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试驾的车型是,比亚迪的汉EV。
因为我个人是一个大众粉儿,所以对国产车的关注度不是很高,对比亚迪这个品牌的记忆早已尘封多年。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就是:
车便宜,能开就行,要啥自行车啊 随便造,也不心疼记得N年前,我的一个前同事买了一辆手动档的F3,之前就听人说这老哥号称“车神”,当然此车神非彼车神,咋滴腻,也许你们都不信,原因有二:
1、十年左右的老司机们,你们经历过科目三考试吧,其中有一个项目叫百米加减档,就是在车辆从起步开始,要在行驶100米之内,完成从一档到五档的升档切换。这兄台开着他心爱的F3只需要30多米就能完成换档,之前我都不信,我合计那不还得憋灭火啊。
还得感谢当时的领导让加班,给了我一次体验车神车技的机会。恰好那天我没开车,蹭他的车到地铁口,那天就我自己,所以理所应当了坐了副驾驶的位置。
Show即将开始,当时说实话我挺紧张,我紧张的是车神没秀成功会出糗,不过10秒过后,我明白是我多虑了,我还没来得及看档把,随着车的缓缓起步,
只听”哐“、”哐“、”哐“几声沉闷而又清脆的换档声,从车辆出现轻微的抖动,到剧烈的摇晃,我仿佛坐在了一头咆哮的公牛身上。
我强忍着恐惧向下看了下档把的位置,哇塞。。。。。。果然已经升到五档了,抬头再看下外面,你会发现没开出去多远。
我瞬间五体投地,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我的同事,心想:这样都没把车憋灭火也真是没准了,再说了车这么开,不心疼么?
2、这老哥开车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开车的时候偶尔会玩玩网游,把手机放在中控台上面,然后一手扶方向盘,一手点击屏幕刷怪升级,
有时候刷high了,就直接伸手过去放技能。听经常坐他车的同事反映,他有一回在行驶中,刷了个大副本,还爆了极品装备。所以说玩网游的同胞们,
你们能想到你的队友是在啥样的条件下跟你一起浴血奋战的么?
虽然有点虚构成份,但是有些内容也作为反面教材提醒大家注意行车安全。闲话不多说,进入正题吧,接下来,我们今天的主角登场——————
上图:
氢氪出行深度试驾组织的探店活动:
主角在这里:
在4S店的展厅里刚看到它的时候,就有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你上学期间你从来没咋关注过的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同学,几年之后,在一次同学会上,
你看到了一个很惊艳的美女,当你得知是她并且名花有主的时候,几个感叹词在你脑海中闪现,依次是:啊?我去!!!哎。。。。。。
先说说一些静态感受吧:
颜值:
我给打7分吧。纤细的车灯,银白色的进气格栅加上扁平化的前脸设计,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浓浓的运动气息,跟特斯拉的Model3神似,不会是山寨货?大大的问号,一会一定要探个究竟。
再看下侧面线条,笔直且棱角分明的腰线设计,从车头延伸到了后门,像极了斯柯达的速派(个人很喜欢这样的设计),再配合这骚红的金属车漆,给整车又带来了一丝灵动感。
需要吐槽下这个轮毂,图中的这款是一辆前置前驱的版本,19寸的大轮毂选用的这个配色和形态拉低了整车的气质,哪怕效仿下阿特兹也说得过去啊。。。。
尾部设计采用了目前很多车型流行的贯穿式镀铬条,尾灯的扁平化加上两侧连体设计看上去有的像是林肯MKZ和福特野马的混合体,确实有种美系车那种很硬派的感觉。
外观上我的个人感受就是:比亚迪这几年肯定是做了不少功课,汲取了各大主流车型的外观设计,也融入了一些自己的小心思,更迎合了国人的审美。
空间:
先说前排空间,本人175的身高,标准体型,在正常的驾驶坐姿,头部距车顶大概有不到两拳的距离,头部空间尚可,如果身高较高的人乘坐,会感觉到空间不充裕。
腿部空间倒达到同级别水准,无论是主驾还是副驾,乘坐过程中两腿都能完全自由伸展,不受拘束。
再说后排,跟前座距离目测是跟凯美瑞同一级别,但是对于将近5米车身、2米92轴距的车来说,没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或许对于这款运动定位的车,设计得过大会显然不伦不类?
