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意思含义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出自《庄子·胠箧》,意思是: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社会就会没有盗乱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原文为: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译文: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

扩展资料:

庄子本意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出自《外篇·胠箧》,但和《杂篇·盗跖》也有很大关联。有一些学者认为庄子中的一些内容是对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本人的攻击,甚至质疑盗跖篇的真伪,这其实是没有从老庄学说本身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命题。

庄子三十三章,通篇的主要思想有三:齐物论,本我说和本职说

所谓齐物论,是道家基本主张。道家认为贫富差距产生贪,没有贫就没有富;等级差距产生歧视,没有贵就没有贱,矛盾是差异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

同理没有圣人,就没有大盗,当你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时候,制造了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在《道德经》里,老子是这样表述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没有差异就不存在圣人和大盗。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是道家的观点。道家认为天地是浑然一气的,这种混沌的状态包含了所有的变化与可能性所以才是最为完整而完美的。作为人来说只有保持了这种浑然无知的境界才算与天地同德。而所有的机巧都是对这种浑然的破坏,破坏了这种状态就会生出种种是与非得问题。圣人正是有了机巧(按他们的说法)所以打破浑然状态,他们使人类不再懵懂而由此生出种种因自我的意识的产生而产生的不好的行为,因此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出自《庄子·胠箧》,意思是: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社会就会没有盗乱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原文为: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译文: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

扩展资料:

庄子的散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本文来自作者[惜翠]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1069.html

(10)
惜翠的头像惜翠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惜翠的头像
    惜翠 2025年09月23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惜翠”

  • 惜翠
    惜翠 2025年09月23日

    本文概览:”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出自《庄子·胠箧》,意思是: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社会就会没有盗乱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原文为: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天下平而无故矣。圣...

  • 惜翠
    用户092303 2025年09月23日

    文章不错《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意思含义》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