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意思数学符号

≌是表示两个数或对象相等的数学符号。

≌是一个数学符号,用于表示两个数或对象相等。它类似于等号(=),但在某些情况下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通常用于比较两个数或对象的相等性,特别是在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常见。例如,在几何学中,当两个图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都完全相同时,可以使用≌来表示它们相等。在代数学中,≌可以用于表示两个表达式或方程等价或相等。

数学符号*是乘号的意思。*还表示除0之外的数,例:N*表示正整数。

我们现在常用于乘法运算的符号有两个,一个是“×”,另一个是“·”。 “×”是由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雷特最早提出的,“·”是由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则认为,“×”号与拉丁字母表示未知数的“X”很像,运算时容易混淆,因此加以反对。但他赞成用“·”来替代“×”。因此德国的数学书中,乘号与世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

后莱布尼茨又提出用“п”符号表示相乘,但未得到认可,现在却被用到了集合论中去。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认为,乘法就是一种特殊的增加,“×”是斜起来写的“+”,用它表示相乘最合适,于是他确定用“×”表示两数相乘,“×”就被用作乘法运算了。

扩展资料

乘法相关历史:

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在我国很早就已产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着。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已经引用部分乘法口诀。

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诀。

发掘出的汉朝“竹木简”以及敦煌发现的古“九九术残木简”上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诀开头的两个字。公元5~10世纪间,“九九”口诀扩充到“一一如一”。

大约在宋朝(公元11、12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代用的一样,即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元朱世杰著《算学启蒙》一书所载的45句口诀,已是从“一一”到”九九“,并称为九数法。现在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书中记载,大九九最早见于清陈杰著的《算法大成》。

百度百科-*

本文来自作者[怜阳来了]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2130.html

(13)
怜阳来了的头像怜阳来了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怜阳来了的头像
    怜阳来了 2025年09月12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怜阳来了”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09月12日

    本文概览:≌是表示两个数或对象相等的数学符号。≌是一个数学符号,用于表示两个数或对象相等。它类似于等号(=),但在某些情况下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通常用于比较两个数或对象的相等性,特别是在...

  • 怜阳来了
    用户091202 2025年09月12日

    文章不错《≌是什么意思数学符号》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