后排的座椅整体后倾稍大些,至少我一坐上去就有一种包裹感,不太容易挣脱的感觉,正常坐姿情况下,头部空间和前排差不多。这里,我们要夸赞一下后排的中部空间,
对于一款多连杆后悬的车来说,很多车型后排地面都有很高的一块隆起,这部车很显然规避了这个问题。
后背箱达到了同级别豪华车的水准,目测有1.3米的进深,家用、外出都没有什么问题。
科技感:
最显眼的当属这个中控大屏,和方向盘的宽度相当,尺寸堪比一台17寸宽屏液晶显示器,试驾人员还给我们演示了下这套安卓系统,不同的app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操作风格,自动旋转大屏来提升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这个功能很人性化,可圈可点。
换档杆看起来很有特点,加上这个海洋蓝的氛围灯,科技范十足。
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模式切换的小拨片,太不显眼了,要是旁边没有功能上的标注,还以为是个装饰~~~~
其他方面的配置像自动泊车、主动自适应巡航、等等配置,大家网上查阅相关参数即可,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电池:
对于一辆EV车,必须要了解它的电池,无论是安全、续航都是消费者最绕不开的话题。
汉EV这款车是比亚迪第一台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说到刀片电池,大家首先要了解下磷酸铁锂电池。
比亚迪是靠它起家的,早些年的电动车和近些年的大型商用车型都在使用这种电池,这种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是很高的。但是它的先天的短板就是电池密度低,说白点儿就是续航不足。
比亚迪在这方面也是花了心思去突破和创新,通过调整了电池包内电池的布局,采用“刀片”状的结构去排列一个个的电芯,然后再将一条条的“刀片”堆叠在一起,这样在空间利用率上就有了显著的提升,
再加之管理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构造等各方面的重新优化,最终达到了安全性高和续航长两者的兼顾。
好啦。已经写了这么多了,我早已迫不及待了,赶紧跟大家聊一聊动态部分吧。
试驾车是它的EV四驱高性能旗舰版本,试驾当天天气不错,微风,而且是下午2点的平峰时段,地点呢大概属于城市的一环路位置,整体上属于正常路况。
第一圈由4S的驾驶小哥亲自操刀,除了带我们熟悉试驾路线,更多的还是秀这台车的性能。
首先声明下,我们在来之前肯定是做了功课的,早有耳闻这位“大汉”是出了名的猛,所以没那么紧张。
前半段使用的是经济型模式,过程中我的感觉是,试驾小哥为了突显它的运动模式下的动力,油门没给的太狠,但是作为副驾驶的我,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每次加速我都有很明显的推背感。汉EV全系配备了Brembo卡钳,也足以把同级别车型按在地下摩擦了。
也为了体现它的刹车性能,驾驶小哥也是刻意演示了几次在距离前车不远的地方急加速,再紧急制动,我的心跳那时刻就像车速一样跌宕起伏。
正当我开始回过神,情绪逐步刚开始缓解时,接下来发生的十秒让我的稳定情绪灰飞烟灭。就听小哥的一声:"下面我们开启运动模式试一下。“
我下意识地向前方瞄了一眼,原来已经快上桥了,前面没几辆车。然后我就觉得我像被”崩“出去一样,紧跟着就是失重感,前1、2秒最强烈,
这种状态持续了能有5秒左右的时间吧,这几秒我真有一种被世界遗弃了的感觉,上一次还是几年前在坐过山车的时候体验到的。我依然记得,我当时说了N个哇塞。
后续部分就是常规的超车、并道,下了桥调了个头直到换成我来试驾,在此省略吧:)
PS:原谅我没开过更好的性能车,至少在这部车上让我体验到了魂不附体的感觉。要知道这部车的自重有接近2.2吨,所以动力上给10分,没毛病。
因为第一波的试乘,让我对这位大猛兽有了直观的认识,心里面一直在告诫自己,点到为止,本身就没开过这车,就不要尝试过多的动作了吧,当家用车开吧。
当我上了主驾以后,座椅记忆把我送到了比较舒服的位置,然后系好安全带(此处我还体验到了奔驰车的待遇说是自动收紧功能)、
挂档、看左后视镜、打转向灯、鸣笛、给油出发!!!哈哈哈,有画面感没?唤起各位在驾校学车的这段时光没?
