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云南民族淳朴的词语

1.形容民风纯朴的成语

稻谷飘香 牛羊肥壮 热闹非凡 应有尽有 热情好客 直率大方 香花遍野 芳草依依 独具特色 多姿多彩 热情似火 坚韧豪迈 柔情似水 英气勃勃 美味可口 风景秀丽 民风淳朴 世外桃源

掀风鼓浪、

口角风情、

时殊风异、

靡然乡风、

风景不殊、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云淡风轻、

林下风范、

云散风流、

风信年华、

一轨同风、

止谈风月、

风情月债、

扬威曜武、

日暖风和、

涉笔成趣、

望风披靡、

飘籓坠溷、

矫世励俗、

风鬟雾鬓、

古肥今瘠、

宿水餐风、

林下风致、

同舟遇风、

天有不测风云、

积重难返、

千里同风、

捉风捕月

2.描写民族风情的优美语段

站在楚雄市仓岭镇平山那个高高的大山自上而下俯瞰楚雄,一座焕然一新的城市映入我们眼底,由牟定大海波水库引流灌溉的护城河流穿城而出,仿佛一条洁白的玉带飘飞在鹿城的腰迹,为鹿城增添了一道清新的风景。河的两岸,绿草成茵,杨柳随风飘舞着,给淳朴的鹿城带来了几分温柔的气息。田野里,头顶包头的彝族同胞在田地里面辛勤的耕作着,水牛拉动着犁铧翻动着肥沃的土地,为彝族同胞栽插着希望;山野上,身披羊毛毡子的彝族老表们正在放牧着牛羊;山歌声、吼叫声此起彼伏,怀春的少男少女在表达着爱慕的情意;在晚霞的映照下,更加给美丽的鹿城增添了几分优美。

3.描写云南自然风光景句子

1. 当四季只剩下春天,当一片土地红得耀眼,当皑皑白雪铺满了雪山,当烈风吹遍飘动的经幡,当彩云又在蓝天浮现,此刻,我已置身彩云之南。

2. 那里春光明媚,阳光暖暖,冬季的昆明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

3. 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美丽的白云,整个感觉好像是在空调房里一样舒服。在石林这儿将女儿称为金花,当金花们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真是一副靓丽的风景线。

4. 黑龙潭的水真静啊,静的像一面镜子;黑龙潭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墨翠。

5. 转眼间,树丛变得花花绿绿,房屋变得金碧辉煌,溪流变得五彩缤纷……整个丽江古城都变了个样儿。

6. 或游荡在秀美的山水间,或穿梭于古城清幽的小巷里,又或仅仅是呆坐着感受这里弥漫着的云南古老神秘的气息……

7. 石林神奇迷人的自然风光与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外宾客,旅游者纷至沓来,或观赏它的壮美、领略它的风情;或吟诗作赋、歌咏它的史迹;或研究考察、探索它的奥秘。

8. 大理的洱海形如人耳,风平浪静时,像一颗深绿色的宝石镶嵌在云南大地上,微风吹过,海面上金光闪闪,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浪花,妩媚动人,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9. 黛色的屋檐,青黑的砖瓦,早已留下的青苔,小巷中美丽的女子顾盼生光、双目流转,一切都在诉说着那古老的传说。云南,该是个不能轻易触碰的地方。

10. 如果这人间有一抹春色让人流连,那一定是七彩云南。清秀的昆明,柔软的丽江古城,永恒宁静的香格里拉,悠远的大理。

11. 中国云南,人们心中美丽而清澈的地方,干净的山水,淳朴的少数民族,鲜艳的民族服装……

12. 云南的天空有一种静谧之美,在这片土地上就连时间都流淌得格外缓慢。

13. 七彩云南是美轮美奂的,我勾勒不出它的神秘地美,我摹写不出它的淡淡地美,我描绘不出属于它的风格。

14. 云南石林的风景,就像列队的标兵一样,直挺挺的站在哪里!

15. 西双版纳那里是属于亚热带气候,所以有一片原始的热带沟谷雨林。密密麻麻的树林一眼望不到头。重重叠叠,千藤百绕,只有坐上游缆车才能高高欣赏雨林的美丽。

4.形容人淳朴的词语

不设城府、木强敦厚、心醇气和、一秉虔诚、一片至诚。

一、不设城府

白话释义:意思为对人处事不用心机,诚恳坦率。

朝代:元

作者:丞相脱脱和阿鲁图

出处:《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翻译:尧俞厚重少说话,遇到别人不设心机,人自己不忍心欺骗

二、木强敦厚

白话释义:木强:质朴而倔强;敦厚:忠厚。比喻人品纯朴忠厚,性格倔强。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

翻译:我为人敦厚倔强,高祖认为可以托付大事

三、心醇气和

白话释义:醇:纯厚朴实;气:气质。心地纯朴,气质温和。形容人憨厚老实。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翻译:身体大而声音宏,实行严厉而言厉,心醇后气和

四、一秉虔诚

白话释义:指诚心诚意。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处:·《红楼梦》第一零一回:“那凤姐儿也无心瞻仰圣像, 一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

翻译:那凤姐儿也没有心思瞻仰圣像,一个具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被鬼的事都身体不安等所以祷告了一回

五、一片至诚

白话释义: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朝代:清

作者:文康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圣人望下一看,见他正是服官从政的年纪,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翻译:圣人望下一看,看见他正是服官从政的年纪,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1、抱素怀朴

成语解释:?素、朴:指事物的自然状态。借指民风淳厚,人心安定。

出自:《乐府诗集-郊庙歌辞-汉郊祀歌》:“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翻译:更改混乱和不正的民风,将不正当的民俗更改,百姓在国家安定兴盛时,保持淳朴的本质而安居乐业的景况。

2、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成语解释: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翻译:有谚语这样说:“函谷关以西出武将,函谷关以东出丞相。”

3、民淳俗厚

成语解释:?民风质朴敦厚。

出自:?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者。”

翻译:在东边大海的小城里,听说民风质朴敦厚如同山东省邹县、鲁县一样。

4、百里异习

成语解释: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出自:晏子《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翻译: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千里而殊俗:指风俗不同的远方。

5、化民成俗?

成语解释:?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出自:《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翻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本文来自作者[栾露宜]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2436.html

(36)
栾露宜的头像栾露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栾露宜的头像
    栾露宜 2025年09月12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栾露宜”

  • 栾露宜
    栾露宜 2025年09月12日

    本文概览:1.形容民风纯朴的成语 稻谷飘香 牛羊肥壮 热闹非凡 应有尽有 热情好客 直率大方 香花遍野 芳草依依 独具特色 多姿多彩 热情似火 坚韧豪迈 柔情似水 英气勃勃 美味可口...

  • 栾露宜
    用户091209 2025年09月12日

    文章不错《描写云南民族淳朴的词语》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