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这里描写了石猴在山中的活动,“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这是一句谚语,化用自唐代太上隐者《答人》诗句“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意思是深山里没有历书,严寒将尽还不知已到年节,借指住在穷乡僻壤的人与世隔绝,不知节令、世事。
翻译有的跳跃到树木上,有的攀爬到树枝上,有的采一朵小花,有的寻一颗果子;有的抛石子,有的抓国核;有的堆沙窝,有的盖宝塔;有的追蜻蜓,有的捉八蜡;有的参拜上天,有的参拜菩萨;有的扯拽葛藤,有的编制草袜;有的捉捉虱子,咬了又掐;有的梳理毛发,剔去指甲;一个个的互相挨着、擦着、推着、压着、扯着、拉着;真是:在那青松林下自由自在地玩耍,在那绿水河边自由自在地洗濯 。
?
批注这一段描写了石猴和山中众猴子玩耍的场景,这些猴子就像出生的小孩子一样,懵懵懂懂,每天自由自在地玩耍着。 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乐趣,让人读来也倍感有趣。
批注滚瓜涌溅,往往形容涧水奔流时,水大流急。这个词运用比喻,让人体会到猴子们看到的水流之大。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这是一句谚语,意思是指禽兽之间能发出各自表示意思、传达信息的声音。上溜头,就是上流头,指代河川的上水方向。耍子,就是嬉戏、玩耍的意思。这里猴子们要寻找河水的源流,其实暗示石猴在探寻本源。
翻译瀑布像一片白色虹霓自天而降,飞溅起千丈滔滔雪浪高。海风没有力量将它吹断,在江月辉映下泛着白光。瀑布像一道青色屏障散着寒气,清清流水滋润青翠山岗。这道瀑布不停潺潺流淌,就好像那晶莹的帘幕挂在山上。
?
批注本段叙述众猴在玩耍的过程中看到一道水流,便寻找源头发现了一道神奇的瀑布。作者用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水帘洞瀑布的壮观。诗歌中第一句“白虹”“雪浪”都是对瀑布的比喻,中间“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化用了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句“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写出了瀑布气势壮观的景象;“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描写了在瀑布的衬托下,山色更加青翠可爱。最后两句则又是比喻,把瀑布比喻为“帘帷”,更加突出水帘洞瀑布神奇与幽美。
西游记第一回摘抄和点评的句子:
1、摘抄:盖闻天地之数,有阴阳之别,更有五行相生相克,万物之灵,人最为尊。
点评:第一回中,作者借孙悟空的出世展现了天地的玄妙和万物的规律。其中,盖闻天地之数,有阴阳之别,更有五行相生相克这句话揭示了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2、摘抄: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
点评: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奇妙的仙境世界,为后续的故事展开提供了舞台。
3、摘抄:一日,天气清明,那山顶上,突然有块仙石迸裂,里面豁然一响,跳出个石猴来。
点评:一日,天气清明,那山顶上,突然有块仙石迸裂,里面豁然一响,跳出个石猴来。这句话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生动地表现了石猴的出生和非凡的来历。
4、摘抄:这石猴四众领命归山。祖师欲教他法术,他却端端正正的坐在上面,全然不惧。祖师见状,知道他来历不凡,便传授了他长生之法。
点评:这石猴四众领命归山。祖师欲教他法术,他却端端正正的坐在上面,全然不惧。祖师见状,知道他来历不凡,便传授了他长生之法。这句话表现了孙悟空的个性和天赋,展现了他的勇气和不凡的身份。
5、摘抄:学艺之后,他便一个筋斗云,飞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点评:学艺之后,他便一个筋斗云,飞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句话充满了哲理和象征意义,表现了孙悟空超凡的能力和不羁的个性。同时预示了他未来的冒险和传奇故事。
6、摘抄: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点评:这句话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孙悟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展示了他的生活习性和独特的生存方式。同时,通过他与各种动物的交往,表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7、摘抄: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我们选择这里住下,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点评:这句话反映了孙悟空对自由和平等生活的向往,他的决定体现了他的独立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8、摘抄:翠鸟啼声婉,鸳鸯逐水忙。桃花开满园,蜂蝶舞成行。
点评:作者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衬托出孙悟空所生活的环境的宁静和优美。同时,以景生情,通过自然的美好映射出孙悟空内心的纯真和善良。
9、摘抄: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点评:这句话简洁明了地描述了孙悟空的生活习性,体现了他热爱自然、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10、摘抄: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点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力量。同时,借景抒怀,以瀑布的浩渺和力量象征孙悟空的胸怀和勇气。
本文来自作者[称晨]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809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称晨”
本文概览:批注这里描写了石猴在山中的活动,“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这是一句谚语,化用自唐代太上隐者《答人》诗句“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意思是深山里没有历书,严寒将尽还不知已到年节...
文章不错《《西游记》精读Vol.004:第一回批注精读(4)》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