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三大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参赛。
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只限报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1件。
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终审的结果是,参赛的三类作品各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且分别约占该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
全民挑战杯:与社会媒体紧密合作,打造综合电视、广播、报纸、周刊、网络、微博等载体的立体传媒平台,挖掘“挑战杯”内涵,推广“挑战杯”文化,
以新锐的创意触动公众心灵,以广泛的传播扩大赛事影响,以社会的美誉彰显青年责任,让“挑战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国家盛事。
全球挑战杯:向全世界的青年大学生发出邀请,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著名高校参加竞赛,举办国际大学生创业夏令营、创业大讲堂等活动,让中国成为全球创业青年的向往之地,让“挑战杯”引领世界的目光。
关于作品类别:有学生的发明创造,科技论文,科幻绘画,科技实践活动,有老师的科技发明和教具制作。
关于论文格式: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主体是学生,不要求非得有摘要、关键字等等。一般有背景(发现问题)、方案设置(解决问题)、实验过程,再加上说明或者解读什么的就可以了。注重的是内容,不是格式。文库有的是,你可以看看。
关于项目:大多数人想不出来。所以想出来做出来的是少数,能获奖的地方或者单位都有高额奖励。不少人想从网上求助找到好项目,全是痴心妄想。我要是告诉你好项目不如我自己去参赛,还有拿钱的可能(听说我们这里获全国一二等奖得万儿八千的,三等奖得五千)。所以,自己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解决之前可以先和搞过科技创新大赛的辅导老师联系下,大致揣摩下项目的可行性。解决问题时可以向一线生产人员求助,比如修电器的,做车床的,卖各种材料的,修自行车的等等。
项目要求:科技性(运用科技原理,而不是制度、政策的更改),创新性(前所未有,或者前面有,但是和你的做法不同,你的项目有优势),可行性(最好做出实物来,如果做不出来可以搞模型,比如电梯模型,不好弄模型可以搞论文,比如治理闯红绿灯的论文;再就是注意性价比,不要太昂贵、但是效果好不哪去的)。
评审时,评委先查看项目的申报书、查新报告和其他(一般至少要有个简介或者说明的东西,并且附有照片即可),最后要看实物。
评审程序:县级审核,地市级审核,然后省级审核。地市级申报到省级,至少是全国三等奖(好像实际是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赛区三等奖,但是一般都说全国三等奖。这个我不是很确定)。我们这里(山东潍坊昌邑)如果获奖地方上就有奖励。
本文来自作者[忆寒]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52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忆寒”
本文概览: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册...
文章不错《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类型包括》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