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共有多少位人口?

中国目前官方人口普查统计人口为13.9亿人。

中国人口增长图

中国目前每两年做一次人口普查,根据中国目前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即便开放二胎政策后,人口上升速度也不会很大,在普查中未登记的人数,也只是存在偏远地区或者多生人口,故人口总数应该在14亿左右浮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1月3日在京发布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长期的人口衰退,尤其是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老龄化,势必会带来非常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已经势不可当,从现在开始亟须开展研究和进行政策储备。

(一)劳动力变化趋势的转折

在过去的一个时期里,中国经历了劳动力的快速增长,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曾经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曾经是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基础。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供给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刘易斯转折点”的出现:2003年出现的“民工荒”标志着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其次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16~64岁)比前一年减少了160万,这标志着中国潜在劳动力资源缩减时代的到来。到2017年,劳动年龄人口总共减少了578万。联合国预测结果显示,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将持续地加速减少,到2050年将减少2亿人。劳动力转为负增长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变数,不仅给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带来结构性转变,同时也对各种相关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的转折

人口抚养比变化的转折点出现于2011年,抚养比从前一年的34.2%提高到34.4%,从而终结了持续了30多年的下降过程。人口抚养比提高意味着人口生产性的下降,边际人口红利为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人口抚养比提高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由少儿抚养比主导的总抚养比提高,其二是由老年抚养比主导的人口总抚养比提高。或者说,同样水平的抚养比,但内部结构不同,一种结构是以负担少儿人口为主,另一种结构是以负担老年人为主。例如,2032年中国人口抚养比将回升到51%左右,与1994年的水平相当,但是1994年的抚养比结构中,少儿抚养比占到83.4%,而2032年的抚养比结构中,老年抚养比占到56%。这两种情况的社会经济含义有很大差别,前者是对未来生产力的投资,后者则是纯粹的消费,对于公共支出而言,这两种负担的意义也完全不同。中国未来抚养比将会在水平和结构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在水平维度上将会出现长达40年左右的上升趋势,在结构维度上将发生从以少儿抚养比为主的结构转变为以老年抚养比为主的结构。这两个维度的变化都会削弱人口的生产性。

(三)生育政策的转向和生育率的回升

对于生育率转变非常迅速的中国而言,如果低生育率不能很快得到扭转,将会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局面。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政策实施后,虽然生育率提高的幅度不尽如人意,但也已经显现出生育率对新生育政策的积极反应。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推算分析表明,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平,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全部出生婴儿中,二孩的比例明显提高,并且超过了50%。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96年开始一直低于1.6,直到2013年回升到1.6,2016年为1.62。如果这个趋势能够得到延续,那么中国的生育率就可以回升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

(四)老龄化动力机制的转换

老龄化进程并非只由一种力量推动,因为老龄化是以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的,老龄化是老年人口与其他年龄人口相对变化的结果。因此,有三种力量会推动老龄化,第一个力量是生育率下降导致出生人口减少,此时即使老年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没有增长,老年人口比重也会提高;第二个力量是老年人口的增长;第三个力量是长寿,即老年人存活的年龄更高。由人口变化的内在机理和历史逻辑所决定,一个人口群体的老龄化过程是分别由不同的力量递次推进的,或者说,在老龄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老龄化的主导力量并不相同。据此,可以把老龄化过程划分为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在老龄化的前期阶段,推动老龄化的主导力量是生育率的下降,中期阶段的主导力量是老年人口的增长,后期阶段的主导力量是长寿。到2040年左右,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的后期阶段,即以长寿为主导力量的老龄化阶段。

(五)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

按照国际经验,人口城镇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在达到50%之前是前期阶段,从50%到70%是中期阶段,从70%到80%是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达到80%即标志着城镇化的完成。中国的人口城镇化进程自1978年启动,从2000年开始加速,到2017年总共提高了40个百分点。按照2000~2017年的发展速度,2018年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可以达到60%。这标志着中国的人口城镇化进程目前已进入中期发展阶段的后半期,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期发展阶段将在2030年结束,届时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为70%;从2031年开始进入后期发展阶段,在2050年达到80%,这意味着中国人口城镇化进程还需要30年左右才能结束。

中国人口拐点逼近

中国各省总人口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赵晓辉)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28日在此透露,截至目前,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超过1亿,宽带接入用户已经超过3010万户。

在第六届中国(北京)移动通信国际论坛的开幕式上,奚国华说,近几年中国每年新增的电话用户数多在1亿户左右,网络用户规模已居世界前列。

他说,在中国通信业的发展过程中,移动通信的持续高速增长尤其引人注目。1988年,中国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并且投入商用之初,全国的移动电话用户仅3000多户,而最近三年,每年新增的用户就有6000多万户。

截止目前,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3.58亿。 奚国华说,移动通信业务在整个电信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达到44.6%。与此同时,进入移动通信网的增值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全国进行移动增值服务的企业已经超过5000家,移动通信业务已成为中国信息通讯业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信息产业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新增电话用户达到4477.8万户,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92亿户。(完)

根据2020年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人口情况如下:1. 广东省:1.26亿人2. 河南省:1.06亿人3. 四川省:8.33亿人4. 湖南省:6.61亿人5. 河北省:7.53亿人6. 安徽省:6.03亿人7. 湖北省:5.95亿人8. 山东省:10.1亿人9. 江苏省:8.56亿人10. 辽宁省:4.35亿人11. 云南省:4.59亿人12. 福建省:4.53亿人13. 吉林省:2.87亿人14. 陕西省:3.72亿人15. 江西省:4.47亿人16. 广西壮族自治区:4.65亿人17. 贵州省:3.56亿人18. 重庆市:3.46亿人19. 山西省:3.51亿人20. 天津市:1.60亿人21. 黑龙江省:3.26亿人22. 上海市:2.77亿人23. 内蒙古自治区:2.66亿人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96亿人25. 浙江省:6.72亿人26. 宁夏回族自治区:6.56亿人27. 青海省:1.57亿人28. 西藏自治区:3.58亿人以上总人口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人口可能会有一定的浮动。

本文来自作者[飞柏]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1212.html

(11)
飞柏的头像飞柏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飞柏的头像
    飞柏 2025年09月24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飞柏”

  • 飞柏
    飞柏 2025年09月24日

    本文概览:中国目前官方人口普查统计人口为13.9亿人。中国人口增长图中国目前每两年做一次人口普查,根据中国目前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即便开放二胎政策后,人口上升速度也不会很大,在普查中未...

  • 飞柏
    用户092404 2025年09月24日

    文章不错《中国一共有多少位人口?》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