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提出来的 。仁义礼智信,汉语词汇,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为历代儒客推崇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区别如下:
1、孔子是儒家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
2、孔子思想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老子思想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
3、孔子主张恢复到周,老子主张恢复到尧舜。儒家主张用 “德”来整治天下,达德以求道。而道家思想讲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张恢复到原始氏族社会,用“道”来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于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但最终也落实到社会中来。
扩展资料
1、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2、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下一句是“忠孝勇恭廉”
1、“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五常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2、“温良恭俭让”意为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五种美德。
3、“忠孝勇恭廉”指忠心、孝悌、廉洁、羞耻、勇敢。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
扩展资料:
仁义礼智信的来源:
仁义礼为孔子提出并组成一个系统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
董仲舒又加入“信”
温良恭俭让出处:
春秋·鲁·孔丘(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本文来自作者[蝴蝶蓝]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465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蝴蝶蓝”
本文概览: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提出来的 。仁义礼智信,汉语词汇,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为历代儒客推崇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文章不错《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