.《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清·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

泥莲刚倩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

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

而今真个悔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

泪偷零。

翻译: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以前伤心离别的地方,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

1、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翻译: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2、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翻译: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3、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翻译: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4、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翻译: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5、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翻译:松柏并非栋梁之材。但是却可以将千年不败的叶子。

6、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翻译:我生性鄙视尘俗,不愿去巴结权贵,因而唐皇不重视自己,虽然有人引荐,也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

7、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三首》

翻译: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为国效力。

8、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翻译: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9、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翻译:功名和那个炊黄粱美梦的典故所表达的一样,只不过是平常的虚幻的罢了。

10、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李白《塞下曲六首》

翻译:横曳戈矛前往战场,身经百战,只是因为受皇恩眷顾太深了。

本文来自作者[兴修mm丶]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5282.html

(1)
兴修mm丶的头像兴修mm丶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兴修mm丶的头像
    兴修mm丶 2025年09月28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兴修mm丶”

  • 兴修mm丶
    兴修mm丶 2025年09月28日

    本文概览:白居易 悲哉行悲哉为儒者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可怜少壮日,适在穷贱时。丈夫老且病,焉...

  • 兴修mm丶
    用户092808 2025年09月28日

    文章不错《悲哉行·悲哉为儒者》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