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三分钟身心归零

现如今这个时代被誉为 互联网的时代 ,有调查显示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高达7亿人次,相当于半个中国的人口数量。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交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人们的生活范围已经从从前的那个现实的小圈子慢慢过渡到了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大圈子,每个人每天所接受的信息量也在急速的增加。而这一现象所导致的结果,从对于社会的发展来看无疑是好的,而从对于我们人类的身心健康发展来看却貌似是弊大于利,比如说近视眼人群的增多,还有每个人的心态严重受到干扰,人们每天是生活在心灵不安的状态下,以致烦躁、恼怒、心猿意马等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状态呢?我们该如何做做才能让我们这颗烦躁、心猿意马的心归于沉寂,从而只享受当下这一刻,而不受过去与未来的羁绊。

听起来好像不可能,我们怎么可能控制住我们的心,让它在需要的时候从时间的流动中解脱出来,归于当下呢?其实没有不可能,台湾禅师杨硕成老师将教我们一种通过禅修的方式,让我们心可以在三分钟内沉淀下来。这种方式的名字叫做—— 三分钟身心归零的禅修, 通过这三分钟禅修的目的是让我们能够身心归零,让你我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最终达到一种 心空如洗 的状态。

然后在这种状态下再进一步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时时刻刻活在当下,拥有当下的力量,而不再是被自己思维束缚,一直生活在过去与将来这两种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大意义的时间段内,遭受着所谓无尽烦恼与痛苦。这种现象在心灵导师埃克哈托·托利的《当下的力量》一书中被称作 停止创造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务必要意识到,当下的时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我们所完全能掌控的时间,而过去和未来都有它的特殊性,过去的事我们无法改变,未来的事我们无发预测,所以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到当下的这一刻,也就是停止回顾和展望未来,我们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去关注过去和未来。

啰嗦了这么多,到底该如何进行三分钟禅修呢?杨硕诚老师告诉我们禅修最重要的不是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禅修,而是我们通过禅修而达到心空如洗、不受外界事物所干扰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三分钟禅修,比如说在公车上、在上班途中、坐在沙发上,任何情况下都行,只要我们能够挤出来三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这个三分钟就可以了。

由于我们境界不够高,当我们在进行禅修时可能无法马上进入身心归零的状态将我们的心安住在当下。那么,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我们这颗纷乱的心先找一个地方来感觉它,就像我们放风筝需要用绳子牵引住风筝,禅修当中将此称为 所缘境 ,也就是说将我们的心安放在一个能够依附的地方。

然后,我们在进行接下来的步骤,前边说过这种禅修方式不局限于任何方式,你可以静坐,也可以盘腿打坐,但是要注意刚开始练习,我们需要闭上我们的眼睛,自然地合上嘴巴。这时我们的眼睛会看到一些影像和心念还有我们的呼吸,呼吸在禅修中被称作是最佳所缘境,我们只需要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最好的方式是去数我们的呼吸。而且数呼吸还有一些讲究,如果你感觉今天身心疲惫、精神不佳,那你就可以去数吸气的次数,反之如果你感觉还可以,身心清明,那么你就可以去数呼吸的次数。刚开始我们的意念集中在鼻孔的呼吸出,久而久之,我们就可以尝试将其放到小腹的地方。直到最终用呼吸这一个念头代替所有的念头,也就是达到万念归一,身心归零。

当然还有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过程应该是放松自然地,而不是刻意做作地。在禅修过程中,要注意千万不要太用力去导引你的气息,这样一来的话我们进行禅修的目的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如果我们感觉累了或者是数数数忘记了,也不用去管它,过去的就过去了,不要去纠结那个,让自己的感觉回来就好了,因为当你意识到的时候,你就已经处在当下了。这样慢慢的、自然而然的我们就可以达到世界归零、万念归一的状态。

最后,我们在开始禅修的过程时,杨硕诚老师告诉我们应该用一种 一期一会、宇宙唯一 的心态去面对,也就是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真的去面对每一次禅修——让自己身心归零,而不会抱有其他杂念。

三分钟禅修(杨硕诚老师视频)

《正念禅修》读书笔记

禅的修行方法,原则上不出乎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而以后三者更重要,目的是为调理身心,关键则在不能离开气息而谈身心的健康和统一。

1.暖身运动

一般所讲调身的主要方法,指的是打坐的坐姿,除了坐姿之外,还有行走、站立和躺卧等方法,就是所谓的坐禅、行禅、立禅、卧禅

在坐前和坐后也需要有运动及按摩做辅助。我们的身心若要健康,必须动与静并重兼顾。运动及按摩是为使血液循环通畅、气脉运行活泼、肌肉和神经松弛,才能使身体舒适,即所谓气和而后心平。

