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期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同时,2012年中国留学生“回流”人数达23.03万人次,累计回国人数达104.87万人次,其中包含大量的高学历海归,留学生的“新回国潮”已经到来。
近日,另外一项关于海归求职力的最新调研报告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68.17%的高学历海归对于月薪的期待在3000元至8000元,8000元至1.2万元的海归占16.31%,1.2万元以上的海归占11.58%。
杭城一家外企的人事经理这样说道:“高学历海归就业不能只想要高薪,薪资是根据岗位定的,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决定了你能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别期望一个内勤或者助理岗位给你月薪5000元,找工作前得考虑清楚究竟想要干什么。”
尽管很多海归在薪资要求、工作期望上已经不断地表露出“妥协”的态度,但许多本土中小企业却仍感到“小庙请不起大神仙”。“同样的工作,如果我请一个国内硕士、博士都能做,我为什么要花高薪来请海归呢?”
对于近年来海归“身价大跌”的现象,一位职业规划师总结了几点原因:首先,市场理性了,用人单位开始客观地看待高学历海归能带来的实际价值;其次,留学的普及使海归从原来的精英留学变成了普通人。
在求职竞争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海归开始脚踏实地,今年读完博士学位毕业回国的方艳艳认为,很多高学历海归企望高薪酬是因为自己在国外读几年书的花销比较大,想在国内尽早把读书的投资收回来。但从国内市场来看,这一初衷目前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我觉得海归既然决定回国,就要接受与本土硕士、博士毕业生一样的起步,要看得长远一些,起步可能低,但中长期会有好的回报。”
留学中国计划的解读留学中国
1。列调查提纲(含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2。根据调查结果写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
方法:开调研会,个别访问,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
一、信息类
1、信息咨询服务业调查
2、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
3、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
4、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调查
5、网民上网行为调查
6、IT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7、计算机硬件产品市场营销调查
8、计算机软件产品市场营销调查
9、县级统计状况与改革调查
10、大中型企业统计状况与改革调查
11、某项社会经济统计实证分析
12、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调查
13、计算机网络现存问题与发展状况调查
14、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调查
15、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
16、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需求调查
17、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
18、某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19、某企业计算机网络建设方案设计
20、家用电脑市场需求调查
21、IT业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22、IT专业人才就业与发展调查
23、某县(市)政务信息系统建议调查
24、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就业状况调查
25、计算机类人才就业状况调查
27、统计学专业就业状况调查
2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状况调查
二、哲学类
1.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2.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
3.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4.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典型调查与分析
5.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研究
三、经济类
1.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2.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3.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
4.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5.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6.商业保险问题调查与研究
7.地下钱庄问题调查与研究
8.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与分析
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
10.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调查与研究
11.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研究
12.当前我国名牌战略案例分析
13.当前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14.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四、法律类
1.信息安全法研究
2.电子商务法研究
3.政务公开制度研究
4.新婚姻法实施后问题研究
五、社会学类
1.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与分析
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调查研究
4.当前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当前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
6.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与分析
7.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
8.当前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9.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10.当前家庭保姆问题调查
l1.当前社区服务问题调查研究
l2.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l3.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l4.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15.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l6.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
17.城市电子商务资料库*2-*,"10'4%"126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l8.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研究
l9.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20.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调查与研究
21.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2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23.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4.当代时尚流行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2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调查与研究
26.当前大学生服务社区的调查与分析
27.当前城市社区功能完善调查研究
28.当前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加强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
29.当前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
30.当前值得注意的社会动向及其分析
六、教育类
1.当前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
2.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3.当前中学新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
4.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5.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问题研究
6.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7.当前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9.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调查研究
10.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1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l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3.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研究
l4.加入WTO、留学潮和教育的改革开放研究
15.从学生角度谈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l6.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l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l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
l9.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
20.当前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
七、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与分析
2.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组织设计
3.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典型案例调查研究
4.中国银行组织再造实践调查研究
5.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
6.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
7.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调查与分析
8.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
9.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10.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11.企业在创新中发展的典型调查与分析
12.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调查研究
14.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15.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
16.中国行政管理审批制度改革调查与分析
17.当前政府绩效评估机制调查研究
18.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与分析
19.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
20.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加入WTO后商会(企业家协会)现状调查与分析
2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23.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4.服务型政府建设个案研究
