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三语文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课堂活动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民族的素质。中职语文教学与创新素质培养是民族的灵魂。因此,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思考的精神,从而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素质培养。

一、运用现代技术

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这一枯燥的形式,现如今已经被多媒体所取代。多媒体教学是通过以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等多媒体设备为载体,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为媒介,让学生获得各种有效信息。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下,抽象和生涩的课本内容被多媒体直观化、形象化,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手段配合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例如,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电视剧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对课文内容有更清晰的了解,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多媒体播放出来的画面,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地理解和感受。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创新教学方法,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对话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大胆探究,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1]。例如,在进行《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教学的时,教师便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按照课本的情节叙述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主要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进行演绎。布置这一表演任务,能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还利于学生梳理和把握课文的内容。这一过程,学生学会诠释人物和演绎人物,能够深刻了解蔺相如的高尚情操和他的大智大勇,以及廉颇的自负与担当等人物的`品质特征。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三、学生自主教学

教师要舍弃老旧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备课、讲课,帮助他们发挥其内在的潜力[2]。例如,在教学《鸿门宴》这堂课之前,教师让学生以自荐或他人推荐的方式来做一次小教师。学生对这种新型的上课方式感觉特别新鲜,备课的学

一、“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改革的内涵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重在“一体化”。它要求高中的教育教学高考三者形成一个缜密的系统。教育,既是针对教师的,又是针对学生的。通过对教师的教育,让教师作风优良、境界高远,进而优化教学技能,从而影响和实现学生的发展;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提升素质,进而开发潜能,优化学习习惯,从而达到道德和才能的统一。课堂教学全面激活,推出了“三四三”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教育与教学的成果,不仅满足了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水到渠成地优化了学生的高考技能,担负起了让高中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重任,满足了学生、家长、社会对升学率的需求。教育教学高考三者之间,教育是土壤,教与学是枝干,每年高考成绩显著是改革结出的果实。

 

 二、“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改革提出的背景

 

 1.对“素质教育”的困惑

 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然而,一部分人心中,存在着素质教育与高考相悖的一种错误认识,于是,素质教育成了“皇帝的新装”,高考成绩也上不去。另一种情况是,单纯抓素质教育而对高考轻描淡写,重视不够,素质教育一时搞得红红火火,到头来高考成绩却是黑灯瞎火,从而引起家长、社会的不满,最终是对素质教育失去信心进而摒弃素质教育。

 2.对“应试教育”的疑惑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社会对一所重点高中评价的主要依据仍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一个学校只有升学率提高了,学生考上了大学,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为此,重点高中在高考这一指挥捧下,有时置一切情况为次要,拼命抓分数,抓升学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没能给学生创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没能完成教育的全部任务。同时,这种教育是一种畸形教育,后劲不足,不能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育人机制。

 3.对“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担忧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可是,不少人对此存有困惑、担忧、害怕,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完全按新课程标准操作,高考砸锅怎么办?高考不理想,一个学校别说发展,就是生存也很困难。于是口头喊的是课程改革,实际是穿新鞋走老路。

 困惑,疑惑,担忧,客观地摆在重点高中校长们面前。我也和大家一样一度茫然。但我相信,有问题在,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在。

 

 三、“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多次外出学习交流和召开理论研讨会,所有教师都切实认识到:只抓高考,高考不高;只抓素质,素质不行。不能唯高考,不能唯教学,要真正做到教育、教学、高考三位一体,必须使全体教师对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统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确立“文化兴校”策略

 我们组织全体师生对莘县一中文化重新进行整合、提炼、升华,提出了“学做真人、和谐发展”的校训。真人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好人、能人、贤人、圣人。作为校训,它要求我们的师生大部分人发展成为好人、能人,一部分人成为贤人,少数人成为圣人,成为国内有声望、国际上有影响的圣人。和谐发展就是要求同学们既要学好科学知识,又要通晓人生事理,达到科技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要构筑和谐的教育环境,达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和谐共振,让“书本世界”与“多彩生活”水乳交融,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学校师生在校训的指引下,在“团结合作,永争第一”的精神激励下,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高、身正、爱生、善诱”的教风和“自信、勤学、好问、慎思、笃行”的学风。学校文化体系的形成,为“一体化”改革的实践奠定了文化基础。