若身体缺少运动,生理机能便易于老化和感染病痛,运动使生理机能,由紧张而松弛,能够得到更多的营养补给及休息的机会。禅者的运动,讲求心念集中,气息和顺。禅者的运动本身,就是修行禅定的方法之一。所以我们对调身的方法,是要运动与打坐并重的。

我们所教的运动,只需两公尺见方或一个人身的长度,乃至仅容身体坐下及站立的一小块空间,也就够了;且不论男女老少,健壮衰弱,都可以安全的练习。

早上起床后,未活动前勿打坐,应先做一套简易的暖身运动,让筋骨松软后再打坐。

2.头部运动

每次坐禅之前,不论有否做上述之暖身运动,均需作下述的头部运动。

坐下蒲团后,先将两手平置于左右两膝,勿用力,身体坐正,再做头部运动的四个步骤:①头向下低,再往后仰;②头向右倾,再往左倾;③头向右后转,再向左后转;④头顺时针方向,向前、向右、上仰、左转,再逆时针方向,向前、向左、上仰、右转。每个步骤身体不动,肌肉和神经放松,各做三次。动作缓慢柔软,眼睛睁开,呼吸自然。头部运动的目的,在使头部血液减少,降低思潮起伏的动力;使头脑清新,渐渐宁静。

做完头部运动,把左右手掌放在丹田(脐下约三指)处,双手两拇指相触,成一倒三角形,深吸一口气,接着慢慢吐气并向下弯腰,双掌压小腹帮助把气吐出,直至气完全吐完,连续做三次深呼吸。做深呼吸的目的在使体内的浊气排出,换取新鲜带氧的空气,使血液循环顺畅。

3.七支坐法

做好预备动作,便可开始坐禅了。正统的禅坐方法,是七支坐法。所谓七支坐法是:

(1)双足跏坐──此有二式:

 ①如意吉祥坐──通常是以左脚在下,右脚置于左大腿上,再将左脚置右大腿上,称为如意吉祥坐。 ②不动金刚坐──将右脚在下,左脚置于右大腿上,再将右脚置于左大腿上,称为不动金刚坐。这两种坐法,对于年长及初学的人,很难做到。

初学的人如无法双盘,可改为单盘的半跏坐,只要将一只脚置于另一边的大腿上即可。左脚在右小腿下或右脚在左小腿之下均可。

对于无法双盘及单盘的人,开始时还可以采用更简易的坐法。

以上各种坐法,仅坐姿及手姿略有不同之外,其它仍采用七支坐法规定的标准。功效最大最快且能经久稳固的坐姿,仍系最难的跏趺坐。因此,初学的人即使无法双盘,至少要多练习习惯于单盘。

(2)背脊竖直──腿盘好之后,挺起腰干,勿挺胸部,头顶天垂直,下颚内收,颔压喉结。

(3)手结法界定印──两手圈结,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拇指轻轻相接结成圆圈形,轻轻平置于丹田下的□部腿上。

(4)放松两肩──将两肩肌肉放松,自觉如无肩无臂无手的状态。

(5)舌尖微舐上颚──舌尖舐在门牙上龈的唾腺处,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则缓缓咽下肚去。(6)闭口──无论何时,只用鼻息,不可张口呼吸,除非有鼻病。

(7)眼微张──闭八分开二分,视线投置于身前二、三尺处的地上的一点,不是要看什幺,只因睁大了眼睛,心易散乱;闭起了眼睛,则易昏沉。如果睁眼过久觉得疲劳,不妨闭上一会儿。

打坐的目的,是求心境平稳,而心情与呼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调心,必先从调息入手。不论中国的道家、印度的瑜伽、西藏的密宗、或中国的天台宗等,谈及修行禅定的次第,必定重视呼吸与气的调适问题。

人体的生理及心理的动静,与呼吸的气和息,有着依存的关系。呼吸是指普通人每分钟十六次的出入息。禅修者的呼吸在渐渐的缓慢深长微细之时,称为「息」。由息的力量,推动血液制造能源,由能源产生赋活生理机能的作用,称为「气」。当禅修者感受到由气所产生的作用时,称为「觉受」,有觉受经验的人,便会觉得坐禅,确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和恩惠了。

