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髫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词语拼音:chuí tiáo。
词语解释:垂髫,汉字词语,亦作垂龆。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词语出处:
1、《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
2、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
4、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垂髫造句
1、别看林干事才二十四五,在村里上至八旬老者下至,垂髫孩子无不尊重她。
2、有山民居于中,其往来种作,黄发垂髫,箪食壶浆,并怡然自乐。
3、风、雷两个部落完全被灭,从鹤龄耄耋到黄发垂髫,全部被杀,没有一个逃脱。
4、雷两个部落完全被灭,从鹤龄耄耋到黄发垂髫,全部被杀,没有一个逃脱。
5、我们到了喜马拉雅山麓的小村,只见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6、在我市,上至七旬翁媪,下至垂髫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玩气排球的行列中来。
年龄的古代称谓如下:
1、孩提: 2~3岁的儿童,指代幼儿时期。
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3、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4、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5、束发:男子十五岁要把原先的两个总角解散,扎成一束髻,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
6、及笄: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
7、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8、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9、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10、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11、花甲、耳顺:六十岁。
12、古稀:七十岁。
13、中寿:八十岁。
14、耄耋:八九十岁。
15、期颐:一百岁。
本文来自作者[雪爪鸿泥]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256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雪爪鸿泥”
本文概览:垂髫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词语拼音:chuí tiáo。词语解释:垂髫,汉字词语,亦作垂龆。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
文章不错《垂髫是指多少岁的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