 3.实施“科研强校”战略

 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提升教育品位的源头活水。为落实“科研强校”战略,学校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充实了教研处人员,成立了教学研究会,确立了30多个校本教研课题,在教师中树立并强化了“问题即课题”意识,出现了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的良好局面,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5年,我校老师主持研究的13个课题已被省教科所立项,“阅读与写作关联教学研究”被中央教科所立项,其成果在《中华活页文选》上得到专题展示。

 4.机制和体制改革

 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在管理体制上,我们把同一年级分成2―3个级部,让同一层次的级部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公平竞争,从而优化了竞争机制,使行政管理渠道更加畅通;并初步形成了“分级聘任,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的人才使用机制,为“一体化”改革的实践奠定了制度基础。

 5.“学园”“乐园”计划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学园、乐园。为此,我们制定了“学园”“乐园”计划。通过召开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自信心教育、意志品质教育、规范教育、感恩教育、习惯教育、合作教育;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成立学科俱乐部,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层面改革的三项工程

 

 1.教育管理“严细实恒”,养成“真人”品质

 什么是严细实恒?所谓严,就是要做到严而高、严肃、严格、严谨;所谓细,就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所谓实,就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少说多做,说到做到;所谓恒,就是持之以恒,永不松懈。通过“严细实恒”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能。

 (1)理顺体制、健全教育网络,形成全面管理、全员参与、立体化的管理模式。根据学校实际,我们调整了管理人员,为各级部配备了德育主任和教导员,并成立了班级工作研究室。同时重视、关心和帮助班主任,培养他们的爱心与宽容意识,使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观念。

 (2)运用讲和做两种形式,即知性教育与活动教育两种形式进行渗透性教育。

 ①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利用重大节日,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感恩节、教师节、校庆等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

 ②选修课和活动课教育。为了培养全面发展而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十分重视选修课的开设,按要求把选修课开足、开好,让同学们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开展学校文化教育。我们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文化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莘县一中学生手册》,并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一中文化教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感恩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等。

 2.全面激活课堂教学,构建创新机制

 (1)以高考的标准来规范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通过自编校本培训教材,如《教师基本功讲义》和《班主任学习手册》,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教育;通过开发校本课程,重新温习学习常规,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2)重点抓课堂激活。通过“一体化”改革,师生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推出了“三四三”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即三类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四个教学环节(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存在了多年的讲桌从讲台上撤走,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师专业得到发展,达到全面激活课堂的目的。

 3.堂日周月规范训练,解决高考问题

 我们认为,高考成绩并不仅是教育的副产品,它应该在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激发教师和学生对高考规律的探究,找准平时的教学、学习与高考的共鸣点和对接点,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高三年级研究高考,高一、高二年级也要研究高考。我们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堂清。教师指导思路明晰,学生学习讲究程序,课堂没有遗留问题;日结。学生对当天的知识归纳整理,进行反思总结;周测。大科每周都有一个大练习,小科每两周一个大练习;月考。每月进行一次高考标准的考试,要求做到组题科学、考试组织严密、讲评到位、反馈及时、补救到位。

 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是个大的课题,现在只是刚开了个头。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需要,达到既对学生的高考负责,又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负责,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作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本文来自作者[一吃就胖小光旭]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705.html

(16)
一吃就胖小光旭的头像一吃就胖小光旭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一吃就胖小光旭的头像
    一吃就胖小光旭 2025年08月06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一吃就胖小光旭”

  • 一吃就胖小光旭
    一吃就胖小光旭 2025年08月06日

    本文概览::中职语文;教学方法;课堂活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民族的素质。中职语文教学与创新素质培养是民族的灵魂。因此,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

  • 一吃就胖小光旭
    用户080603 2025年08月06日

    文章不错《中职高三语文教学方法》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