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为什么是敬称

见到尊贵的朋友,不敢看你的脸,只敢看你的脚下,就是低头的意思,所以表示敬称。

“足下”是一个敬辞,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都可以尊称对方为“足下”,意思跟今天的“您”相近。

1、《战国策·燕策》中收录有投奔赵国的燕国大将乐毅回复燕惠王的一封信,开篇就写道:“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斧质”是古代一种酷刑,将人放到砧板上,用斧头砍死。

乐毅这段话的意思是:臣不才,不能遵循燕国先王的教诲,来顺应大王您左右官员之心,恐怕犯下斧质之罪,这样既伤害了先王的英明,又有害于足下您的仁义,因此遁逃投奔了赵国。乐毅是臣,燕惠王是君,这是“足下”之称用于下对上。

2、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曾因宫廷内乱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之推一直跟随着他,辅佐他,重耳回国当了国君之后,对有功之臣大行封赏,介之推却功成身退,与老母亲隐居深山。

晋文公派人去找他,请他出来做官,介之推就是不肯出山,最后,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用这个办法逼他们母子出山。结果,介之推母子二人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文公对此后悔不已,另人砍下此树,做了一双木屐。穿上木屐时,常低着头,望着木屐哀叹:“悲乎,足下!”(悲痛啊!脚下!)

后来,“足下”一词就由追忆友人、缅怀友人变成对友人的敬称了。

扩展资料

足下近义词:

阁下

意思:是指对人的尊称、敬辞、称对方,多用于书信中;也指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或称呼;泛指对人的敬称。

出处:唐·白居易《与刘苏州书》:“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

译文:阁下为自己驾车十五天,早上唱歌晚上咏诗,简直是平生最快乐的日子。

陛下

意思:对帝王的尊称。

出处:战国刘向等人《战国策·燕策》:“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

译文:秦舞阳奉上地图匣子,依次进献给陛下。

百度百科-足下

古文言文中“足下”有五种含义.

1、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对同辈、朋友的敬称,古时也用于对上.

出处:《韩非子·难三》:“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 ; 韩、魏虽弱,未至如其在晋阳之下也.”《史记·项羽本纪》:“大将军足下.”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昔称吾於颖川 ,吾常谓之知言.” 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与足下别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悬悬於吾也.”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余与足下俱系北大同学,而令戚又系余之同乡,彼此素无仇隙.”

2、脚底下.

出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唐·冯贽 《云仙杂记·飞云履》:“ 乐天着示山中道友曰:‘吾足下生云,计不久上升朱府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谓真之进步,在于己之足下.”

3、指脚底板上.

出处:《汉书·宣帝纪》:“[宣帝]身足下有毛,卧居数有光燿.” 颜师古注:“遍身及足下皆有毛.”

4、足所立之处.

出处:《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喻指身边.

出处:《宋书·夷蛮传·诃罗陀国》:“所遣二人,一名 毗纫 ,一名 婆田 ,令到天子足下.”

以上是足下的所有意思,在这篇文章中为第一种.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来自作者[语雪]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5111.html

(3)
语雪的头像语雪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语雪的头像
    语雪 2025年09月28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语雪”

  • 语雪
    语雪 2025年09月28日

    本文概览:见到尊贵的朋友,不敢看你的脸,只敢看你的脚下,就是低头的意思,所以表示敬称。“足下”是一个敬辞,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都可以尊称对方为“足下”,意思跟今天的“您”相近。1、《战国策...

  • 语雪
    用户092805 2025年09月28日

    文章不错《“足下”为什么是敬称》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