刚到主路上,我似乎就忘了刚才那篇儿了,没有啥顾虑的节奏。因为这车就像是我自己的车一样,可以说是零上手难度,特别好开,动力就不用说了,真是随叫随到,
而且加速真的很线性,没有丝毫顿挫感。每次油门稍微给的重点,方向盘都有轻微的抖动,试驾员给我们说,这是一种主动安全的设计,方向盘做了收紧的控制。
刹车方面也很灵敏,这点很像大众车,给你足够的驾驶信心;我记得在一个交通岗,我稍微深踩了下踏板,ABS就启动了,车身并没有明显的点头。
至于这辆车的底盘悬挂,整体上调教的不错,路感很清晰,反馈及时,过坑过坎的时候显得很有韧性,支撑很到位,对于一些”桥头跳“的路面,车身贴合度不错,并没有飘浮感,可能一方面来自这种偏硬朗的底盘调教,另一方面跟这种大车身有一定的关系。试驾全程有过5次左右的并线超车,车身也并没有很强烈的侧倾。
重点强调下这部车的静音,真的非常优秀,因为全系都配备了双层玻璃,因此对于外部噪音过滤的很彻底,即便车速较快的时候,也感觉不到明显的风噪和胎噪。
为整部车营造了一种很商务很高级的氛围。
试驾综合点评:
市场分析与购买建议:
先来了解下各车型的大体参数和指导价:
试驾的这款高性能旗舰版本官方售价:27.95万元,?国家政策免税,保险+包牌落地价格不到29万的价格,相对于其他版本除了获得了动力方面的巨大优势,
也添加了很多更豪华的配置,比如说:方向盘记忆,后排的座椅的调节、加热和通风等。但是就这样的价格区间对于很多崇尚豪华品牌的消费者来说,
购买意向的可能不高,毕竟这价格已经快够得上BBA了,甚至比一些优惠幅度较大的豪华品牌高了。况且对于3.9s的零百加速性能,使用频率很低,
真是对于性能有极致追求的用户,肯定也是实打实的有钱人,迈凯伦、大牛、GTR这样的跑车,要颜有颜,要逼格有逼格,拿它们来炸街它不香么?
至于其他版本的,无论选择电动和混动版本,价格范围都在22万+,对于这样的定价卖未免有些尴尬,虽然这部车定位是一部C级车,但是我相信更多的用户仍旧会选择考虑B级车的标杆车型,像:迈腾、凯美凯、雅阁等。对于中国消费者,跟风和认品牌的这个习惯真的很无解。
但也不乏有一些用户,单纯就是喜欢玩车,而且比较务实,想同时获得空间大、功能全、性能强劲的体验,而且不太追求像mini?cooper、Model3这类的小资玩物,他们是会考虑汉EV这部车。我想,随着电动车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城市的配套设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是火速扩建,特别是公共车位资源稀缺的城市,充电位无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目标,在这样的需求下,涌现出大量的消费者是情理之中。在我和4S的销售人员的沟通中了解到,这部车的定购量也是空前火热,订车的用户队伍排了老长,而且因为没有现车,至少提车至少要等三个月,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但是我想更多的用户还是在观望中,这与具体的品牌关系不大,电动车固然更经济实惠,也更顺应了未来的趋势,但是毕竟想达到燃油车的普及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电动车的安全性更是大家每天都在讨论的话题,这个的的确确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比亚迪汉EV更像是一部概念车,旨在用它标志自己的工业实力,是车企的一种战略布局。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试驾当天的体验如何、感想如何,这款比亚迪汉EV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民族品牌,不得不说我们的汽车工业在悄无声息地崛起,他们在为汽车文明迈向下一个新纪元争当先锋。期待他们的厚积薄发,期待着我们的大中国能涌现出千千万万的行业先驱,让我们试目以待。
作者:氢氪出行深度试驾官—“屯儿里的加农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去年六月,面哥随雷克萨斯“匠心之旅”走了几个日本城市。有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东京,也有“和纸”原料产地的日本乡村。所见所感能体验到日本对“环境”的重视,也让我对雷克萨斯之后将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充满期待。?
果不其然,5个月后的2019年东京车展,雷克萨斯就推出了品牌首款纯电动概念车LF-30。今年4月份首款纯电动车UX?300e也在国内上市,我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雷克萨斯的“电动化出行体验”。?
作为雷克萨斯进入纯电动市场的排头兵,UX?300e诞生于GA-C平台下,并针对电动车的特性进行了改进,注入了雷克萨斯长达15年的电气化经验积累。
细品,先锋的外观设计
UX?300e保留了UX系列前卫而独特的造型,基本延续了与燃油版车型相同的设计语言,仅在细节方面有所区别,例如ELECTRIC的侧面标识以及全新造型的低风阻轮圈。
纺锤形进气格栅是雷克萨斯标志性的设计,极具品牌辨识度。纯电动UX?300e则具备可变进气格栅功能,能够更大程度上降低空气阻力,带来出色的续航表现。
灯组内部的LED日行灯造型犀利,显得很有攻击性。
车侧上扬的双腰线颇具运动感,车底黑色护板的搭配也是恰到好处,衬托出作为一款SUV车型应有的硬朗气质。
轮胎配备的是邓禄普ENASAVE?EC300+主打节能舒适,与新车定位十分相符。
车尾贯穿式尾灯造型源于赛车尾翼,也兼顾了空气动力学理念。尾门处特殊的纺锤形折痕,与车头相呼应。
感受,机械美感的内饰
UX?300e内饰采用了“一座掌控”设计理念,其核心是所有与驾驶有关的功能按键,均以驾驶员为中心展开,提升操作便利性,大量实体按键则营造出了机械美感。
各种材料的选用非常考究,比如之前就已经见过的“和纸纹理饰面”也出现在UX?300e上,在电动车阵营里营造了独树一帜的质感。
UX?300e搭载了7英寸中控屏,与左侧石英表相融合,颇具豪华感。
和混动版一样,UX?300e采用了带拨片的真皮多功能方向盘。
换挡杆采用了更为巧思的设计,并带有增强制动能量回收的B挡。
空调控制面板采用钢琴形式,上方屏幕可显示相关信息。中控屏上也有更直观的空调信息。
雷克萨斯UX?300e搭载双温区自动空调,后排带有出风口,并且配备有花粉过滤装置。
作为雷克萨斯御用的音响品牌,Mark?Levinson也出现在这台UX300e上,舒适安静的驾乘中还能够拥有天籁般的音乐伴随,难道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汽车生活吗?