25.城市社区发展调查与研究
英国留学生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留学中国计划》概念
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规划纲要还指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适应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在9月28召开的全国来华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公布了《留学中国计划》。对于该计划中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客观需要
问:在过去60年来华留学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下,我国为何还要启动《留学中国计划》?这个计划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当前之所以要启动《留学中国计划》,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留学中国计划》,作为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工作在我国建设国际一流大学、推动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育我国软实力、宣传和谐世界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推进来华留学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过去5年,来华留学生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7%,年均净增人数约3万人。按照计划,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就读的来华留学生规模将扩大到50万人次,其中学历留学生达到15万人,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要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和政策。出台《留学中国计划》,就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断推动来华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计划”将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
问:我们注意到,《留学中国计划》提出了“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十六字工作方针。这是否意味着优化结构是今后10年我国来华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答:应当说,扩大规模是未来10年我国来华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优化结构是迫切要求,保证质量是发展关键,规范管理是重要保证。今后10年,来华留学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来华留学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来华留学规模稳步扩大,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家和地区数不断增加,层次越来越高,专业选择也趋于多样化。但是,今后来华留学生的生源结构及专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仍是我国来华留学生学历生的主要来源国。2009年,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居首位,约16.16万人,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7.84%。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文学、医学、经济、管理、工学、法学、教育、理学等11个学科中,文科(含汉语)和医科仍是留学生就读的主要专业领域。
问:当前,来华留学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也成为教育外事工作新的增长点。在《留学中国计划》实施过程中,将有什么样的机制确保来华留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答:来华留学工作需要外交、公安、财政、物价、卫生防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有人与我们一起统筹规划,打出先手牌,既有短期战斗,又有长期规模战役。为此,我们将建立来华留学部际协调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前者以行政部门为主,后者以专家学者为主,形成领导有力、分工协作、共谋发展的来华留学工作格局。
多项措施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问:我们注意到,《留学中国计划》被称为是指导我国未来10年来华留学工作的“规划纲要”和“行动指南”。未来10年,我们将有哪些措施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答:“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这也是未来10年我国来华留学工作的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后10年,我们的来华留学工作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创新来华留学教育培养模式,鼓励来华留学教育机构积极探索,进行学历教育弹性学制试点”。
当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将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具体措施上,我们在招生录取、品牌专业课程建设、“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奖学金体系建设、学校来华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和来华留学人员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以保证来华留学生在华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历经60次修改,征求意见超过500人次
问:这份用于指导未来10年中国来华留学工作的《留学中国计划》,其诞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答:可以说,这份留学中国计划,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整个制定工作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在计划制定之前,我们深入调研,开展战略研究。我们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各自组织研究小组,研究来华留学在我国教育外事工作中的定位,研究来华留学的发展轨迹,研究来华留学工作与政治、外交、经济、教育水平的关系。同时,我们还请20多个我国主要驻外使馆教育处(组)报回驻在国的国际学生发展规划,如日本的30万人计划,韩国的10万人计划等,形成了近10万字的调研报告。
二是起草文本,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咨询论证。从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们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专家积极参与起草修改工作,文本初稿形成后,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主持召开了《留学中国计划》修改专题办公会,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召开了三次修改讨论会,征求了有关司局、直属单位、32个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5个计划单列市教育局、75所部属高校、59个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和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欧盟使团的负责人,以及100多位从事来华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意见。
从初稿,到最终公布,这份《留学中国计划》累计进行了近60次修改,征求意见超过500人次。
大家所担心的英国一年制硕士回国就业的状况如何呢?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国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占59.16%。年龄主要分布在23岁到33岁之间,占95%。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7.04岁,其中硕士为26.56岁、博士为32.09岁。80.70%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9.4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9.81%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
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是最为热门学科方向,其次是工学、文学和法学。
不同学历背景的人群专业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博士学位的主要专业方向有化学、材料、经济学、电子与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科学。
而硕士研究生学历人群中,人数比例较高的专业方向为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管理学和国际商务等。
本科和专科的专业构成接近于硕士研究生学历组,主要为工商管理、经济学、会计等。
留学回国就业情况
从北京地区就业落户的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机构类型数据分析,留学回国人员在京就业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3.85%)和民办企业(19.40%)。其次为外资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硕士学历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机构类型分布规律和总体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但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事业单位就业。
和前两年情况对比,进入国有企业的人数比例有下降趋势,而进入外资企业的人数比例有所提高。留学回国在京就业人员仍然首先选择北京城区入职,包括海淀、朝阳和西城,直接入职郊县机构的人数比例很小,甚至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在远郊县入职。和前两年相比,进入北京昌平区的留学回国人员比例有上升趋势。
留学回国就业意向
参与留学回国意向调查的人员中,接近一半(49.34%)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这个比例比2013年下降了8个百分比。
就工作期望的区域来说,75%的受访者愿意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其次是中部地区(15%)。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工作的行业主要为金融业(30.01%)、教育(9.88%)、文化(7.8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69%)。
企业仍为留学回国人员青睐的就职目标机构,有29%的受访者选择了外资企业、20%选择了国有企业、17%选择了民办企业,即三分之二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在企业机构入职。
其次是事业单位(14%)、高校和科研(11%)。仅3.32%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自主创业,但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职业发展空间是所有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决策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因素(68.41%),其次是工作地点(60.20%)和薪酬福利(41.51%)。
本文来自作者[宾奥翔]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719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宾奥翔”
本文概览:曾几何时,拥有一张高学历“洋文凭”,是莘莘学子追逐的美梦,也因此,一年又一年,众多在国内已完成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前赴后继,跨出国门继续“镀金”。然而,随着我国留学人数的激增,他们...
文章不错《出国留学 “洋文凭”不再吃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