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深刻理解四个全面的具体内涵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开班仪式讲话中谈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的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指出的: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个全面”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认识新的提升,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总领,是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举措:即是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

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意义

仅供参考

要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四个全面”是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总抓手。要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基本精神。

“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同步同向,具有宏大的全局性、科学的系统性、创新的协同性,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统领地位的战略目标,要立足市情,按照全面小康的标准和要求,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确保与全国人民一道达小康。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要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始终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用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在“严”字上下功夫,把“严”的主线,教育要严,标准要严,执纪要严、惩治要严,制度要严,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标题 谈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提出“四个全面”,针对的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直面的是改革深水区攻坚期的特殊阶段,回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要求。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抉择。要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绘就全面小康社会的宏图,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对“四个全面”必须全面把握、全面坚持,不可偏离和偏废。要统筹协调“四个全面”的贯彻落实。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四个全面”的关联性、耦合性,注重统筹谋划、协同配合,做到同频共振、形成合力。还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只有始终坚持这样的统筹协调推进,才能把“四个全面”贯彻得更加自觉、落实得更加到位。

1、每一时代的青年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都有着这一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担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良好、成果共享是中国人的共同期盼,这要求当代大学生将这一目标作为历史使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2、学习与创新的担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梦,这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与人才保障,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大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开拓精神,观念开放多元,知识相对密集丰富,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之一,更应该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和践行者。

3、所学知识服务于人民的担当。

中国梦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幸福安宁的生活。而大学生将来也要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所学知识为谁服务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

4、完善和提升道德的担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 培育了中国 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5、关爱与保护环境的担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相待、和谐共处。

本文来自作者[连柯一]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3209.html

(29)
连柯一的头像连柯一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连柯一的头像
    连柯一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连柯一”

  • 连柯一
    连柯一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开班仪式讲话中谈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提出的目标:“到...

  • 连柯一
    用户080702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如何全面深刻理解四个全面的具体内涵及其重大历史意义》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