驾驶,在城市穿梭中流畅自如,毫不拖沓
驾驶感受上,雷克萨斯全新平台的车型都有着极具欧系车的风格,底盘没有一丝拖沓感,干脆果断的处理好感倍增,在舒适的基础上加入了年轻喜欢的运动风格。?
动力输出上,全新纯电动UX?300e搭载雷克萨斯高输出永磁同步电动机,最大功率204马力,峰值扭矩300牛·米,专属的PCU控制系统能够精准控制着驱动力,并保持出色的加速响应。
运动模式下,动力立刻变得十分激进,轻踩加速踏板就能感受非常有力的加速。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7.5s,完全满足日常使用。
雷克萨斯UX?300e的方向盘后侧配备有拨片,用于调节动能回收强度。这套系统共有三档强度可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辅助刹车的作用。
这台UX?300e有一个让我无法忘记的优点,NVH。在这个级别的豪华品牌里,能有如此优秀的噪音控制确实非常难得。整个试驾过程里,似乎我听不到大广州的嘈杂与喧嚣,风噪、路噪、底盘弹跳的声音,都被排斥在驾驶舱之外,整个行驶过程异常舒服。
需要补充的是,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电动车的NVH要比燃油车好,甚至我之前也这么想。但和几个主机厂的NVH专家聊过后,才知道自己之前是多么浅薄。电动车因为没有了发动机的声音,很多以前不被留意的细小声音就暴露出来,甚至电动车的电流声也成为工程师头痛的问题。
底盘部分,雷克萨斯UX?300e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配置,电池位于底盘下方,因此整车重心比较低,有助于提升操控感受。底盘非常紧实,悬架对于颠簸和坑洼的过滤化解十分到位,弹簧回弹速度很快,大部分震动都不会传递到车厢内,舒适性表现出色。
UX?300e采用三元锂电池组,容量为54.35kWh,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达到现阶段主流的400?km。
充电则支持两种方式:理想状态下,32A或更高电流的交流充电桩充电,从0充电至100%仅需6.5小时;最大125A的直流快速充电,从0充电至75%仅需50分钟。
此外,纯电动UX?300e可对电池芯,电池包以及总电压实现三重监控,同时辅以电池温度管理系统,有效提升电池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
整个试驾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雷克萨斯UX300e的“谨慎可靠”。比如,官方给出的NEDC工况400公里的续航十分真实,实际续航能够达到360公里,做到了标称值的90%,在电动车绝对是稳扎稳打的选手。正是这份“谨慎可靠”,给了购买它的消费者十足的信心。
联动,智能互联不可缺
UX?300e搭载全面升级的LEXUS?CONNECT雷克萨斯智行互联服务。用户可通过e-LEXUS?CLUB智能手机应用进行远程充电、电量管理、远程开启车内空调以及调节座舱温度等智能控制。还可通过车家互联功能,远程控制家中已接入互联网的智能家电,提升生活便利性。
同时,UX?300e还配备了雷克萨斯在中国首次采用的数字钥匙。车主可远程授权他人使用车辆,实现车辆的共享共用。是不是离你期待的“绿色出行”又近了一步?
面哥总结:为什么选择雷克萨斯的纯电动?
对雷克萨斯而言,“纯电”只是驱动形式的不同,独特的驾乘质感、匠心的工艺、优秀的品质才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而选择雷克萨斯的“纯电动”,既是追求一种品位、先锋的设计,更是选择一份安全与安心的保障。30年来,雷克萨斯带给我们的是匠心品质下的燃油车型和智·混动车型;未来,我相信雷克萨斯的电气化出行体验依然让人怦然心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来自作者[惜菡]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351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惜菡”
本文概览:今天我们的试驾的车型是,比亚迪的汉EV。因为我个人是一个大众粉儿,所以对国产车的关注度不是很高,对比亚迪这个品牌的记忆早已尘封多年。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就是: 车便宜,能开就行,...
文章不错《大众粉为何民族自豪感爆棚?》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