现在请大家起立一起练习打坐前的运动。做好运动之后,坐下来做头部运动和深呼吸。

正念禅修是让人们关注当下的一种禅修方式,可以帮助人们避免焦虑、压力、悲哀、疲惫等恶性循环,换句话说,它可以防止人们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一分钟正念禅修:

1.端坐在一把直背靠椅上,后背稍稍远离座椅靠背,让脊柱处于自行支撑的状态,双脚平放在地板上,双眼闭合或者俯视。

2.其次,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关注空气吸入和呼出身体时的感觉。注意每次呼吸和呼气的不同感受。只需要关注气息运行,不用寻找特别的感受,也不需要以任何形式调解气息。

3.最后把游走的注意力拉回来。在呼吸的时候注意力可能会游走,这时候我们只需要把注意力拉回来即可。注意力分散是很正常的,不必责备自己,就这样进行一分钟,一分钟以后睁开眼睛,重新看看自己周围的景象。正面禅修是不加批评的观察,要求修炼者对自身的宽容和接纳,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

正念禅修的好处:

1.使人快乐,不再批评和否定自己,而是更加自信。

2.经常进行正念禅修的人,抑郁、忧虑和狂躁等消极情绪都会减少,对自己更宽容、更接纳,这样的人很容易满足,消极情绪就会减少很多,记忆力也会增强,精神和身体活力会得到提高。

3.经常从事正面禅修修炼的人,具有更好和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一个人能接纳和包容自己,它会慢慢的接纳和包容其他人,这样的人有更好的人缘,更会处理人际关系。

对正念禅修常见的误解:

1.正面禅修并非宗教,只是一种精神修炼的方式。

2.正念禅修不一定要盘腿坐在地板上,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虽然正面禅修需要耐力和毅力,但不会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它可以缓解时间对你造成的压力。

4.正念禅修并不复杂,而且没有成败之分,正念禅修,就是活在当下,认可自己,不在乎我们是否成功,只在乎我们当下的感受,让我们更宽容,更接纳自己。

5.正念禅修不会让我们的思想僵化,不会阻止我们追求重要的职业和生活目标,也就是说正念禅修不会误导我们,不会让我们接受那些我们无法接受的事情,它是帮助我们以更清晰的方式认识世界,这样我们就可以采取更加明智、更加深思熟虑的行动来改变那些需要改变的事情。

正念禅修有助于培养一种深刻和宽容的认知,让你更好地评估自己的目标,确定实现最大价值的最佳行动的路线。

进行正念禅修时,不要做批评,只需要感受当下就好,紧张、哀伤和疲惫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人们共同的情感,只是反映了我们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所以我们只能感受而无法解决他们。但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一旦我们感受到这些状态时,也就是说我们承认此时自己很紧张、很哀伤、很疲惫,与此同时放弃解释、或者消除这些情绪的欲望,那么这些糟糕的情绪就像春天早晨的薄雾那样自行消散。

转变认识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正面禅修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关注当下,专注当下,以一种更加和蔼的心态看待我们面临的困境。

八周正念禅修:

1.把正念禅修的时间看作是自己专属的时间。

2.确保禅修的环境温暖舒适,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在禅修,这样可以避开打扰,找一个一坐下来就不会打扰的地方。

3.尽量把禅修当成一种习惯。需要一支笔和一个便签本,以便需要时做点笔记。坚持下去,注意力会越来越集中,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放弃。

第一周,认识自动导航状态。

葡萄干禅修:

1.持

拿起一枚葡萄干,放在手上,注意力放在葡萄干上,认真观察。

2.看

花点时间认真审视这枚葡萄干,全神贯注的看,让自己的目光滑过它的每一个部分,审视葡萄干的每一个光滑部位,注意它的每一个凹陷、褶皱和凸起的部分。

3.触

用手指探索它的结构。

4.嗅

放在鼻子下闻一闻,观察每次呼吸都有什么新发现。

5.放

慢慢将葡萄干放入口中,注意感受舌头接纳它的动作。

6.嚼

咬一口,感受葡萄干和口腔内的变化,注意体会葡萄干释放的任何一种味道。

7.咽

全神贯注的感受把葡萄干咽进去的欲望,如果可以,尽量将咽的动作放慢。

8.感

感受吃完葡萄干后的感觉。通过禅修训练,学习如何让意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我们就能够看清生活的本来面目,观察它一点一点地展开。

身体与呼吸的正念禅修:

