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30号
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扩展资料:
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
“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此中还有一个“回煞”(又名“回殃”)仪式。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具体时间由道士推算。
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
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
参考资料:
丧事一七到七七讲究
上望始于第六日的午夜,即第七日的凌晨。
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菜,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着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家人需要为逝者准备纸做的梯子,贡品(老人爱吃的饭菜,饺子,水果,需要为单数),并在周围撒下面粉。
上望寓意,逝者即将轮回转世,登上望乡台,再看家乡和亲人们一眼,梯子亦有早登极乐世界之意,头七亦是回魂夜,逝者会回家中再看亲人一眼。
过去在农村,一般用秸秆做梯子,并将梯子放在烟囱之下。而城市中只需要准备梯子即可(并在午夜烧掉)。上望物品准备完毕,家人需要回避,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做七”仪式
“头七”:其实就是人去世后的第7天,就是第一个“七”。
“头七”是“做七”仪式里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一般来说会格外隆重。
人们需要为逝者设灵位,上香叩拜,还要准备菜饭祭拜世者,烧纸等供奉需要的东西,备好后需要离开去睡觉,不能再留在那里。一些地方“头七”还会烧“梯子”形状的祭品,这里面也有特殊的寓意,“头七”的仪式最好由逝者的儿子亲自办理!
“二七”:一些地方也称之为“小七”,这个过程需要由出嫁孙女进行祭拜。这个仪式家人只需要供饭烧纸就好,比较简单!
“三七”:则是由儿子和儿媳来半,这个过程也叫“散七”,儿子和儿媳需要点好香火到三岔路口呼唤逝者的名字,之后上坟焚香,并在家中设奠!
“四七”其实与“二七”比较像,具体做法也一样,没有指定谁来办理,都可以!
“五七”:这是“做七”过程里最重要的仪式,这个仪式需要出嫁女儿来负责办理。
而"六七"与“二七”和“四七”都属于“小七”,所以都只需要供饭烧纸就好,
“做七”的话,最后一个仪式就是“七七”,一些地方也叫“圆七”做完它整个过程就结束了。
丧事一七到七七讲究如下:
1、一七(头七):通常指的是死后的第七天。在这一天,家属会为死者举行祭奠仪式,烧纸钱。
2、二七:在死后的第十四天,二七被视为小七,亲友可能会前来祭奠。
3、三七:在死后的第二十一条天,三七也是小七,通常会有轻微的祭奠活动,如烧纸钱等。
4、四七:在死后的第二十八天,四七同样是小七,家属可能会进行一些简单的祭奠仪式。
5、五七:在死后的第三十五天,五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祭日,有时被称为大七。
6、六七:在死后的第四十二天,六七也是小七,家属可能会进行一些轻微的祭奠活动。
7、七七(断七):在这一天,家属会进行最后一次祭奠,烧纸钱,并举行一些仪式。
祭奠祖先注意事项
1、祭品准备:祭品通常是食物、鲜花、纸钱等。食物应该是素食,不要使用荤食。纸钱和纸制品可以是金纸、银纸等,用于烧给祖先。
2、衣着得体:在进行祭奠活动时,应穿着得体的服装,避免穿着鲜艳或不适宜的衣物。穿着应该显得庄重,以示对祖先的尊重。
3、言行举止:在祭奠现场,应保持庄重和肃静,避免大声喧哗或嬉笑打闹。言行举止应该体现出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4、祭奠仪式:根据具体的祭奠习俗,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仪式,如烧香、祭拜、祈祷等。应按照习俗或家族传统进行,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本文来自作者[小筠]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700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小筠”
本文概览:“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30号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
文章不错《头七应该怎么做?》内容很有帮助