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山(公元649年—公元720年),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樊梨花是薛丁山的妻子之一。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因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由于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薛仁贵被陷下狱。危急之际,西凉哈迷国犯境,徐茂公力荐薛仁贵挂帅征战,从而逃过此劫。薛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阳城,为苏宝同飞镖所伤。当他伤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并知自己与儿子有一段难解死结。唐高宗见出征不利,征召能人挂二路元帅。薛丁山请缨,以无敌之势夺得帅印,后薛丁山杀死苏宝同,救出了父亲薛仁贵。但薛仁贵却不满于薛丁山阵上招亲,于是将之锁入天牢,以示惩戒。苏宝同的死讯传至哈迷国,群臣为之震惊,寒江关关主樊洪悲愤不绝。樊洪有女樊梨花,临下山前,其师告知她与白袍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缘。樊梨花与薛丁山阵前交锋,一见钟情。樊梨花装败退走,薛丁山欲乘胜追击,被樊梨花所擒,薛丁山遂娶樊梨花为妻。在樊梨花相助下,薛丁山征西成功。
薛丁山要三请樊梨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樊梨花一直想嫁给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樊梨花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亲樊洪为西凉国寒江关守将,兄长樊龙、樊虎协助镇守,其父准备让其嫁给西凉大将军杨藩。作为性格豪爽,敢作敢为的樊梨花,是不愿意接受其父亲安排的嫁与西凉大将军杨藩的,于是其离家出走;二、当时薛丁山没思想准备,不打算与樊梨花成婚。樊梨花阵前招亲时,丁山根本从没想过要娶樊梨花,当然没打算承认跟梨花阵上成婚之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丁山其实从小就对老师的养女陈金定甚有好感,丁山对金定照顾有加,所以要丁山接纳梨花是很复杂的。也因为丁山一开始就没准备于樊梨花成婚,才会误认为樊梨花杀父降唐是不轨不能接受的事情,才会三次休了樊梨花,又三次请出樊梨花。三、樊梨花以德报怨,薛丁山被梨花的真情所感动。
其实正是樊梨花与薛丁山之间存在真情,又有樊梨花以德报怨,才能够使得薛丁山能够有机会三次请回樊梨花,樊梨花又能够答应。
《隋唐英雄传》里最有桃花运的当属薛丁山,薛丁山娶有三个妻子,分别是陈金定、窦仙童和樊梨花。其中陈金定就是那位传说中没事儿在山里摔老虎玩的神奇之人。因为救了薛丁山的命,便主动要求薛丁山娶自己为妻,追的薛丁山落荒而逃,最后在薛丁山父亲薛仁贵的做主下,让薛丁山迎娶了陈金定。从此,陈金定也凭自己的本事帮助薛丁山立下很多战功。
薛丁山有一次独自一人上山结果遇险,幸得经常没事儿就到山里摔老虎玩的陈金定碰到,陈金定便出手救了薛丁山。陈金定不仅救了薛丁山,还看上了薛丁山,便要求薛丁山以迎娶自己为妻来报答救命之恩。但因为陈金定乃粗鲁之人,除了性格缺少女性的温柔,外貌也和美丽搭不上边,因此,吓得薛丁山逃回军营。怎知陈金定不屈不饶的追到军营,碰巧还救了薛仁贵。
陈金定见自己又救了薛丁山的父亲,更是要求薛丁山对自己报恩。而获知事情经过的薛仁贵一看陈金定能打会打,如果上战场,必定是一位得力帮手,细想这是好事。于是,便做主让薛丁山迎娶了陈金定。而虽然陈金定貌不美性不温和,但是上了战场却真如薛仁贵所料,凭着手能锤五百斤的本事,立下了很多战功。
薛丁山的另外两位妻子窦仙童和樊梨花,也是战场上的能手。窦仙童是山寨大王,身怀绝技;而樊梨花就更不用说了,善于排兵布阵,而且还是三位妻子中唯一一位貌美如花的,和薛丁山之间的爱恨情仇成了佳谈。而薛丁山之所以能成为隋唐名将,除了自己英勇善战之外,更也是得力于三位各怀本事的妻子,给予的相助,才能屡立战功。
本文来自作者[陈俊良]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752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陈俊良”
本文概览:薛丁山(公元649年—公元720年),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
文章不错《薛丁山与樊梨花什么关系,薛丁山为何要三请樊梨花?》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