1.准备姿势坐或者躺着。

坐着身体要竖直和端正,不要僵硬和紧张。

躺在垫子或地毯上,双腿不要交叉,双脚自然分开,双臂沿身体两侧摆放,微微离开,让自己舒服即可。

2.让意识进入身体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让意识进入到自己身体中,从脚开始,脚后跟,一步一步向上。

3.关注呼吸的感觉在一呼一吸的同时,注意身体的感受。

4.巧妙处理思绪游离思绪游离时,注意仔细观察,看一看我们的思绪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再以温和的方式让它拉回来。训练要求一周六天,每天两次。

第二周,关注自己的身体。

持续的正面专注。

人们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身体状况的影响,所以,改变自己与身体的关系,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判断。

身体扫描禅修训练:

将自己的注意力围绕身体移动,在一段时间内,在无批判的状态下,让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成为关注的焦点,然后移动关注点,让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接受扫描。

1.选择一个温暖舒适不受打扰的地方,仰面躺下,可以躺在床上或者是地板上。让自己感到舒适。

2.花一点时间将意识集中到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每次呼气时让身体稍稍向下压入支撑表面。

3.温和地提醒自己,这段时间要保持清醒,不适入睡。

4.花一点时间感受呼气、吸气时腹部起伏产生的身体感觉,现在将页面引导到我们的腹部,注意气息进出身体时腹壁的变化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身体的感觉了。

5.连接腹部的感觉之后,像聚光灯那样将意念集中起来,让它沿着身体向下移动到双腿、双脚一直到脚趾上,我们的焦点注意放到每个脚趾上,并赋予他们一种温和并带有兴趣的关注。

6.吸气时感觉并想象气息能够进入肺部,然后一直延伸体下行,通过双腿抵达脚趾,呼气时感觉并想象气息从脚指、双脚、身体流过,最后从鼻孔排出。

7.将注意力从脚趾转移到脚心,我们可以让意识以温和和感知的方式集中到脚心。

8.让意念扩展到脚的其他部位,进入脚的顶部、脚踝、骨头、关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专注的呼吸一口气,让气息经由双脚,呼气时让气息完全离开双脚,让意念集中到消退。

9.继续以同样的方式扫描身体的其他部分,依次在每个部位停留一会儿,比如,意念在小腿停留一会儿之后上升到膝盖,然后才到大腿。

10.我们应该让意念在身体的各个区域停留20到30秒钟。不过没有必要精确记录呼吸时间和呼吸次数,只需让注意力依次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时间长短也可以自己决定。

11.当我们注意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存在较为强烈的感觉,比如压力,那么我们可以尝试让气息进入这些部位,感受他们。

12.把意念拉回来,有时我们的意念会不可避免地离开我们的气息和身体,这非常正常,如果出现这种状况,我们只需要承认它就好,然后我们可以温和地将意念重新拉回来。

13.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扫描完整个身体之后,用一点时间让自己想一想,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可以感受这种完整感,试着感觉进入宽敞的一室之中,感觉气息自由进出身体的过程。身体扫描陈修可以让人产生极为放松的感觉。

第三周,八分钟正念运动

禅修练习在运动中安定我们的意念。

1.抬举双臂

双腿分开,站立在地上,接着吸气,随着吸气,双臂缓慢举起,举到与地板平行。呼气时,双臂继续抬起,举过头顶,当双臂高举时,我们继续保持顺畅的呼吸。关注身体的每个部位,让这个姿势保持一段时间,随后慢慢放下双臂。

2.摘水果

接着第一步的内容,我们睁开双眼,集中意念顺次伸展每只胳膊和手掌,就好像从一棵树上摘高处的水果一样,抬头向身体以外看去,认真体会身体各部位的感觉。

3.侧弯

现在双手缓慢而专注的放在胯部,将整个身体向左倾斜,同时胯向左移动,使身体形成一个大曲线,保持一会儿,吸气,恢复站立姿势,最后身体慢慢向另一侧弯曲,这也是一个伸展练习,我们可以感受一下这个练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4.转肩

让双臂下垂,转动双肩,让肩膀尽量向耳朵方向抬起,然后向后,就好像你希望将肩胛骨挤到一起一样。接着让肩膀完全恢复到自然状态,之后将肩膀向身前,尽量挤压,好像双肩要相互接触一样,在这里,我们需要根据呼吸频率来决定双肩转动的次数。全部做完,放松一会儿,注意身体感受和变化。

