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杜甫诗三首原文

杜甫诗三首

1 望岳

原文:.《望岳》(唐)杜甫

(东岳泰山)

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曾”通“层”,此为通假字,原文为“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①。

注释: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直到近代才有诗人黄莽(山水悟道)在《清晨登悬剑山》中写出“登高方始远,天地纳于心。”之佳句。

全文翻译:望 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2 春望

原文: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尖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连续三个月。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

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3 石壕吏

原文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1、暮: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2、投: 投宿。

3、吏: 管理,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叫嚷,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上前,向前。

13、致:对……说。

14、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15、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16、戍: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至:捎信回来。

18、新:最近,刚刚。

19、存:活着,生存着。

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2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2、室中:家中。

23、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24、唯:只,仅。

25、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26、未:还没有。

27、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28、完裙:完整的衣服。

29、老妪(yù):老妇人。

30、衰:弱。

31、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32、应:响应。

33、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34、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35、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36、备:准备。

37、晨炊:早饭。

38、夜久:夜深了。

39、绝:断绝;停止。

40、如:好像,仿佛。

41、闻:听。

42、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43、明:天亮之后。

44、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45、独:独自。

46、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陋室铭 原文:山不在⑴高,有仙则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⑶。斯是陋室⑷, 惟吾德馨⑸。苔痕上⑹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⑺,往来无白丁⑻。

可以调素琴⑼,阅金经⑽。无丝竹⑾之⑿乱耳⒀,无案牍

⒁之劳形⒂。南阳⒃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⒄。孔子云:“何陋之有⒅?”

注释: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 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有学问的人。

⑻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弹奏。素琴:素雅的古琴。

⑽金经:指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⑾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⒃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⒅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一词多义

⒈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无丝竹之乱耳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⒉往来:

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词类活用

⒈名:名词作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⒉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⒊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⒋乱: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⒌劳: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⒍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⒎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爱莲说 原文:爱莲说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⑵。晋陶渊明独爱菊⑶。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⑸而不染⑹,濯清涟而不妖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⑻,香远益(9)清(10),亭亭净植(1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2)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13)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4);莲,花之君子(15)者也。噫(16)!菊之爱(17),陶后鲜有闻(1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9)?牡丹之爱,宜乎(20)众矣!

[编辑本段]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周濂溪集》。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

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特别。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染:沾染(污秽)。

7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涟:微波。妖:美丽而不端庄。

8通:贯通。

9直:挺直。

10不蔓(w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生枝蔓。枝:长枝节。

11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更加。

12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13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句末语气词。

14隐逸:隐居的人,隐士。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者:~~的花。

1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因为牡丹看起来十分浓艳,所以这样说。

16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17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8菊之爱:对菊花的喜爱。

19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20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1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22众:多。

23宜乎众矣:当然人很多了。

桃花源记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注释: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划行。

远近:偏义副词,这里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夹岸:两岸。

杂:别的,其它的。

芳:泛指花朵。

鲜美:鲜艳美丽。(古今异义)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惊异、诧异。(词类活用)

复:再次

前:前行(词类活用)

欲:想要。

穷:原指处境困难。同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便:于是,就。

得:看见。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舍弃。

初:起初,刚开始。

才:刚好。

通:使......通过。(使动用法)

复:又。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

平:平坦。

旷:宽阔。

舍:房屋。

俨然:整齐的样子。(古今异义)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互相通达。(“交通”一说 互相交错。)(古今异义)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种作:耕种劳作。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下同。(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于是,就。

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详细、详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问讯:询问打探(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子:指妻子、儿女。(古今异义)

邑人:同乡的人,乡邻。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古今异义)

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于是。

间隔:隔绝。

今:现在。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为:给。

具言:详细地说。(具:通“俱”详细、具体。)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停:停留。

辞:辞别。

去:离开。

语:对……说,告诉。

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为:介词,向、对。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及:到达。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诣:晋谒,拜见。

如此:在桃花源的见闻。

即:便。

遣:派遣。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标记。

遂:最终。

复:再。

得:找到。

高尚:品德高尚。

士:隐士。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 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未:没有。

果:实现。

寻:不久。

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杜甫在登高中表现自己一生因生活艰难而白发增多的两句

楼主说的自古帝王州是王安石所作的吗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作者: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杜甫的诗三首是这几首,没有自古帝王州

杜甫诗三首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一生因生活艰难白发增多。

本文来自作者[家佳妮]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41.html

(22)
家佳妮的头像家佳妮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家佳妮的头像
    家佳妮 2025年07月31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家佳妮”

  • 家佳妮
    家佳妮 2025年07月31日

    本文概览:杜甫诗三首1 望岳 原文:.《望岳》(唐)杜甫 (东岳泰山) 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曾”通“层”,此...

  • 家佳妮
    用户073102 2025年07月31日

    文章不错《高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