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求读音:[rǎn][qiú]。
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实际上,孔子也是很欣赏冉有的。《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立像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子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艺”。《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冉求不重仕德的修养,从来没发表过关于仁、义、礼、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方面的看法,也没向孔子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自己学习,“仁”的力量不够,孔子批评他根本不努力学习有关“仁”的学说。他不重礼乐修养,认为礼乐教化之事,要等待贤人君子去做。他对孔子不是绝对服从,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陈寿认为他的政事可和颜回的仁、伊尹、姜尚的政绩相媲美。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祭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以他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赠“徐侯”,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彭城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改和“徐公”,从祀孔子。
春秋时期名人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人物和思想家。以下列举了一些春秋时期的知名人物:
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又称孔夫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
2、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深受后世儒家重视,强调人性善良、提倡仁爱和仁政。
3、孙武(公元前544年-公元前496年):又称孙子,是中国古代军事家、战略家,他著有《孙子兵法》,被誉为军事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4、邹子(公元前550年-公元前480年):邹忌,春秋战国时期邹国的国君,是一位睿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以智勇双全著称。
5、伯夷和叔齐:是商代末年的贵族子弟,他们因为拒绝吃周朝的粟而被贬棘原,被后人称为“贤良之士”。
6、宋国的晏婴(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77年):是春秋时期宋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智勇双全,为宋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7、鲁国的管仲(公元前725年-公元前645年):管仲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通过各项政策改革帮助鲁国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这只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分著名人物,还有许多其他的名人为那个时期增添了辉煌的历史光彩。
本文来自作者[高朗三岁啦]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4072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高朗三岁啦”
本文概览:冉求读音:[rǎn][qiú]。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
文章不错《冉求怎么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