过度思考:因压力过大而停不下来的思绪,就叫过度思考。

压力和疲惫只是一些症状,而不是一些事实,我需要的不是忙碌的工作,而是停下来关注当下,让生活节奏变慢一些。

第四周,声音和想法的禅修练习

了解自己的想法,让我们从那些负面的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

思想只是脑海中的一些活动,就像声音一样,我们也会学会如何换一种方式来看待繁忙的生活,同时我们不需要改变他们,而应该让繁忙的脚步慢下来,更加包容的接受他们。

稳定呼吸与身体:

1.确定合适的坐姿,让脊柱自行支撑,后背挺直,但不要僵硬。

这部分分为三个步骤:

1)坐下,双肩放松,头部和颈部端正,下颌微微内收。

2)用几分钟的时间关注气息在体内的运动,直到我们感觉身体已经足够平静,然后扩大注意力的范围,将整个身体包围进去,好像整个身体都在呼吸一样,这会帮助感觉身体内部的所有知觉,或者说意识的情况。

3)用几分钟的时间练习呼吸和身体的禅修。在随后的练习中,可以随时用练习呼吸和身体禅修的方式来稳定身体。

声音

1.捕捉声音,让注意力的焦点从身体和知觉转移到听觉,这样我们可以随时捕捉到出现的声音。

2.不需要刻意寻找声音,应该尽量保持接纳的心态,接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比如远处的、近处的、前方的、后方的、旁边的、上面的等等。我们周围的全部空间都属于我们的收听范围,这个范围可称作声音背景。

3.尽量将声音当成当单纯的声音和原始的知觉。我们经常会给听到的声音贴上标签,比如听到隆隆声,我们会认为是一辆火车开过,于是我们就会把这种声音贴上火车声音的标签,在这一步,我们尝试给声音贴上标签,在贴完标签之后,重新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最原始的声音上面,然后去感受它。

4.不要思考声音,我们听到声音后,可能会思考声音的意义,尝试重新感知声音,而不是思考它们的意义。

5.停止对声音的关注,我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四、五分钟后,停止对声音的关注。

想法

1.转移注意力我们开始把注意力从声音转移到意识上来。

2.观察头脑中出现的想法像观察声音一样,我们去观察那些在头脑中出现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发觉出想法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4.对想法不进行干预当我们的想法伴随着很强烈的感受和情感,比如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想法,让他们顺其自然的产生,而不是加以干预。关注头脑中出现的声音和想法,从而认可和包容这些想法,一旦看清了头脑中出现的想法,并且认识了他们,那么我们就不会被这些想法牵着鼻子走,也不会在过度思考中恶性循环了。

第五周,困境探索训练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顺其自然的解决,但有些需要我们秉承开放、好奇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

困境探索训练:

1.让想法和感受集中在意识的工作台上。

2.将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身体上。注意想法与情感相伴而生的任何身体直觉。

3.有意识地将注意力的焦点转移到身体感觉最强烈的部位,在此过程中,呼吸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通过吸气、吸入、呼气、呼出,将一种温和友好的意识引入身体的这一部分,其实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把意识靠近我们身体的知觉部位,那些部位就会成为中心,我们需要提醒自己,不要试图改变他们,而是友善、好奇地去探索和接纳他们。在心中告诉自己,“这种感觉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你都可以敞开心胸去拥抱它。

如果我们不再害怕困境,不再躲避,那么一切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你将认识到一切都是会变的,包括在最黑暗的时刻,你能想象出的最糟糕的情况。

困境探索训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将现实引入到意识当中,然后观察身体是如何反应的,这种方式有两点好处。

1.身体对消极情绪的反应会更加清晰和积极。

2.这种方式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困境探索训练,我们将不再逃避困境,不再把困境当成敌人,而是学会与困境相处。

第六周,友善禅修:

1.放松可以选择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用几分钟的时间稳定精神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将不受外界的干扰,放松身心,集中精力,同时要确保姿势正确,思路清晰。如果无法放松的话,可以关注自己的呼吸,坚持几分钟,精神就会稳定下来。

2.准备放松以后,意识有可能到处游移,这时候我们可以思考正在经受的困扰和忧虑,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前几周学过的任何一种禅修方式。

3.对自己释放友善的信息当我们准备好之后,可以把这些话全部装进自己的脑海。“愿我远离痛苦!愿我尽可能的快乐健康!愿我生活幸福!”也可以修改这里边的话语,只要能借助他们释放友善的信息就可以。在这一步,我们可以把这里面的句子想象成一颗落入深井的小石子,每次只向深井中投放一颗,然后倾听我们的思想、感受、知觉和冲动等反应。如果我们发现很难善待自己,那么就去想一个曾经很爱我们的人,去感受那种疼爱,然后把这种爱释放到我们自己身上,这样慢慢的我们就会远离痛苦。

