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感觉抽水台班被虚报,如何正确审减?
在工程项目审核中,抽水台班这项费用一般较高,争议也较大,很多审价人员对抽水台班的审核束手无策。
曾经几次有老板请我当救火队员,为什么说是救火队员?都是因为结算审价的时候,签证的抽水台班问题发生了争议。审核方看着这么多台班,知道有问题却不知道怎么审核;被审核方又埋怨台班费用算少了,亏本啦。
那作为一名审价人员,究竟应该如何审核抽水台班?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并不是签证资料反映多少台班我们就算多少,也不是签订的资料价格是多少就是多少。
作为施工单位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好相关资料,保证抽水台班费用能正常算到手。
那你就要问粽子老师抽水台班究竟应该如何去审核?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看到的案例:有一个办公楼项目,采用基坑地下水处理采取管井井点降水方式抽水降水,经审核的方案是将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1-2米。
当时分析了地勘报告,工程地质复杂,场地地势相对较低,存在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室水位高,通过降水井观测水位深度为6m。从上边简图分析,降水深度达到5米左右。
谨记并不是说降水井就是一直降水,降水过量也不是好事,不仅仅是抽水台班增加,也许会引起基础土质发生变化等问题。
项目已经竣工验收,施工单位报了一项抽水台班的费用200多万元。当时的审价人员就被这项费用所吸引,因为仅仅是抽水台班就200多万元。
审计时,要求必须提供什么资料?粽子老师告诉你,审价人员从资料审核入手,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相关的抽水台班资料:
施工日志
监理日志
降水的方案
管井降水水位监测记录记录表(很多项目都缺乏这张表)
台班的签证资料
在方案和记录表详细反应出降水的实际情况,清晰反应出水泵的流量、抽水口径等信息,其中数据的逻辑务必合理。
回到案例工程,该工程水位监测资料缺乏、竣工资料缺漏较多、抽水时间也较长。
审价人员就在思考:抽水台班签证数量是否属实;抽水时间是否合理。只要突破了这两个问题,大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降水时间200天,经过大概的统计抽水1.5万台班,共12万小时,日均抽水75个台班,场内正常使用的降水井为29个,每个降水井日均抽水2.58个台班(基本上水泵一直在工作)。
按设计要求,基坑使用期间,水位监测每日不能少于两次,但是送审资料没有水位监测记录。
疑点当时审价人员就困惑了,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该知道如何控制降水的水位,保证不会降水过量。如果没有做水位监测,怎么能控制降水有没有过量。
根据台班签证资料显示,大部分的降水井都是24小时作业,难道抽水泵从来都不会坏掉(几乎没这可能)?
类似下图的记录表,这类表格签证台班是不具备说服力的。
表中每天每个泵都是3个台班,抽水时间每天不间断。
从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里边根本反应不出详细记录的关于抽水台班的任何信息,就只是写了降水井抽水(我们在想是不是施工单位故意这样做?但是故意做手脚也应该做出水平啊)。
审价突破从施工单位提交的资料没办法审核真实的数据,只能想其他办法,审价人员想到,降水不是要用电吗?
要找到根源就从用电量入手。
但是当时降水用电并没有单独设置电表,如果单独设置了电表用于降水的,那核对台班数量就很容易啦(直接反算)。
审核人员调出了该项目的电费清单,用电总量为44万度,包括了基础主体的生产用电及整个工地上的生活照明用电。根据送审抽水台班的用电量定额消耗量分析约为40万度,与整个工地现场的实际用电总量才相差4万度,一期工程的建筑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其主体部分不可能只用4万度电,说明签证台班的数量存在大量水分
本文来自作者[埋愁海]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481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埋愁海”
本文概览:建筑施工中感觉抽水台班被虚报,如何正确审减?在工程项目审核中,抽水台班这项费用一般较高,争议也较大,很多审价人员对抽水台班的审核束手无策。曾经几次有老板请我当救火队员,为什么说...
文章不错《工程已经结算甲方监理已经签字认可还存在虚报工作量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