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意思是: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这句话出自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桃花源记(陶渊明作品)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翻译: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扩展资料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出处

 这句话是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原文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这一段主要是描写了桃花源世界质朴自然化的生活,“男女”、“黄发”、“垂髫”符合古人三代同堂、天伦之乐的追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黄发垂髫”借代老人小孩,用一个小部分代替整体。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原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作品出处简介与赏析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

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本文来自作者[修杰超级甜]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8236.html

(13)
修杰超级甜的头像修杰超级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修杰超级甜的头像
    修杰超级甜 2025年09月08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修杰超级甜”

  • 修杰超级甜
    修杰超级甜 2025年09月08日

    本文概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意思是: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

  • 修杰超级甜
    用户090805 2025年09月08日

    文章不错《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