4.选择一个陌生人祝福他这一步要求我们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可以是你在公共汽车上、火车上或其他地方遇到的任何一个陌生人,我们并不了解这个人,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他们跟我们一样希望生活幸福,我们在内心和脑海中想着他们,重复上面的句子,祝福他们。

5.选择一个让我们不舒服的人祝福他选择一个让我们不舒服的人,让这个人进入我们的内心和意识,承认他也希望拥有快乐幸福,这个时候我们祝福他远离痛苦。

6.祝福所有人将我们的爱心和善意扩展到所有的人,包括我们爱的人、陌生人和让我们不快乐的人。友善禅修的目的是让爱心和友善扩散的世界上所有的生命之中,也包括我们自己。

第七周,采取行动实现滋养型活动和消耗型活动的平衡。

滋养型活动,是指那些可以提高我们的情绪,为我们补充能量,让我们感到内心安宁、精力集中的活动,比如跳舞、吃顿美食或者做一次禅修练习。

消耗型活动,是指那些让我们情绪低落,消耗我们的能量,让我们感到内心紧张和支离破碎的活动,比如加班、熬夜等。

首先从新平衡我们的日常生活,观察我们的生活,感受那些消耗我们精力的消耗型活动,尝试在消耗活动之中补充一些滋养型活动。

只要我们重新感受生活,就能找到平衡生活的方式。选择前六周学过的任何禅修练习,继续训练自己。

第八周,感受当下喧嚣、但珍贵的生活

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得安宁并不容易,将正念休息变成一种习惯,将正念禅修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利用正面获得安宁的心态。

感受当下:

1.以正念开启第一天,当我们早上睁开双眼的时候,可以稍作停顿,然后做五分钟的有意识的呼吸练习,用正念开启新的一天。

2.利用呼吸练习控制一天的节奏。帮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当前,这样一天之间,出现不同的想法、感受和身体感觉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智慧与同情做出适当的回应。

3.坚持正念练习,尽最大的努力坚持正念禅修训练,这些练习可以辅助我们的呼吸练习,并使我们在白天尽可能的维持正念状态。

4.亲近你的感受在工作和生活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感受,我们都要尽力以开放和善意的心态面对他们,即使是使我们最痛苦的思想出现了,比如疲惫、恐惧、失落和内疚等等,我们仍要铺上红地毯热情的迎接他们,这会避免我们出现更糟糕的情绪。

5.当我们感到疲惫、焦虑、愤怒或者任何其他强烈的情绪时、情感时,及时实施呼吸练习,这一步会让我们感觉到平静,能够缓解我们的负面情绪。比如,我们要是感觉疲惫了,就可以做一些伸展运动,这样的运动让我们精神振奋,也能够为我们的身体补充能量。

6.正念活动无论我们在做什么,再观察一下,看一看我们是否可以在一天之中尽可能多的保持正念状态。比如说,当我们洗盘子的时候,有意识地感受水流,还有双手不断的起伏运动等等。慢慢的正念就会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7.提高锻炼水平锻炼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专注与好奇的心态观察自己的身体,随时注意产生的各种思想和感受,看一看我们什么时候感觉到厌倦,什么时候感觉到消极,当这些感觉出现时,我们能否以平和心态观察他们。我们可以同他们一同呼吸,同时将自己的气息融入到他们之中,温和的增加训练的长度和强度,随时保持正念。

8.让气息时刻与我们相伴呼吸就像是一位好朋友,随时提醒我们,我们的身体一切正常,我们持续的保持与气息相伴,并逐渐回归平静,活在当下。

正念是一点点、一天天积累出来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从正念禅修中获益,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正念,开启正面生活的金钥匙。

正念,是对自己的善于和宽容。

正念,让人每一秒活在当下。

正念,助你重新认识和善待一生。

2020.01.07

本文来自作者[虚檐挂月]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9414.html

(69)
虚檐挂月的头像虚檐挂月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虚檐挂月的头像
    虚檐挂月 2025年09月09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虚檐挂月”

  • 虚檐挂月
    虚檐挂月 2025年09月09日

    本文概览:现如今这个时代被誉为 互联网的时代 ,有调查显示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高达7亿人次,相当于半个中国的人口数量。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交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人们的生活范围已经从从前的那...

  • 虚檐挂月
    用户090906 2025年09月09日

    文章不错《禅修——三分钟身心归零》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