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八年级 下册物理知识考查中,最能体现能力的就是物理计算题。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15道关于八年级下册物理的计算题,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下册物理计算题:第1-5道
1、 把一块重为G=3.4N的矿石,挂弹簧测力计上,并把他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9N,g取10N/kg。求:
⑴矿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⑵矿石的体积;
⑶矿石的密度。
2、仁爱礁是我国的固有领土,隶属我国海南省三沙市,中国公务船只定期在那里巡视,如图14所示是我国一艘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综合公务船.
(1)该船以20km/h的速度匀速航行了5h,则航行的距离是多少?
(2)若该船的声呐探头距海面深度为10m,则该声呐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该船满载时排水量为5x106kg,则船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各为多少?
(海水密度为1.03x103kg/m3,g取10N/kg)
3、如图所示茶壶,底面积为100 cm2,当其盛满水时,容积 4 dm3,水深12 cm,(不计茶壶的厚度),若 茶壶质量为300g,求: (1)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2)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
4、有一种气压保温瓶其结构如图所示。用手压下按压器,气室上方小孔被堵住,在瓶内气体压强作用下,水经出水管流出。按压器面积为S0 cm2,瓶内水面距离瓶底的高度为h cm,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口h0 cm。已知弹簧的平均弹力为F0 N,外界大气压为p0 Pa,水的密度为? kg/m3,按压器所受重力忽略不计。要将水压出管口,求:(1)瓶内水面上方的压强至少要多大? (2)瓶内外气体对按压器的压力差?F至少为多大?(3)在按压器上至少要加多大的压力?
5、有一块花岗岩碑石,其体积是4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28g,体积为10cm3.求:(1)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2)这块碑石的质量是多少吨?28.(本题5分)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17.8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10mm2.(?铜=8.9?103kg/m3)求:(1)铜线的体积.(2)这捆铜线的长度为多少米?
八年级下册物理计算题:第6-10道
6、(本题7分)有一个质量为200g玻璃瓶,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700g,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1000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400g,求(已知?水=1.0?103kg/m3):(1)空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总质量;(3)金属颗粒的总体积;(4)金属颗粒的密度.
7、把一块重为3.6 N的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把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1 N。求:(g取10 N/kg)
(1)矿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矿石的体积。
(3)矿石的密度。
8、 把一个边长为10 cm的立方体物块,用细线系着放入底面积为200 cm2,重为4 N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此时物块刚好与容器底轻触,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始终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请你:
(1)试判断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 cm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
(2)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8 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Pa?
(3)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8 cm时,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m3?
(4)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8 cm时,容器中水的重力为8 N,求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
9、蜂鸟是人们已知的质量最小的鸟,它的卵也是人们已知的最小的卵,有一只蜂鸟,产下了一只卵后自己的质量仅为2g,若这枚卵的重仅仅1.96?10-3N,那么这只蜂鸟产卵前的质量为多少克?
10、12分)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m2(g取10N/kg).
求:(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计算题:第11-15道
11、如图所示茶壶,底面积为100 cm2,当其盛满水时,容积 4 dm3,水深12 cm,(不计茶壶的厚度),若 茶壶质量为300g,求:
(1)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2)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12、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N,F=10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5分)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6分)
13、随着时代的进步,轿车的车速和性能有了较大提升,某娇车如图所示,它的质量是1.6 t,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2 m2
(1)求它空载时,静止在地面上受到的压强 (取g=10N/kg)。(5分)
(2)当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 (选填?不变变大变小?)(2分)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
14、一辆载重卡车连同货物一起的总质量m=4.5?103kg,在F=4.0?103N的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lmin内行驶了900 m,(取g=10 N/kg)求:(1)卡车连同货物受到重力的大小; (2)卡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八年级物理题,快啊,要详细过程,不抄袭。
全部初中物理公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4、密度的定义式
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
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
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5、浮力的计算
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
W总=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 Q放=qm)
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Pt
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P=I2R P=U2/R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2+……
23、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f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f:频率
二.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5. 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 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已知:v1=72km/h=20m/s , v2=340m/s , t=4s
求:s3
解:汽车运动的路程s1=v1×t=80m
声音运动的路程(一个来回的总路程)s2=v2×t=1360m
那么,汽车开始鸣笛时与山崖的距离为s=(s1+s2)/2=(80m+1360m)/2=720m
"此时"他们距山崖的距离为s3=s-s1=720m-80m=640m
本文来自作者[翠彤]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798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翠彤”
本文概览:在 八年级 下册物理知识考查中,最能体现能力的就是物理计算题。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15道关于八年级下册物理的计算题,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下册物理计算题:第1-5道...
文章不错《15道八年级下册物理计算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