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预计净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率=160000×4%=6400(元)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5×100%=40%

年折旧额=年折旧率×每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 折余:折旧以后的余额

第一年年折旧额=40%×160000=64000(元)

第二年年折旧额=40%×(160000-64000)=38400(元)

第三年年折旧额=40%×(160000-64000-38400)=23040(元)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即:倒数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折余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剩余价值在两年间平均摊销

第四年、第五年每年年折旧额=1/2×[160000-6400-(64000+38400+23040)]=14080(元)

教您一招检查的窍门:64000+38400+23040+14080×2=160000-6400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怎么计算啊。

1、应提折旧额分两部分,第一年的3个月和第二年的9个月,

第一年3个月折旧=860*2/5*3/12=86,

第二年9个月的折旧=(860-860*2/5)*2/5*9/12=154.8,

所以最后2009年应提折旧=86+154.8=240.8

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因为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值*(1-预计净残价值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的年限总和。

年数总和法的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固定资产: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

扩展资料:

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全部转到产品成本中。那么转移的价值应为100%,简化为1。简单地说当某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部折旧结束时,其折旧率总和应为1,用数学式子表示为:折旧率总和=1。

现在我们把这个式子展开如下:

折旧率总和=1

=(1+2+3+……+10)÷(1+2+3+……+10)

=(1+2+3+……+10)÷55

=1÷55+2÷55+3÷55+……+10÷55

假如某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10年,那么它的第一年折旧率我们就可以规定为10÷55,第二年规定为9÷55,第三年规定为……,第10年规定为1÷55,10年使用期结束就正好是折旧100%。

以上是使用期为10年的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折旧法的折旧率式子的来源过程,如果是20年的话,我们只要用式子:

折旧率总和=1

=(1+2+3+……+20)÷(1+2+3+……+20)

=(1+2+3+……+20)÷210

=1÷210+2÷210+3÷210+……+20÷210

同样可以求得20年中各年的折旧率。

在会计工作或各种各样的会计考试中往往要求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某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传统的计算方法是:

例:某医院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4000元。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和最后一年的折旧额。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2=52800元

由此看出,用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某年或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比较麻烦,当该设备寿命是10年甚至更长的时候,那计算量就相当大了。但是经过本人利用数学归纳法,反复演算得出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公式如下:

1、第n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1)*2/N

M:表示固定资产原值

N:表示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n:表示所求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年份

按上例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1-2/5)^(3-1)*2/5=86400元

2、最后2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2)-m]/2

m:表示净残值

按上例最后一年应提的折旧额= [600000*(1-2/5)^(5-2)-24000 ]/2=52800元

判断什么时候转为直线法的标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年数总和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双倍余额递减法

本文来自作者[咸玉研]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8468.html

(14)
咸玉研的头像咸玉研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咸玉研的头像
    咸玉研 2025年09月19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咸玉研”

  • 咸玉研
    咸玉研 2025年09月19日

    本文概览:双倍余额递减法:预计净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率=160000×4%=6400(元)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5×100%=40%年折旧额=年折旧率×每年年初固定...

  • 咸玉研
    用户091912 2025年09月19日

    文章不错《会计—双倍余额递减法》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